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之我见
2020-11-25黄小青
黄小青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第三小学 江西 石城 342700)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于构建高效课堂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是当前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求不断增强自身教学水平,探索和创新教学观念,真正从本质上铸造高效课堂的教学基础。在小学过程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增强与学生的沟通,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1.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进行教学。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构建,真正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改变过去陈旧的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去探索和研究教材内容和教学知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开展探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逻辑思维的逐步提升下对教材知识进行解决和理解,真正帮助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学生的今后学习的各种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1]。
例如,在小学数学“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们利用身边常见的学习工具来进行画圆,然后比较各个小组谁的方法更多。通过这种竞赛以及合作的形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全员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小组研究出了教材上没有的多种方法,真正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小学数学很多复杂晦涩的数学理念,教师都可以通过这种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开展,让学生们能够有效的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真正构建高效课堂。
2.贴近生活,巧妙设置教学目标
知识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处于发展初期,很多数学知识对于他们来说较为抽象。同时,学生因为年龄的关系,生活经验较为薄弱,但也充满了好奇[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一天性,认识到高效的数学教学活动要跟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和交流对于数学知识的疑问,从而构建高效的课堂。
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立足教材,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真正让数学成为服务生活,高于生活的知识来源。另外,对于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师也要着重注意。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情以及发展情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制定有效的课堂目标能够让课堂质量不断提高,真正促进教学目标的快速达成。教学目标就像是打篮球,在打球的初期,因为年龄和身高,要求其去灌篮是不现实的。首先要逐步的提升,学会运球,投球,上篮,然后随着身高和身体素质的提升,在进行灌篮的练习。这样循序渐进的打球方式也就是科学制定教学目标的准则。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对于学生学情的不同情况分析,真正的为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让学生能够在能力范围内接受教学目标,提高课堂质量。
3.结合多媒体教学,构建多元化课堂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目光,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图片、视频、音乐,多种模式的并存也给了多媒体技术独特的教学魅力。对于小学数学中复杂多变的数学概念,教师能够更加直观的为学生进行讲解,同时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让教学氛围更加融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放松,拓宽了学生视野,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了有利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角的度量”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动画课件将角的多种形式进行直观的展示,通过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变化。从而理解本身晦涩难懂的数学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再进行进一步的问题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演示不同的角大小,让学生能够通过比较,认识到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从而能够清晰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快速达成。
总结
教师要想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与效果,构建高效课堂。首先,教师就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通过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努力创设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在师生合作的课堂中为学生构建出灵活、开放、具有趣味性的语文课堂。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终身的追求,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摸索和总结,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与提高,武装自己的教学能力,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为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