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随笔,书写教育人生

2020-11-25徐燕敏

读与写 2020年7期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师

徐燕敏

(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窑里小学 浙江 衢州 324100)

夜深人静,明月星稀,独自坐在案前,回顾一天的工作,记录一天的精彩。教学随笔不仅记下学生们成长的点点滴滴,也记录下自己从事教育的人生足迹,有自己的工作总结、教学经验以及偶尔蹦出来的小灵感,这些为我今后教学提供良好的借鉴,并能够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从而能更好地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1.何谓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顾名思义,就是谈个人对于教学思想观点的随笔,也可以说“教学一得”,主要是写教学中某一点体会最深的心得。主要特点是题目小,篇幅短;层次和结构比较简单;内容单纯,涉及面比较小,写作材料便于收集,整理和使用。“随笔”“随笔”,有文就录,有感就发,有事就记,有理就说,率性而为,不必拘泥!

2.教学随笔之内容

2.1 记录教学经验和教训。每天四十分钟的上课,就像一场战斗,是赢是输,甘苦自知。如果自己的一点教学设计取得了很棒的教学效果,不妨随笔记录,并分析成功的原因;反之,如果一堂课死气沉沉,也需要把它写下来,寻找教学失误的症结。

2.2 记录培训时的收获。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一名新手教师,参加培训就是学会“捕鱼”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前不久参加的一次培训中,其中有一堂讲座我的印象特别深,她将一个个简单的教学材料运用的淋漓尽致。

2.3 记录与孩子们的交往。教学做的是人的工作,每天都和孩子们产生语言的沟通甚至思想的碰撞,尤其是和学生单独谈心,会增加对学生全新的认识。这些平时与孩子们的交往,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怎样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就来源于对他们生活思想状况的基本熟悉,记下来就是素材。

2.4 听课之后的收获。听别人的课和上自己的课是两种不同的感受,在听别人上课的时候,对这节课的想法会不断涌现出来,对别人好的地方也想努力变成自己的东西,我们往往会随着课堂的演绎产生各种的教学共鸣和灵感。特别是一堂好课,当时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感动,觉得有好多地方值得学习和借鉴,有的细节或许这样处理更完美。可激动过后,如果不及时整理记录,时间一长,对这节课的记忆可能就不那么清晰,对细节的处理就更模糊了,往往到自己上这内容时又会无从着手了。所以在听完一节课后,把自己的想法,把别人的亮点记录下来,那么这些也会变成宝贵的财富。

2.5 阅读书籍学习心得。细心的教师常常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特级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学习,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少教师写论文时总感到无话可说,有时好不容易凑出来一篇文章也是干巴巴的,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平时学习不足、缺少知识的积累造成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从那里来?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学习。教师作为世人眼中的“文化人”,理应养成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

3.教学随笔怎么写

教学随笔其特色就在一个“随”字――随时,随心,随手等。

随时:在课堂,在学校中,有趣的事情时时发生,随笔不一定要规定哪个时间去写,只要身边发生值得记录的事情,我们都可以把它记录下来。

随心:想心中之所想,记心中之所记,文章是笔写出来的,而想法却是大脑中生成的。

随手:写随笔不一定你的文采要有多出众,字数有多少,只要是好的想法就算是随随便便的几个字那也是值得记录的。

最重要一点是,随笔无所谓形式,关键还在于动笔。无论篇幅长短、文笔雅淡,只要记录下最真实的生活,就会有收获的喜悦。

4.教学随笔之意义

4.1 能真实地记录身边世界。写教学随笔,能真实地记录身边世界,能够知道在教育人生之路上发生着什么事,有着怎样的喜悦、感动与收获,它的存在让过去的智慧与思想火花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淡出我们的世界。

4.2 用教学随笔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因为要写,所以要阅读;因为要写,所以要去做;因为要写,所以要思考。写作,是一种拉动自己读、做、思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作为教师的最好的教学研究,是教师行为研究的最好依托。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年轻教师,只有多读、多做、多思,才能使自己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不断收获,与时俱进。

4.3 教学随笔,让每个教师对新课程有更深的领悟。教学改革的真正秘密隐藏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许多实质性的要求,这些目标无法在短时间全部达到到,但边做边思,边思边写,边写边做,螺旋前进,每个老师都能够把新课程要求转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写教学随笔,不仅能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还能把平时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是一个剖析、完善自我的过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用一双洞察教学问题的眼睛,用一双笔耕不已的手,用一个不断思索的头脑,每天实实在在去实践,点点滴滴去积累,反反复复去思考,勤勤恳恳去记录,我们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助力我们在教育之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猜你喜欢

新课程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创新理念下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创新理念下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教师如何说课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