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探究
2020-11-25王华飞
王华飞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中心初级中学 浙江 宁波 315000)
从初中英语教学角度展望分层教学法的实施,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可改变教师的分层教学备课效率,更科学地规划学生等级,并能更合理地针对各等级学生做出任务安排,同时积极整合资源来兼顾各等级学生在听说读写等项目中技能发展。因此,通过信息技术能推动分层教学法顺利进行,有效推动班级整体学生英语能力的均衡性进步。
1.现行初中英语课程中分层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1.1 受应试化影响不注重分层教学探究。应试化教育为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影响,致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过分关注对课程知识点的讲解,和理论性的内容灌输。而使大部分课堂时间除了理论讲解之外,还用于对学生的能力检测,力求巩固其知识掌握效果。这样的课程安排使时间受限,教师无法空出时间专注于实施分层教学法。
1.2 教师观念落后影响分层教学的开展。由于教师自身观念的落后,以专业能力水平的受限,致使在分层教学法的实际开展过程中,无法对学生的基本学情进行深刻剖析,也无法结合学生实际能力做出作为精准且完善的针对性策略。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分层教学法的有效开展,致使最终效果不佳。
1.3 分层教学法的落实不够全面与普遍。分层教学法的落实不只在于学生的课堂知识学习,教师还应将眼光放长远,关注到学生各项技能的发展与课后的巩固与复习。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自身专业能力的欠缺,致使教师制定的分层方案落实不够全面,那么效果也就无法达到本来的预期。
2.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英语分层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2.1 学生的等级划分。传统形态下的分层教学,教师主要依靠书面化记录并分析学生的基本学情,从而对其进行等级范畴的划分。而信息技术手段的注入则能改变这一落后方式,使教师能通过网络平台建立班级学生的学习档案,并在档案中通过大数据记录学生考试成绩、课堂表现与作业完成情况。而经由相关软件分析和统计图表的制定方可获知整体学生的基本学情,从而更有效地将学生进行等级划分。具体可划分为学困生、中等生与优等生三组,三组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掌握状况与学习态度优良度依次递增。
2.2 备课手段的分层。经由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进行高效等级划分后,便要做出针对性教学策略与任务的布置。此过程需教师在前期做好备课工作,结合课程知识与技能目标设置多元任务,以满足各等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但以往教学中,教师的备课工作往往停留于书面备课,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也只限于课本教学。而信息技术手段的引入则可优化教师备课手段,使之能依靠多媒体课件或其他信息技术方式作为辅助工具提升效率,同时汲取互联网环境中的多样信息扩充课程资源,更有利于为各等级学生提供不同侧重点的教育资源。
2.3 学生学法的分层。教师的备课工作是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各项行动,而信息技术手段的注入则能优化教师教学行为,提升分层教学效率。除此以外,在分层教学中,各等级学生对于教师针对性任务的执行尤为重要。但传统分层形态下,学生只能依靠书面表达或简单的互动交流完成分层任务,日进消磨热情。而信息技术手段的注入则能改变这一现状,学生在分层探究中可通过互联网获取多元优化信息,作为知识储备。同时在多元在线平台中,在线完成探究任务,并得到教师实时的解决,更有利于个性化学习需要。
3.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策略探究
了解现行初中英语课程中分层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教师才能有所针对性地改进,而通过分析信息技术应用于分层教学中的可行性,可得出更为完善的优化路径,致使教师明确问题所在,并深度挖掘信息技术优势特性应用于分层教学中,做出完善性策略。借此发挥分层教学法应有价值,专注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水准。
3.1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新课分层教学模式。宏观角度看来,分层教学法的实施与落实应涵盖课程教学各环节,并涉及到英语课程的各重点项目,同时包括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各项关键要素。对此,本文将从新课开展、听说项目锻炼,以及后期课后作业布置等方面做出全面性阐述与分析,探讨教师如何挖掘信息技术的多元优势应用于这些层面,赋予学生全新学习体验,使之获取充分学习成果的。新课的导入从根本来讲包括课时教学中听说读写多项模块,致力于锻炼学生综合英语技能。但本文所阐述的新课导入主要立足于课时内语篇教学及其他文字信息的讲解策略,至于听力、口语及写作模块的探究则另作阐述。
Go for it教材中语篇内容及各项文字信息内含众多语言知识要素,教师立足于此在分层教学中可锻炼各等级学生的阅读技能,扩充其语言知识储备,并使之应用于实践深化其语用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在这些实施思路落实中,为各等级学生安排针对性的学习目标与方向,使之能以自身实际能力为基准有所收获、有所深化并有所提升。以九年级《I think that moon cakes are delicious》为例,教师将本节课附有文字信息的文本作为新课(阅读项目)教学的依据,可为中等生、优等生与学困生依次设定三种不同的学习目标与路径。
这需要教师在前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从互联网汲取拓展性资源,补充课本教材不足,并展示其背景内容。同时将各类知识有效分类整合,以便分层教学所需。实际教学中,由多媒体课件展示本课时的多元节日文化信息背景,让学生获取一定认知,明确学习重点所在。接下来,实施分层策略,第一阶段中先要求各等级学生克服语言知识难关,通顺朗读教材带有文字的模块内容。此过程中,学困生由于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容易在朗读时出现发音不正确问题,影响其阅读效率。对此教师可通过网络播放原声语篇材料,让其跟读,并对之发音错误之处加以指出,后给予示范指导。而在此朗读环节中的中等生与优等生,自行朗读课文即可,教师对于其朗读效果的查阅可在整体朗读结束之后进行抽查,预估整体朗读效果,并收集其问题所在,给予针对性的口音示范。
