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与微课的有机结合探析
2020-11-25何冠
何 冠
(浙江省浦江县龙峰国际学校 浙江 金华 322200)
目前,在国民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现代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深入发展,微课,通常指以知识点或技能点为单位设计的,时长在5-10分钟左右的多媒体视频,是一种辅助教学开展的现代教学方式。微课短小精悍,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满足学生随时随地自主学习和探究的需要,是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的利器,也是教师进行课堂组织与设计的重要形式。因此,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与微课的有机结合得到广泛关注和探讨,是重要的教学方法设计。
1.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基本情况分析
部分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影响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教学课堂往往以单一的数学计算和讲解为主,呈现出一种枯燥无味的课堂状态,较难把握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1]。同时,数学学科知识又具有较强的联系性,因此基础不好的学生常常学习压力大,并产生厌烦情绪。基于此,开发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与微课将结合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与微课相结合的策略探讨
2.1 以微课为基,创设趣味的数学教学情境。学习兴趣是重要的学习内驱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的形式进行趣味的数学教学情境创设,从而让学生怀揣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投入到多样化的数学知识学习中。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也尤其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发挥,运用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堂活动参与,进而打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往型课堂。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课时时,教师可以首先进行素材收集,而后进行视频剪辑,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丰富生活数学知识呈现给大家[2]。师:说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大家会想到什么?我们来看这样一个视频,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生活中的身影。通过微课的直观呈现,学生首先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视觉上的认知基础,而后在通过教师的趣味点拨,可以较好地创设学生学习的趣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用微课的自由形式,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小学生的注意力较易分散,因此教学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教育教学的渗透十分重要。在这一背景下,借助微课的自由形式,可以较好地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微课运用于课前,可以作为课前预习的材料;运用于课中,可作为课堂知识传授的呈现方式;运用于课后,可作为巩固知识内容的练习课。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课时时,由于分数概念较为抽象,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设计课前预习的微课材料,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堂分数知识的学习,更好地形成教学反馈[3]。同时,在学习分数的课堂中,教师也可以在重难点知识部分引入微课的呈现形式,用集中的时间进行整体讲解和提高,有效地进行思维点拨。除此以外,在课后,教师也可以发布分数章节的复习巩固微课,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课堂知识的巩固学习,从而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发现能力。
2.3 以微课模式,明确教学重难点点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发展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与探究能力十分重要的。数学学科有时看似无重点、处处为重点,因此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常出现无法良好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的情况。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学会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与微课相结合的方式,以微课模式明确教学重难点并进行相应的点拨教学。例如,在教学《表内乘法(二)》章节时,教师可以以“买东西”为问题背景,利用微课形式进行教学重难点问题的呈现。比如:圣诞节快到了,小红想要给小伙伴们买苹果作为平安夜礼物,水果店里,红富士苹果4元一个,蛇果6元一个,如果小红想买3个红富士苹果和3个蛇果,那么小红要花多少前呢?教师可以利用flash动画制作的素材呈现问题背景进行教学内容的引出或巩固,在结合PPT形式切换,丰富微课的素材来源。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与微课相结合是教学现代化发展的产物,在教学质量的提升上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小学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明确教学重难点,深入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