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
2020-11-25李聪
李 聪
(江苏省昆山市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学校 江苏 昆山 215300)
有关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理论,在当前的教学中,有着一定的应用前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联系实际情况,开展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利用分层教学法开展教学,有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更好地促进学生们的思考。
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做好分层教学工作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上实行分层教学,其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开展“因材施教”地教学原则,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得到一定的进步,而不能出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局面。教师在教学时,应兼顾到学生的差异性,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这才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看成是学生的主体,对于学生按照其个人学习情况进行分类,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从而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对于教师来说,应充分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开展教学时,也应基于这一点开展教学,选择分层教学法,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其能力都是有着一定的差别的,有的学生缺乏一定的抽象能力,有的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意识。所以,教师在对于学生进行分层时,应用一个动态化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问题,多角度地分析学生,对于学生做出一个合理的分类,让相同水平的学生能够分在一个小组内,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2.分层理念指导教学设计,摈弃“一刀切”教学方法
教师在开展分层教学时,应注意到做好教学设计,针对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问题,教师在设计教学策略时,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学生的经验基础、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的思维特征。通过这个基础,设计出的教学问题,更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于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脑子非常灵活针对教师提出的基础性问题,很快就能予以解决,而有的学生却需要很长的一部分时间,才能得出答案。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从分层教学的理念指导下开展教学设计,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时间,对于自己的数学水平有着一定的突破。
例如在引导学生开展“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这一部分的教学工作时,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应对于整体的教学计划作出一个安排,对于不同的学生展开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有关定理开展基础的教学工作。对于学习基础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备一定开放性的问题,让其自己寻找答案。而对于那些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做一些拓展性的教学工作,为学习下一步的知识点内容打好基础。通过这一分层教学方式,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3.分层进行题目练习,兼顾不同学生学习需要
开展题目练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在自己应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到自己的欠缺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不同难度的题目安排,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训练,掌握一定的数学应用技巧性知识。教师在分层进行题目练习时,应做到兼顾每一个学生。利用题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从实际锻炼中,受到启发,从而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实效性。
例如在进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这一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应用题,逐步加高难度,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探究,从易到难、由表及里。比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已知的三角形的两边长度,基础性的问题,是让学生探究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再加深一些难度,为学生再设计一个已知条件,如第三边的长为奇数,那这条边的长度该是多少?再然后,教师可以改变已知的两条角三条边的长度,将两条边的长度设计为同等的数值,再让学生进行探究,思考三角形的周长的取值范围。利用这种方式,促进全体学生的数学水平提升,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想实行分层教学法,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设计不同的教学问题,开展不同的教学练习,利用这种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