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理解
2020-11-25王飞
王 飞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第十六小学 安徽 淮南 232001)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体育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捕捉生活中的体育现象。
1.体育教学生活化的含义
个人认为体育教学生活化就是指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下,让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活动,自主进行体育上所规定的各种身体练习,并在练习中愉悦身心,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2.体育教学生活化的优势
2.1 体育教学生活化,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陶行知先生说过“学习是获取人类知识、经验、文化的手段,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终结须臾也离不开学习。如果在学生走出课堂,离开学校时,变的讨厌教育、厌恶学习的话,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失败了。”体育教学生活化,可以把学习内容转化成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使他们在实际的“生活情景”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学习,不仅达到健身和健心的目的,更明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例如在对二年级学生进行足球练习时,让学生模仿企鹅、蛇等常见动物走路或是爬行姿势,让学生体会脚的不同部位触球,对足球前行路线的改变。让学生不在拘泥于原有的理论讲解,而是利用自己的模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体育教学生活化,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体育教学生活化深化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思想。体育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动脑,还要让学生学会用手。通过引导学生感知、感悟生活,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使生活化教育成为提高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好途径。例如:我在“足球脚内侧踢球”教学中,通过分小组分发动作分解图,小组内讨论,让学生自己总结脚内侧踢球动作的重、难点,在纠错环节中利用圆形贴纸,贴在学生脚的触球部位,强化学生肌肉记忆。让学生在在想像和模仿,自主和合作、探究和创新中学习、发展脚内侧踢球动作。
2.3 体育教学生活化,可以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陶行知先生说:“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学校利用家庭锻炼记录单让家长明白锻炼并非只要在学校,或者在专门的锻炼场所;也非必须要用专门的体育器材,任何时候、任何东西都可以作为锻炼的场所和器材。并通过六年级体育锻炼、各种体育兴趣小组等课外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在课余,甚至今后在工作之余,可以和家人、同事、朋友等开展各种有益的健身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体育意识和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3.实现体育教学生活化的方法
3.1 确立“生活化”的教学目标。陶行知生活教育主要理论生活的教育。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普及化”,“大众化”的特点出发,寻找到生活元素,整合方法,教给学生。可以改编或增加一些有生活性、社会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理论课“轻微损伤的预防和救治”的教学中,首先介绍轻微损伤的种类和表现,并利用家中常备的一些药品和物品,如清水、创可贴、碘伏、烫伤膏等,分小组讨论轻微损伤的救治方法,并演示出来,然后指出错误地方。让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活动知识。
3.2 开发“生活化”的场地器材。陶行知先生提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理念,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体育生活化提倡让让学生收集各种生活中的遗弃物和废料,用来进行学习和锻炼,既可培养学生的环保和节约意识,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可以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寻找到各种不同的器械进行自我锻炼。
例如:一张旧报纸,可以折成飞机进行游戏,可以团成纸球打雪仗,可以卷起来当“体操棒”使用,也可以当抢座位的“座位”使用,还可以用来进行顶风跑的练习,以发展学生的奔跑速度。教学中让学生去收集、开发的生活器材,不仅可以发挥这类器材的潜在功能,又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创造的兴趣和热情,对于学生良好锻炼意识的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陶行知先生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旗帜下,让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让我们的课堂都能够追求一份诗意,让我们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体育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