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途径

2020-11-25程崇慧

商品与质量 2020年50期
关键词:人格特质人格培育

程崇慧

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区蒙古族小学 内蒙古包头 014030

小学语文在应试教育中,比较看重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对学生的记忆关注度较高,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知识,为了更多的积累语文的素材,而选择笨拙、不科学的、生硬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在学习上比较压抑,在生活中也鲜少能够结合语文课程上的精神领悟而形成积极思想,素质教育下,语文的教学更关注学生的精神、思维、思想、心态等,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人格特质,有助于学生更加灵活的、主动的、自信的参与语文学习,也有助于学生将语文学习所获得的精神力,迁移到生活中得到利用。

1 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格特质的培育指向

1.1 挖掘潜能

语文的互动中,很多问题都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去分析,最终得到不同的结果,小学生想象力天马行空,他们更是能够大胆畅想,迸发创新思维,教师要做的,不是只肯定标准答案,而是要肯定所有答案,即使学生没有贴近标准答案,在妄想,也需要得到教师的认可,教师应始终以欣赏的态度去看待学生,要鼓励他们,赞扬他们,让他们树立自信,进而让学生把不同的想法勇敢的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碰撞思维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潜能得到激发。

1.2 精神交流

教师应争取从学生的视角看待问题,能够与学生平等的交流,面对疑问,教师应先与学生形成同理心,关注学生视角下问题的严重性,而不是以一个成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些看似幼稚的问题。以积极向上的交流态度和教学态度来对待小学生,从而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达到以积极的反馈来强化自身的效果。这样不仅能够塑造小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够推动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良好思维特征和积极特质的形成。

2 当前教学发展下积极人格培育的问题剖析

首先,教学方向存在偏差。很多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认为小学生缺乏基础的思考能力与健全的人格特征,因此,不重视对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忽视小学阶段学生人格特征的可塑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单纯以传授基础教材知识作为教学重点,按部就班地展开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心理和年龄发展需求的正确认识,没有对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人格特征和精神状态进行有效的关注和培育。

其次,教学过程缺乏互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特点是以基础思维能力培养为层次逐渐展开的,需要教师在教学阶段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思考方向,以此来激发对小学生积极人格特征的有效培养[2]。

3 依托小学语文培育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路径思考

3.1 明确教学目的,制定教学目标

依托小学语文对学生进行积极人格特质的培育,需要结合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目的的同时形成对小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有效培育。积极人格特质在小学生群体中着重表现在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特征,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与文章能够充分表现和体现这一特点,教师在具体教学阶段应当引导小学生充分了解教材内容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教育小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形成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以此来发展小学语文教学阶段的教学目标,形成有效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小学语文课文《秋天的怀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在充分把握教学内容中心的基础上,引导小学生充分感悟史铁生在遭受一系列挫折困难后的心态变化,以及乐观向上心态的形成过程,以此来培育和发展小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3]。

3.2 积极展开互动,形成良好交流

根据调查,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对教师的心路历程处于一个较远的距离状态,这一阶段的小学生将教师认作一切权力的中心,对教师的要求言听计从,一旦受到训斥便会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对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过程。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应当对小学生给予充分的鼓励和引导,对于常见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有一个充分的把握,与小学生展开积极的沟通交流和互动,在课堂教学中也应当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回答教学问题,这样,才能够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交流,避免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而出现消极的心态。在笔者教学班级中有一位同学上课听讲十分认真,但回答问题时总是沉默不语,通过课堂谈话了解到他是因为怕自己回答不好,对此我了解了小学生的心理状态,便对其给予了充分的鼓励,久而久之,该学生便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有效促进了小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形成[4]。

3.3 针对具体群体,构建多层次教学

受基础素质的影响,不同小学生在语文教学学习阶段的接受程度不同,这种层次化的素质差异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充分的引导,同时也要针对小学生的基础人格特质展开有效的指导,以此来培育小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教师在教学阶段应当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想法,让每一位小学生的思想能得到释放,对学生思想和教育的尊重是培育小学生积极向上的自信品质的重要基础,因此,不仅要充分关注学生群体在素质特征方面的基础差异,还要全面了解不同学生群体的发展需求和心理特征,引导小学生主动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例如在初入小学时,很多小学生对自己的姓名书写不太熟悉,而有些小学生能够熟练书写自己的名字,相比之下,一些小学生便容易出现消极的自卑情绪,这时,作为教师不仅要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和引导小学生,还要通过有效的教育教学来帮助小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心态,进而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特质。

猜你喜欢

人格特质人格培育
人格特质对年轻驾驶员潜在危险感知能力的影响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PTSD易感性人格特质、工作记忆能力和创伤期间认知加工对模拟创伤闪回的影响*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