学生在课文朗读中经由教师分层指导,能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矫正发音,顺利朗读课文并获取对文本主旨一定的了解。因此在第二阶段中,教师则要针对课文诸多语言知识展开教学探究,为各等级学生设定不同的目标与任务。于学困生而言,可让其将在朗读中所遇的陌生语言知识进行汲取,而教师此时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翻译,让学困生能对照翻译解析陌生及重点语言知识,并带入原文语境加强理解;针对中等生而言,要在其理解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让其创编例句,达到对知识的掌握;而优等生则需根据所掌握知识,围绕问题:“What Chinese and Western festivals are involved in the text?”与“What are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se festivals and the main celebrations?”汲取文本关键信息,并加以总结与概括。此项过程中,各等级学生在完成探究后可挑战较高等级任务,全力扎实语言基础并深化阅读技能。
3.2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听说分层教学模式。在新课(阅读课程)导入与教学讲解环节,教师都利用信息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了便利,拓宽了课程资源并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分层模式下提升了其对课文的阅读理解效率,并也扎实了语言基础。在此之后,教师则要针对课时中的听说模块做出分层教学策略的设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拓展资源,并为学生营造良好听说训练环境。还是在《I think that moon cakes are delicious》作为听说课程开展的教学依据,教师针对课时内部的听力与口语任务模块做出针对性方案的设计,能为各等级学生设定不同的听说能力训练任务,以及实际能力为基准对之加以循序渐进的引导。
首先,教师按常规播放各模块的原文听力材料,但却需要针对各等级学生做出不同程度的任务要求。于学困生而言,在其听取音频后需保证对信息抓取的准确度,可对教材中正误判断及完型填空等不同考查题型做出解答。于中等生而言,在解析习题基础上,力求能用中文对听力原文的基本信息加以概括。于优等生而言,能在全面了解听力原文的基础上,运用英语语言提炼篇章中心,说出听力材料所突出的事件或人物性格。这些任务是教师在播放听力原文时对各等级学生所提出的不同要求,深切符和各等级学生的实际能力,并让其以自身能力为基准,结合多元听力任务深度训练听力技能。
经由媒体课件播放听力原文音频后,学生能结合不同任务与目标有侧重性地听取原文,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接下来,教师应持续挖掘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可一边播放听力音频一边展示听力原文,让各等级学生进行精听和泛听的能力训练,并完成相关口语探究任务。起先,教师要求学困生能在重复听取过程中,将视线集中于对听力材料中的语言信息,通过反复倾听,以掌握语言知识的发音及内在含义;而针对中等生而言,要求其能在反复倾听中梳理听力材料的隐性线索,了解事件发展规律;于优等生而言,教师可要求其将听力材料的整体内容以对话形式呈现,以此执行与探究任务。通过表演展示自己所获取的听力信息,并在不断的交际表演中深化自身口语表达能力。
3.3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课后作业分层布置模式。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听力与口语技能培养是系统化的,学生能在听力训练中,通过对听力原文的阐述,及所做出的拓展表达可有效深化口语技能,以保双项技能水平的提升。截至于此,课堂内的分层教学基本完成。在此过程中,学生经由教师分层目标与任务的安排,可展开不同侧重点的知识探究与能力深化。但一节完整课程的讲解远不止于此,学生后期对知识的巩固也尤为重要。因此,立足于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还需挖掘信息技术的多重优势与特性,有效融入于课后作业布置中,优化学生的作业执行方式,丰富其可利用的资源与储备,让其通过对作业的探究巩固课堂所学,并拓展延伸,助力综合语言实力的发展。
引入新的课时案例作为探究,以九年级《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为例。基于本课时的课堂分层教学模式,可按照上述思路全面开展。在此之后,为了加强学生对课时内容的深入巩固,教师可为各等级学生设置基础、提高与综合性三类作业。这三类作业的侧重点不同,内含的任务要求也不同,但都深切符合各等级学生的基本能力。而各等级学生能通过作业执行来巩固知识,并持续深化语言技能。信息技术在此阶段中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优化学生的学习途径、扩充其可利用资源,并改变其作业执行方式。
基于本课的基础性作业由学困生探究与执行,展望课时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师可让学困生解决剩余的一些课后习题,这无疑再一次巩固了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运用,并使其深度解析文本,并根据阅读理解所得,完成习题解答。于中等生而言,提高类的作业任务可要求其绘制有关本课时内容的思维导图框架结构体系,借导图来展现自身知识吸收与对课文认知效果。而导图可具体围绕:Pollution of the Earth's environment, the root causes of the problem, the impact of the problem and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等四个方面拓展分支框架,由中等生回顾课堂所学,加以巩固与查漏补缺。
针对优等生所制定的综合类作业,须包括基础与提高类作业任务,并以课时内容为基准设立拓展延伸任务。优等生在完成基础与提高类作业后,需以“My understanding of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f the earth.”为主题进行文本写作。而在文本写作的素材输出中,需依靠互联网手段搜寻专业化素材信息,汲取互联网中的新闻报道、实事材料与其他途径的资源,了解与环境污染话题相关的信息。这样的拓展任务探究不仅能巩固学生所学,还可使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拓宽视野,获取对课时环境污染话题的多角度认知。各等级学生对各类作业的探究都可摆脱传统局限,寻求信息技术手段优势来在线探究与执行。而教师也可引入一些在线教育平台检阅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其作业完成中的语言知识错误,以及其他失误指出加以及时的改进,并给予针对性指导。
4.总结
综合来说,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探究中,教师的分层理念要落实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发展的各项环节,并借此发挥信息技术手段多项教学效用,推动分层教学法的全力实施与顺利实行,力求作为教师与学生都可利用的辅助工具,优化学生学习探究效率,强化其课程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