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提高初中班级管理质量的措施研究

2020-11-25冼碧玲

读与写 2020年7期
关键词:班级班主任同学

冼碧玲

(广西梧州市第一中学 广西 梧州 543001)

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成果纪律好坏固然是重要的,但是也要关注班级环境。因此,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生正处在身体迅速发育,思想上也在快速成熟的人生重要阶段,与此同时中学生的情绪起伏大,给班主任的工作带来了困难与挑战。过去的班级管理方式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班主任应当顺应时代的脚步,积极创新,采用新型的方式。班主任应该关心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情况。多和学生沟通交流,不仅仅是学习上的,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也要关注家庭情况。班主任要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促进班级取得好的成绩。

1.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权威。班级管理工作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其目的是提升班集体凝聚力,促进班级成绩,形成良好的班风。正因为如此,班主任应当不断学习,找到合适的管理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教训,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与关爱,思想教育,安全教育以及学习教育都很重要,切记不能只关注一方面。在班级的管理工作中,学生是班级的主体,老师担任着监督者管理者的工作,有一定的权威性,老师要恩威并重,树立自己的威信。初中生不具备正确的自我判断能力,因此应当以班主任的权威为主,民主为辅,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确定班委人选等的时候,不能让学生参与最终的评定工作,比如,至今还是存在很多初中班级的班级管理中,学生畏惧、害怕班主任,使得班级管理工作越来越难开展,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1.2 管理内容不全面。初中时期学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素质教育中至关重要的智育的部分就是通过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获得的。学习是学生丰富大脑、提高自我认知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在班级的管理中,学习管理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班主任不应该用分数来评判一个人,也不能只顾着要求提高学习成绩。班主任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同学们认清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过分关注学习成绩,会使得班级管理陷入混乱,班级氛围受到影响,应该学会平衡。比如,相比较过分关注学习成绩,班主任更应该将眼光放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更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避免学生走学习的弯路。

1.3 工作方式老旧。班主任对班级的教育管理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思想品格。从理论走到现实,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由于管理的方式老旧而且不符合当代学生的特性,工作效率并不是很高。比如说,老师对班级中纪律不好的学生进行特别关照,就是把他们调到角落或者是后排进行“惩罚”,之后对这部分学生不管不问,导致他们愈演愈烈,但是殊不知,这样会让班级里难以管理的学生聚集在一起滋生不好的影响,对那些学生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产生心理阴影。他们中的很多人,会因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而在课堂上扰乱课堂纪律,或者是欺负弱小的同学,非常影响班级和谐。在课堂上捣乱,会影响任课老师教学积极性,也会破坏其他同学的学习环境。

1.4 管理方式落后。班主任是初中班级管理中的中坚力量,在班主任的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方式方法,不断学习新的管理理念,并且在摸索中寻找最适合自己班级的管理方法,不能照搬同一模式。班主任应该及时的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班主任之间应该互相沟通,及时反思,管理方法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初中班级的管理其实有很多琐事,这对老师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担任班主任的老师一定是优中选优的合适人选,工作过程是对个人工作能力的一种提高。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很多老师思维定式,管理方法老旧,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整体的提升速度很慢。

2.初中班级管理的方法

2.1 创建民主平等的管理方式。每个班集体中都有各种各样的人,班主任应该不断学习、思考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班主任和学生不仅仅是冷冰冰的师生关系,更应该是亲近的朋友。初中生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开始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班主任应当在适当的时候,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班主任应用平等的眼光对待每个学生,不论贫富贵贱都应该尊重、关心与爱护自己的学生。在班级工作中,老师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初中生的心理发育不成熟,心理会过分敏感感受不到老师的关爱,容易产生逆反、自卑的情绪。在班级的管理中也要适当的民主,听从学生的意见,不断地改进完善管理方式。班级的班级管理以及班风建设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责任和事物,这和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息息相关,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得学生对班级产生班级荣誉感,从而自主的协助班级管理工作。另外,也可以提出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案,让学生们参与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给班级管理创造和谐的环境。

2.2 重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根据素质教育的规定,班主任应该关注班级同学的全面发展,而教师教育的对象是每一名学生,也就是说教学内容要适合全部的学生群里,不仅仅是学习好优等生,还有学习暂时落后的同学,不能仅顾及班级里学习好的同学。另外,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善于发现自己学生身上的优点与可取之处。对于班级中暂时落后的学生,一定要主动关心他们的心理,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并给予他们合适的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不能落下任何一个同学,以鼓励和赞赏教育为主,给学生自信心,

2.3 实施多元化管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班主任想要修正学生的行为,要注重采用正强化和负强化的方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一味的使用严肃的惩罚,使用批评教育,学生很容易对老师产生逆反情绪,更加不服从管理。与此相反,如果老师采用的是正强化的手段,不断地鼓励学生,赞赏教育,学生便会各施所长。在班级班委选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民众选出,让每一个有意向的同学,上台进行演讲,老师给出指导意见,然后由学生选出,学生选出的班委尊重了学生的意见,更加便于日后工作的开展。

2.4 增强班级凝聚力。对于每一个初中班主任来说,定期的组织班会是其必要的工作之一。每周结束的时候可以对班级一周以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对获得荣誉的同学要表扬,这样有利于激发同学们日后参加班级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对学习情况、任课老师的反馈情况进行总结。班会是提升学生班级荣誉感的最好的途径,也是促进师生关系的有效方式。经过班会的思想教育,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班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配合度,这也是义务教育中的重要部分。

结语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层组织,一个班级的好坏,影响着整个学校的教学氛围与教育质量,学校的教育工作也是通过班级教育展现出来的,教学成果也是通过班级的表现得出的。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新的管理方法,顺应时代的发展而不是用老旧得到固化的思想来开展班级工作。教师在学习的同时也要在实践管理中,不断调整方法,积累经验及时反思,从而促进班级管理工作越来越好的开展。

猜你喜欢

班级班主任同学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帮助同学
奇怪的新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