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幼儿体育教育有效策略探析
2020-11-25杨松卫李培龙
杨松卫 李培龙
(河南省商丘市实验幼儿园 河南 商丘 476000)
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来分析,现如今已经步入了素质教育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是整个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幼儿体育教育也是当前幼儿素质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良好的幼儿体育教育对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对今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素质教育背景下加强幼儿体育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1.1 可以更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科学合理的幼儿体育教育,会在体育教学和训练过程中结合幼儿生长发育规律进行针对性练习,对幼儿身体的生长和发育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幼儿接受正确适当的体育训练后其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肌系统等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幼儿的反应力,速度,耐力,协调性等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升。幼儿机体各项能力提升后,身体素质会出现明显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对病毒和细菌的体抗体会明显提[1]。
1.2 可以有效促进幼儿智力水平发展。在素质教育下体育教育,体育游戏是重要体育活动方式,优质的体育游戏能够提升幼儿兴趣,改善幼儿心情,实现身体与心理共同发展。研究证明幼儿时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高于其他各个时期,幼儿可以通过体育游戏,儿童会在游戏中思考,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激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语言能力和计算能力,同时通过游戏规则体会现实生活中的规则,从体育游戏中找到纯真的自我。
2.目前我国幼儿体育教育中的存在问题
2.1 缺少有效的管理。当前虽然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幼儿体育教育课程广泛的开展吗,同时也有一定的法规文件作为保障,但大多数地区对体育教育课程的质量缺乏相应的培训和管理,导致从事幼儿体育教育教师缺少相关的知识与经验,幼儿体育教育课程质量低下,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落后,教育效果欠佳[2]。
2.2 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在过去及未来的较长一段时间内,受教育教学体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应试教育理念仍然是主流的教育理念,导致当前缺乏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体育教学过于格式化,课堂气氛欠佳,教学方式落后,导致部分学习仅仅为了完成教学课程安排,才开展并完成幼儿体育教学课堂,这严重影响幼儿综合素质的开发与提升。
2.3 幼儿体育教学方式缺少灵活性。研究发现,部分体育老师在进行幼儿体育教学过程中,仅关注运动的标准动作的教学,过分注重幼儿完成教学指令的情况,从而达到相关教学目标,但这严重影响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开发与提升部分体育教师将幼儿体育教育自行转变为“玩具课”,为幼儿提供许多玩具,而忽略对体育运动的训练,违背了幼儿体育教育的理念与原则[3]。
3.素质教育背景下幼儿体育教育的建议
3.1 提升幼儿对体育兴趣的培养力度。幼儿阶段是人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幼儿教育也启蒙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幼儿体育教师在进行幼儿体育教学时,在关注体育课程完成情况的同时也应该提升幼儿对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例如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幼儿喜欢的背景和环境装饰,搭配音乐烘托气氛同时,通过合理的语言引导儿童迅速融入背景环境中,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2 提升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力度。在进行体育教学课程时,应明确幼儿为教学的主体,故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从儿童的角度出发,设计儿童可能喜欢的游戏才能吸引儿童加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幼儿浓厚兴趣的基础上激发儿童的创造力。例如在进行体育游戏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幼儿,自己动脑调整游戏规则,从而保证幼儿拥有浓厚兴趣基础上,激发其创造力。
3.3 注重幼儿自身个性发掘和培养。素质教育要求幼儿体育教育课程要求注重幼儿个性的发掘和培养,从而保证幼儿体育教学内容的可持续性、有效性。因此要求幼儿体育教师了解每个幼儿的身体情况以及兴趣特点,并指导出有针对性的体育课程,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每个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有效性,同时要求教师达到因材施教,通过合理安排体育活动内容,保证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只有幼儿参与优秀活动中才有可能解放天性,发掘幼儿真正的个性。
4.总结
幼儿时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较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培养、发掘幼儿能力和素质的关键时期,提升幼儿体育教育质量,能够较好的促进其机体的生长发育,同时幼儿在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中,开发并锻炼其思维能力、创造力,并解放其天性,发掘并培养其个性。因素体育教师应学习并安排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充分培养幼儿对体育的兴起,提升其更方面能力,按照素质教育教学的目标,更好的开展幼儿体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