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探寻

2020-11-25赵俊

商品与质量 2020年50期
关键词:自学教学活动习惯

赵俊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先锋小学 内蒙古巴彦淖尔 014400

生本教育理念对基础教育实践产生的指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能力培养。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以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作为基础,合理设计教学方案,给学生预留充足的自主探究空间,发挥教学指导作用,给学生提供科学的自学方法引导,促进教学目标落实。

1 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建设生本课堂的第一步,教学活动氛围营造需要教师及时转变角色,找准自身定位,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探究[1],全面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同时教师自己也要成为自主课堂的指明灯。例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教师先不急于展开语文的知识铺陈,询问学生 “你与父亲之间有什么难忘的故事吗?” 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学生说自己考试成绩较差,受到了父亲的责骂,有的说自己生病的时候,父亲买回来很多爱吃的零食,有的说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够看到他,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追问 “那么如果有一天发生危险,你觉得你的父亲会怎么做?”,以此作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契机,然后利用信息技术,导入一张 “汶川地震” 的照片,照片中孩子奄奄一息,父亲在旁守候,其他的照片中,有的父亲双手支撑着顽石,为孩子支撑起一片天……学生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此时教师导入文章,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情感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

2 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关键,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探究学习[2]。一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要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出问题的能力,为此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只有让学生产生疑问,才能使其产生学习欲望、产生深入探究的动力,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落花生》这一课时,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去探究:课文为什么以 “落花生” 为题进行写作?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四个方面的内容?通过课文学习你学到了花生可贵的品质是什么?等,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受到启发: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二是开展合作交流学习。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交流讨论、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经验,每个人都能学到其他人的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使学生思考问题的视角得到拓展,从而发展其自主学习能力。

3 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

除了掌握学习方法之外,学生还需要自主学习的信心,这就要求教师结合日常的教学评价以及教学引导给学生鼓励。就小学语文课程指导来说,新课学习中,首先,教学工作者需要引导学生自己利用工具书解决简单的生字词问题,课上指导环节需要做好示范朗读,学生自主阅读之后品味细节,针对字、词、句子、段落细化学习,之后整体感悟[3]。接下来,再提出一些难易适中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学找出其答案,并和同学进行交流和探讨。最后,将这些答案归纳和总结,并对问题加以补充说明。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成功自学完成一篇文章之后,教师要给予学生夸奖和表扬,鼓励学生不断地自主学习,给学生积极的教学评价,使其树立其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如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在预习之后,给学生时间查文章中 “春风拂面”、“拂”、“干净”、“规范” 等字词的含义。熟读课文之后,让学生表达一下看完文章之后自己的感受。在生字词听写以及问题回答过程中,都以积极评价为主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4 实践教学渗透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掌握自学方法是学生迈出自主探究学习的第一步,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应该结合学生的自学需求,渗透学习方法,让学生逐步具备自学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践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举措,我们可以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习,通过多种形式、富有趣味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锻炼合作学习能力、养成创新学习意识。例如,在《宴子使楚》一课的阅读指导中,鼓励学生分组创编情景剧,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主选择成员、摘选文章片段、分工人物角色、创编简单的剧本,在课上给学生提供表演的平台,表演之后评选出 “最佳演员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创意奖”,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二是注重自学方法传授。让学生掌握高效学习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阅读学习中要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技巧,即:首先进行初读,消除字词障碍;然后再读,分析课文写作特点;在此基础上逐句细读,品词赏句;最后是朗读,感受体会作者情感。通过运用这样的方法就能提高自主学习效果。三是培养良好自主学习习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如下几种学习习惯:认真阅读的习惯、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注重预习与复习的习惯、自主完成作业的习惯、广泛开展课外阅读的习惯、勤于动笔写作的习惯等。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有效提高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效益。

5 结语

语文学科教学活动的核心目标是养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自学能力就是语文素养的构成要素之一。养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成长与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教学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自主学习的教育模式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指导者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目标重要性认识不清,导致教学指导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基于此上文重点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学课堂的方式,旨在推动语文课程教学目标达成。

猜你喜欢

自学教学活动习惯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上课好习惯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