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教学探究
2020-11-25肖奕
肖 奕
(江苏省无锡市堰桥实验小学 江苏 无锡 214000)
1.美术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美术表现、图像识别、创意实践、审美能力、文化理解五方面内容。其中,美术表现主要说的是学生可以通过美术创作来展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图像识读能力即观看、识别、解读美术作品的能力。创意实践能力指的是学生激发灵感、进行创作的能力。审美判断则是对各种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和评判。文化理解即是说学生在鉴赏美术作品或自己进行创作时,能够非常好地把握并解读各个国家以及民族文化的内涵。
2.当前小学美术课堂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手段十分单一。当前,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单方面进行示范性教学的现象仍旧十分普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常常只会给学生讲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绘画技巧,然后向学生示范作画的过程,而很少给学生留出自由创作的时间。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被动的地位,自身的主体性和创造力都没法得到很好的发挥。而且,由于学生却乏想象与创作的训练,导致他们在创作美术作品时大都会模仿教师的作品,而很少投入自己的思想感情,久而久之,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会受到压制,使学生慢慢对美术失去兴趣,同时也抑制了学生潜能的发挥。
2.2 学习评价存在不足。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往往只会从理论知识和画画技巧这两方面去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而忽视了对美感以及创意的评价。受这种评价标准的约束,小学生常常会抑制自己真正的创意,而去创作合乎标准的画作,以便获得好成绩。这种评价标准将学生的创意限制在了框架中,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3.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策略
3.1 重视个人发展的教学理念。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体验都是不一样的,这反映在小学美术上,就是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爱好兴趣、画作风格等都会产生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并鼓励每个学生的个人化发展,激发学生在美术上的独特创造力,而不能用所谓的标准去衡量和改变学生,以免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在苏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画声音》一课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先搜集虫鸣、鸟叫、流水、下雨、刮风等各种声音的录音,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听,并让学生根据自己听后的印象将声音画出来。学生便会根据自己的印象和想象,赋予各种声音不同的颜色和形状,并且在画纸上表现出来。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也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同时还能大大提高学生用图形和颜色来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实践能力。
3.2 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所有人的内心深处都潜藏着创作的欲望,小学生也不例外。而美术课正好为小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发挥创造力的平台。然而由于课堂气氛太过严肃,常常导致学生不敢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美术课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应该是轻松愉快,让学生毫无压力的。而教师如果想营造出这样的气氛,就可以在课上动员学生进行一些创意游戏。举例来说,在苏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春天的色彩》教学中,要是教师一味讲解课程的理论知识,应该很快便会让学生失去听课的兴趣。这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做个小游戏,让每个学生想象一种和春天有关联的事物,例如花朵、燕子、柳树、暖融融的阳光……然后画下来,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其他学生分享。这样的小游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出热烈的课堂气氛,还可以使学生将课本上关于春天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实景实物联系起来,使学生对春天形成更形象、更全面的认知,从而使学生在画相关主题的画作时,能够更好地激发自身的联想与创意。
3.3 采取现代多媒体教学模式。现代科技的发展十分迅速,这也给小学课堂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现在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已经不必再局限于理论讲解和用粉笔画示范图,而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学得更多,学得更快乐。而且,多媒体的使用,也让学生可以欣赏到更多的美术作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自己起丰富的美术知识,并进一步提升自己在美术上的创造力。例如,在苏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机器人伙伴》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各种式样、各种功能的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等,并让学生观看、了解各类机器人的构造、原理以及具体操作过程,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打破想象力的局限,为学生在创作以机器人为主题的画作时提供更坚实的创意基础。
3.4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众所周知,要想很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就必须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不能只靠教师单方面的传授。美术和数学、物理等科学学科不一样,在这门学科中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对于美术创作,一向都是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的。所以,无论是在美术鉴赏中,还是在美术创作中,教师都应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展现出自己的作品,并且对于新颖独特、甚至有些离题的观点、创意画等,教师都要进行适当的鼓励。另外在绘画时,的确有一部分学生画得不好,这时,教师也应该认真欣赏,从作品中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对学生给与鼓励。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自尊心不受伤害,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在美术学习上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教学中来。例如,在苏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画画虾和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虾和蟹为主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关于虾蟹之间发生的故事,然后画下来。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审美偏好,画出虾蟹在水底自由生活、虾蟹在沙滩上争斗等内容风格都大不相同的画作。教师可以将学生完成的创意画贴到教室的“美术角”,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让学生体验自由创作的乐趣,同时也会使学生产生非常大的成就感,使其对美术课越来越感兴趣。
3.5 打造开放式的小学美术课。美术是一门需要创造力和创意的学科,尤其是其中的儿童画和创意画,更是需要小学生具有不受约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创意往往来自于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打造开放式的课堂,来加强美术课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小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学习资源,从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想象力,为自己的创造力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叶子片片》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去户外欣赏各式各样的叶子,包括树叶、草叶,还有各种花的叶子,并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叶子在形状、大小、纹理等方面的异同,然后让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叶子画下来。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了解各种叶子的同时,有效激发自身的灵感,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在画画的实践中将自己的灵感和创意表达出来,并练习学过的绘画技巧,最终提升自身绘画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给小学生上美术课时,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不断训练和提升自己的美术综合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