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高效教学措施探究

2020-11-25

读与写 2020年7期
关键词:知识点生物探究

卢 江

(福建省漳浦第四中学 福建 漳浦 363215)

打造高效生物教学课堂,首先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来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利用创设情境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办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利用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把所学知识有机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增加知识记忆的连贯性,我们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实验操作,增加学生地动手操作能力,用实际观察、操作代替书本言语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快速融入轻松教学环境中。通过多方面综合教学来促进学生生物思维能力的提升、探究精神的增强、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是我们高中生物教学的最终目标,那么,如何提高课堂知识转化率,建设高效课堂,就是我们应该着重研究的问题。下文是笔者对于创设高效课堂的一点新的研究。

1.引入实际问题

生物作为一门实践学科,“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顾名思义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创设的科学学科,我们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知识和学会使用知识,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学而不用视为没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在生物中引入实际问题去引导学生利用生物知识去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我们新课标改革教育背景下要去关注的第一重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办法来具体操作。

举例来讲,像在讲解“细胞失水和细胞吸水”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先向学生抛出一个实际问题:“为什么我们洗澡洗久了,会发现手指皮肤变皱”,来让同学思考,引导他们联系我们学过的知识点去进行思考,最终得出结论:“人身体内部细胞的细胞溶液浓度相对于淡水浓度要高一些,水分的流动是从溶液浓度低的一方流向溶液浓度高的一方,所以人手上的细胞吸水而膨胀”,这样就使得我们的手变得皱皱的了。

再比如,还可以询问学生“为什么夏天的米饭放一晚之后会变酸”的问题,可以给学生一个知识点的思考范围,引导学生联系生物知识进行解答,通过学生之间探讨得出:“米饭中含有淀粉,淀粉为糖类物质,空气中含有游离的酵母细胞,落在米饭上面与糖类物质结合产生化学作用,形成酸类物质”,我们品尝到米饭变酸了,实际就是因为这二者经过化学反应产生的酸类物质造成的。

2.构建知识网络

没有知识是可以摆脱其他知识而独立存在的,知识都是相互联系的,我们老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加以记忆,形成学生自己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自己完备的知识体系。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引导学生生物学习过程中,进行“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章的讲解时,就可以联系上文所述的“细胞吸水和细胞失水”这一知识点,因为“我们细胞的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可以允许水分通过”,才可以完成“细胞失水和吸水”这一项生理活动,还可以联系到“人是一种高级动物,同时也是真核细胞生物,构成人体的动物细胞区别于植物细胞的构成,人的细胞只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组成,没有中央大液泡及细胞壁”,这样就形成了知识的串联系统,帮助知识网络的构建。

3.强化实验操作

我们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要兼具基础知识教学与实验教学,实现双管齐下。生物实验教学过程就是在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过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独立思考的探索能力。那么如何在实验课程中建立高效课堂,强化知识记忆呢?可以采用以下办法。

例如,在讲授“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这一章节时,就可以讲解完操作步骤后让学生自己通过显微镜去观看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还可以提前设置一些不同时期的有丝分裂图让学生辨别,是什么时期、有什么特点,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将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联系起来,还可以在讲解“解离液可以固定和杀死组织细胞,使其互相分离”“龙胆紫能把染色体染成深色”等知识时安排他们实验验证结果,并在操作过程中去思考“洋葱根尖最佳截取时间”和“分解和溶解细胞质基质能不能用硝酸代替”、“分生区哪些时期细胞最多”等问题,在通过一步步引导下,探索出问题的答案。在实际操作中,就培养了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创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4.总结

综上所述,构建高效高中生物课堂不仅要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要通过加强实际动手操作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究精神。而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效率还有许多方法,以上内容只是个人的一点探究,我们教师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多注意观察,不断探索、反思、总结,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知识点生物探究
生物多样性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第12话 完美生物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