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0-11-25陈瑞英

读与写 2020年7期
关键词:生物生活化教学模式

陈瑞英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六中学 福建 泉州 362800)

教育体制的改革诞生了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还会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产生烦躁等不良情绪。初中生物化教学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教学的现状,使学生能够在一种活跃、自由的教学氛围中学习生物知识。教学将日常生活与生物知识进行紧密联系,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学习生物知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教学效率。如何更好的落实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还需要每一位生物教师的不断思考,不断努力。

1.生活化教学的价值

初中学生褪去了小学学习时的稚嫩,在学习中表现出强烈的个人特色,但是在某些方面还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而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近年来的应用愈发广泛。生活化教学为学生营造了轻松的课堂环境,使得学生在学习时更加自由更加活跃。生活化教学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充分发挥思维能力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产生对生命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

2.落实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一些建议

2.1 确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一节完整的生物课堂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如果在开始上课前教师没有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做好完善的教学设计会导致生物课堂杂乱无章,学生学习时也会毫无重点。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教师来说,教学目标一般都从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维方式与方法这三者出发[1]。生活化教学更应该针对这一要求设定生活化目标。

在开展血液循环这一章节内容教学时,教师就应该事先明确本节课的生活目标是让学生明白血液循环对于促进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血管、心脏以及血液循环的多种途径,还要告知学生血压脉搏等基础知识。教师在本节课要重点讲述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只有在明确生活化教学目标后教师才能够围绕主题讲述生活化案例,才能够让学生联想到日常健康问题。

2.2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形式。教师要紧紧围绕教材来开展生活化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系统化的掌握初中生物知识。在开展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生硬的课本知识变得更加鲜活,使学生产生直观感受,这样学生才能够对生物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

比如说就教师在开展食物链与食物网这一部分内容教学时,如果教师直接向学生阐述食物链与食物网的定义学生不仅无法理解,甚至还会觉得这部分内容十分枯燥,与自己的生活距离较远。但是因为多媒体的存在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播放生物短片,向学生展示老鹰吃蛇、蛇吃老鼠、老鼠吃粮食这样一个循环过程,学生对食物链这个名词的理解也就愈发深刻。多媒体技术大大方便了教师教学,将书本上乏味的文字变为生动的画面[2]。比如说教师在讲解农药的危害时,可以向学生呈现农药残留带来的各种现象图片,为学生营造一个视觉冲击,使学生自主思考如何才能减少农药用料。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得生活化教学更加具体,使得课堂更加鲜活。

2.3 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亲自实践。为了能够更好的落实生活化教学,教师可以开展多样化的生活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主动思考。通过各种生物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直接感受到生命的魅力与生活的意义。在实践课堂中给予了学生充分的与他人讨论的机会,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叶的结构在初中生物中是比较重要的内容,本章重点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叶绿素的特点。教师可以带学生到田地里观察大葱,观察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大葱的上面是绿色的,在土里的一部分是白色的。此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的问题。学生会回答绿色部分是在阳光底下,而白色部分被埋在了土里。此时学生就能够初步得出结论,只有在光照条件下叶绿素才有可能产生,在没有叶绿素的情况下叶绿体会表现出白色或者是黄色。通过这样一个亲自实践主动观察的活动,学生对于书本中的生物知识有了更加充分的了解,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也会进行主动探究。

结束语

生物是一项能让学生体会到生命魅力的学科,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初中生物在初中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生物与学生的生活有紧密联系,通过生物学习学生能够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该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生物生活化教学模式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上上生物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
第12话 完美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