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020-11-25金硕
金 硕
(浙江省义乌市群星外国语学校 浙江 义乌 322000)
所谓的审美能力就是指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为了确保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提升,教师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就需要为学生创造更优质的美术学习体验,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切实的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所在,并学会运用美术作品来展示自己所看到的美,以此切实提升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让学生学会用美的眼光欣赏世界,拥抱生活。
1.开展生活化的美术教学
艺术它不仅仅服务于生活,也源于生活。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进行密切的结合,不仅能够在形式上丰富美术教学内容,还能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以此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学习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三年级下册《我们爱劳动》一课时,教师在教学前就可以提前利用相机拍摄班级学生大扫除时的照片,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将提前拍好的照片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劳动时的感受是怎样的。生活化的美术教学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眼球,更深层次地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让学生学会身临其境的去感受人物在劳动中的动态美,这样学生在接下来进行美术作品鉴赏与美术作品创作时就可以将自己融入到相关的人体活动中去感受各种劳动的动态,掌握体会美术作品展现美与运用美术作品表达美的相关方法,进而逐步增强学生的审美素养。
2.创设相关的生活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目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将美术知识以更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吸引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相对轻松愉悦的美术学习氛围中更好地感受到美术的魅力,以此确保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提升。例如,在学习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四年级下册《落日》一课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不同时间与地点的落日视频与图片,在直观的视觉冲击下去观察不同时间和地点的落日时天空及周围景物的色彩变化规律,可以让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逐步寻找的运用画笔展现美的方法,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去认识落日的色彩,感受落日的美景,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强烈的创作灵感欲望的推动下大胆的运用画笔去表现落日的美景,进而有效提升学生观察美与创作美的能力。
3.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美术交流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所以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会存在相应的差别,同一副作品不同心境的人观看就会产生不同的感悟。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的尊重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同见解,保护学生美术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今后美术学习过程中更加遵循自己的直观感受,形成自己独有的审美特点,以此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任务。例如,在学习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五年级上册《中国漆器》一课时,中国漆器作为我国传统的艺术文化,它不仅是时代的产物,更是我国精神文化的提现,为了确保学生在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下切实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一定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对待传统文化艺术的见解。如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展示我国古代高超的漆器作品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相关朝代的人文思想对相关的漆器工艺作品进行鉴赏,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鉴赏发言进行相应的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与肯定,让学生能够在美术课堂上进行畅所欲言的交流与沟通,树立学生美术学习的自信心。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交流与沟通,肯定学生的美术学习观点,可以让学生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审美特点,并学会将自己在美术鉴赏学习过程中学习到的美术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自己今后的美术创作中,形成自己独有的美术风格,以此提升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加快完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任务。
4.结语
总而言之,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保证小学美术教学任务高效完成的关键性因素,同时也是实现学生在艺术前进道路上不断突破的重要力量。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一定要采取多种有效地美术教学策略,以此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美术梦想搭建坚固的前进阶梯,推动小学美术教学在教学前进道路上的不断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