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巧妙布置前置作业
2020-11-25李贵超
李贵超
(贵州省遵义市第二十四中学 贵州 遵义 563000)
所谓前置作业,是指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的一种作业形式。前置性作业的布置,能够让学生预先了解教师要讲授的新知识,理清学习思路,这样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有的放矢,改变“听天书”式的学习模式,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前置性作业的布置,其实也就是通过作业的形式督促学生自主课前预习。在初中阶段,由于数学学习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抽象性的学科,对数学学科而言,前置性作业的布置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紧密结合教学需要,积极布置前置性作业,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1.初中数学教学中布置前置性作业的意义
1.1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中,主动的学习和被动的学习,所取得的学习效果截然不同。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会积极主动思考、探索;而被动的学习,学生对学习难免会产生排斥的心理,更甭谈积极主动思考和探索了。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教师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布置,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前置性作业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1.2 夯实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坚实的基础,是学生在学习上成功的保障。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布置,有利于让学生科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将教师尚未讲解的内容熟悉一遍,这样教师在进行新知识的讲解时,学生因为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听课的过程中更能够把握教学的内容,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为深刻。由此可见,前置性作业的布置,是夯实学生数学学习基础的有效途径。
2.初中数学教学中前置性作业应用的现状
虽然前置性作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前置性作业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布置前置性作业,需要教师提前备课,精心设计作业。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对前置性作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有部分教师会嫌前置性作业的布置麻烦而没有布置前置性作业,进而导致前置性作业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基本处于缺位的状态,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布置前置性作业,对学生学习自觉性的要求较高。笔者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发现:对于部分比较自觉的学生而言,即使教师没有布置前置性作业,他们也会积极主动的预习、思考;而对于部分不太自觉的学生,及时教师布置了前置性作业,学生也会拖拖拉拉,作业完成的效果堪忧。这就导致了前置性作业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形同虚设的现象出现。
3.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布置前置性作业
3.1 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前置性作业。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重视前置性作业。针对当前部分数学教师对前置性作业重要性认知不足的现象,笔者认为:初中数学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改变应试化的数学教育模式,充分认识到前置性作业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偷懒”的教育心理,深刻认识到前置性作业的布置,其实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式,是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途径。
其次,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精心设计前置性作业。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精心设计前置性作业。例如,在《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紧密教学的目标设计前置性的作业:(1)理解相关的定义如相交线、对顶角、邻补角等,如何正确识别“三线八角”;(2)垂线的定义和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3)平行线的概念、判定方法等。教师布置好前置性作业之后,学生结合教师布置的作业进行自主学习。这样的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有方向性和目标性,提高其数学学习的质量。
第三,布置分层数学作业。分层教学法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的实施,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而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除了课堂上的分层,作业分层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布置前置性作业时,要巧妙地通过前置性分层作业的布置,让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找到学习的快乐。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教学中,笔者布置了两个难度不同的前置性作业:基础性的作业为: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能够根据概念或者是性质进行计算或者是证明;拓展性作业为:分析法、综合法的应用。这种分层作业的形式,能够有效地避免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消”的现象出现,优化前置性作业的效果。
3.2 强化监督管理,将前置性作业落到实处。针对当前前置性作业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流于形式、形同虚设的现状,初中数学教师要强化对作业完成情况的监督和管理,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并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督促学生自觉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家长的作用,充分发挥家长的育人职责,让家长监督孩子认真完成作业。此外,初中数学教师还可以巧妙地通过一些激励机制的建立,如认真完成前置性作业的学生,定期在班级中给予表扬或者是奖励,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和完成前置性作业的兴趣,为实现良好的前置性作业效果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前置性作业的布置,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巧用前置性作业,优化数学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