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刍议

2020-11-25

读与写 2020年7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罗 婷

(贵州省遵义市第五十四中学 贵州 遵义 563100)

地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性、应用性以及科学性是学科的主要特点。伴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通过教学的改革创新,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构建,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将生活现象、生活案例等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同时开展实践性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因此,基于教育改革的需要,高中地理教师要善于改革创新,积极构建生活化的地理教学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1.1 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师生之间将会建立平等、民主的“对话”关系,教师在教学设计、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生活实践经验等,让教学与学生的需求相贴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高中地理教学中构建生活化的教学课堂,教师讲紧密结合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依托,融入学生熟悉的地理现象、案例等,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质量。

1.2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中,“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对未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影响深远。何为生活即教育呢?生活即教育的观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二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而独自存在;三是教育为改造生活服务。“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是对传统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教育的现实批判,反对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由此可见,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是高中地理教学中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重要理论依据。

1.3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们根据己有的学习经验和水平,通过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从而构建对客观事实的认知。由此可见,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认知,需要建立在已有的学习经验和水平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紧密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提高教学的质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构建生活化的教学课堂,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联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进行教学。由此可见,建构主义理论,是高中地理教师构建生活化教学课堂的理论依据。

2.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的价值

地理作为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教师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构建生活化的教学课堂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一方面,相比较现实的生活案例和生活现象而言,地理理论知识作为对生活的抽象和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难免会感到困难。在此背景下,教师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融入生活化的教学元素,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以知识的传授和灌输为主,教师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长期处于死记硬背的现状。基于此,高中地理教师巧妙地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能够有效地改变这种应试化的教育现状,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3.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的对策

3.1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地理教师在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中,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积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授地理环境有关的内容时,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桉树在澳洲沿海地区可以为当地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态效益,但将桉树引到我国的云贵高原地区后,却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设置悬念,引发学生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澳洲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及云贵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差异,加强学生对环境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3.2 融入生活实例,灵活利用教材。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而应当结合教学需要,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生活实例引入高中地理的教学课堂,也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当灵活利用教材,融入生活实例,构建生活化的地理教学课堂。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地震的成因以及预防”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教材,提高学生在地震灾害中的防控和自我保护能力,笔者紧密结合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以及2012年日本海底地震的真实案例,给学生讲解地震的成因、影响以及防灾的方法。同时,教师还应当给学生讲解遇到地震,如何自救和自我保护,提高学生的防护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3 开展生活实践探究活动。2019年6月高考结束后,山西一名地理老师带领学生骑行3600里的新闻引发热议,有赞赏的,也有忧心的。笔者认为:地理作为一门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学生通过骑行感知地理,也不失为一种极好的方式。针对当前高中地理的教学仅仅局限于课堂的现象,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探究,在大自然中学习地理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质量。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要紧密结合教学改革的需要,积极构建生活化的地理教学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