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2020-11-25余少步
余少步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第一中学 广东 英德 513000)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呢?
第一,布置任务让学生主动搜集史料。史料是指那些能够记录或反映过去发生、存在过的事物的文字记载和一切物品,史料类别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文献、实物、口述与图像,有些还把人类的一些群体行为也归入史料范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逐渐形成了史料教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从史实当中获取信息,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来得出结论。这种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史料,按照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而史料实证素养不仅包括学生能对史料信息进行提取和辨析,还要求学生掌握史料搜集的途径与方法。因而,在教学中,特别是那些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课程内容,教师应该尝试着让学生去收集相关的史料。在收集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的会对所收集的史料进行分类和辨析,从而达到对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培育的更佳效果。比如在讲授人教版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时,我就让学生自行搜集与现代生活与习俗这一部分相关的史料。在布置任务之前,我向学生介绍了史料的分类,让他们把比较轻便的史料带到课堂展示,把不便于携带的史料拍成照片再带到课堂进行展示。结果学生们收集的史料出乎我的意料,内容丰富,年代感极强:家里的老四件、计划经济时代的粮票布票、人民公社的标语、文革时期的结婚证书、父母不同年代穿衣风格的照片甚至还有长辈的口述史等,通过这一活动,学生表示对史料的内涵有了更确切的理解。
第二,教师应根据教学需求,精选史料辅助教学。历史虽然是人文科学,但同样强调逻辑思维和严密的论证过程。这个论证过程是以史料为依托的,学生只有通过认真地对史料进行辩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没有史料的教学,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落实就无从谈起,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故而,历史教学的灵魂就是史料教学,它也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的关键手段与途径。对于史料的运用方面,教师应尽可能采用多种形式的史料,一方面孤证不立是史料实证的重要原则,运用多种类型史料互证,体现了历史学科的严密性;另一方面,多种形式的史料,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思维,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老师上课单纯是史料的堆砌,一大段的史料投放在多媒体屏幕上,只是对课本知识的深化拓展,而学生早已疲惫不堪,其实有些文献史料完全可以用其他史料(比如图像史料等)代替。另外,史料教学的重点不应该是讲述“是什么”,而是要通过在“摆事实讲道理”的基础上讲述“为什么”,所以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应当把史料的选择更多的放在对事件原因、影响的分析上。比如在讲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0课 鸦片战争》这一课时,我就选用了如下史料来说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工业革命不仅是海外领地被欧化的主要原因,也是欧洲庞大的殖民地结构在亚洲和非洲得以建立的主要原因。……殖民地可以作为数量日益增多的制成品市场……还引起了对供给机器用的原料的需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嘉庆二十五年(即1820年)人口继续增至33000万,到道光十五年(1835年)达到40000万,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国人口已经突破四亿关口,达到41000万人。
——许启贤等《世界文明论研究》
材料三: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通过材料一学生明白英国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增长,对商品市场和原料的需求才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材料二很好的说明了为什么英国要对中国发动战争,人口意义着市场;材料三通过当时英国外交官的信函很容易让学生明白中国的禁烟运动只是英文发动战争的借口。
第三,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解读史料。实证是研究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对搜集到的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是基重要的途径,整理和辨析的过程就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史料进行解读时,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获取史料当中有价值的信息;其次是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理清逻辑,厘清概念;再次是从这里信息当中得出结论。批判性思维不仅是历史研究的思维技能,还是高考考察的思维能力要求。比如:2017年全国Ⅰ卷26题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新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新唐书·太宗本纪》
上述材料为不同史籍记载了唐武德元年的同一事件。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这道题目是不同史籍中记载的唐武德元年的同一事件,学生必须运用批判性思维,谨慎地从证据中得出结论,分析史料受到干扰的因素,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第一则材料反映了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失败,第二则与第一则意思想似,第三则跟前面说法差别较大,在这段史料中李世民成了主帅,而具体指挥的则变成了刘文静,第四则也是说李世民为主帅,但没点明谁指挥。通过分析判断找出共性,即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是这四则材料的共识。这道题目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考察非常明显,高考具有引领教学的功能,因而在教学中要适当引入具有冲突性的史料,从而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达到锻炼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比如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一《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这一课时,我引用了以下两段材料:
材料一:《我们热爱的家园》这部影片是上世纪50年代美国好莱坞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作品。该片讲述了某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开始,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艰难渡日,直至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又回到了学校,工厂恢复了生产,镇上的居民才能正常地购买食物,幸福的生活重回轨道。
材料二:上世纪40年代在苏联某杂志上发表的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图中“3AEM”是俄文,指的是“财政贷款”,被捆绑的人是“欧洲小伙伴”。
通过以上两则材料设问:材料中电影和漫画对马歇尔计划的看法是否一致?产生这种差异性看法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一是对马歇尔计划的认可,材料二则是对马歇尔计划的否定。学生自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对同一事件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看法?通过分析,学生就会发现创作者的国别不同,进而认识到创作者的立场影响对同一事件的看法。
综上,对学生史料实证核心培养的途径虽然有多种的,但是学生对史料的搜集、教师课堂上史料的运用、对学生历史学科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这三种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