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点滴谈

2020-11-25蔡双燕

读与写 2020年7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生活化作业

蔡双燕

(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龙文分校 福建 漳州 363005)

数学学科一直以来都是众多学科中分数比例最多,最重要的学科之一,数学知识也很广泛的被运用于生活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生活经验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小学数学,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起着启发,打下基础的关键作用。那如何更好的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如何让学生将课堂所学运用于生活中呢?基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没有实际社会劳作,笔者认为,课外作业的布置就显得尤为关键。下面,针对小学数学作业如何布置得更贴切实际,更高效,笔者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可操作性的数学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不能单纯教授理论,要让学生掌握可行、可用的方法和技能。而课堂上教授的这些技能方法如何让小学生付诸实践呢?途径之一就是教师布置可操作性的课后作业。让他们能够通过数学作业来检验自己所学是否运用生活。例如,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在教授时间这单元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拿出实物时钟,通过动手操作,实际观察来掌握时间是如何走的,如何计算。而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要避免传统的单纯数字加减,而是要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可操作的,如回去观察分针经过五分钟,走了几小格几大格,时针呢?秒针呢?如果时针在6分针也在6,那是几点钟呢?通过操作观察得出结论而不是单纯套用公式,学生不仅掌握知识,也会运用于生活中,在数学作业训练中学以致用。

2.趣味性的数学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应趣味化。做任何事情,只要当事人怀有高涨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那这件事多半是会成功的。学习亦是如此。数学一直以来都是学生较为头疼的学科,学生的固定思维就是数学枯燥无趣,都是一些硬邦邦的数学公式。因此,教师首先要改变学生的这种想法,而单纯的讲道理,说教很难改变学生的思维。因此,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比较机械死板,生硬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激发兴趣。在作业布置时,一定要避免机械重复,繁琐枯燥的公式生搬硬套,毫无特点的练习。而是应该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小事入手,以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为基础,设计生动有趣,可操作,富有童趣的作业,让学生从被迫做到主动做,从不愿做到乐意做。

例如,一年级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该避免单纯的列式做习题,而是可以采用做游戏的方法。如可以事先准备好数字头套,让学生戴在头上,当老师念3+4、8-2等于多少时,带3、4、7的小朋友可以组成一组,8、2、6的小朋友可以组成一组。这样学生就能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知识,从小朋友喜欢的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同时也掌握了运算的方法和技能。

3.开放性的数学作业设计

学习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找出疑点,设法解决最终柳暗花明的过程。一直以来,教师都在强调,数学是灵活变通的,要用发展动态的眼光看待数学问题。而学生思维也是千变万化,各有各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数学作业设计时,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思维度深浅的不同,布置发散性思维的题目,训练学生的灵活度,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学会创新。

例如,某某马戏团推出表演,马戏团规定:每人票价10元,如果满20人可以享受团体八八折优惠。五年3班有18人,请你帮他们算一算,怎样购票最合算?这类的题目就很能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可能大部分学生会直接用常规做法,直接10×18=180元。但有的学生会看到团体票有打折,而且现在的人数18人,20人就可以打折,可以试试买团体票。结果通过计算得出团体票10×20×0.88=176元,还更便宜,还可以将多出的2张票送给他人。所以,类似这种开放性的数学作业设计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多采用,因为这在生活中运用多,且很贴合生活实际,真正做到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4.综合性的数学作业设计

课堂所学最终是要用生活来检验成效。而数学又是一门比较综合的学科,涉及面比较广,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技术。它的这一特性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为学生提供更宽广,更深远的空间。教师作业的设计要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整体性,综合性的学习系统,形成有效的教学反馈。学生通过完成教师的作业能够在思维上有一定的提升,能够对生活有所帮助。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比”的这一单元,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如何配置含糖30%的糖水?生理盐水的比例是9%,如果生活中需要用到,我们又该如何来调配呢?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生思考需要什么器具,需要动手操作调配,需要通过计算水和糖、盐的比例等很多知识。类似这种数学作业的设计正是综合的体现。

总之,一切的教学都是为了服务于生活。教师要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有趣,创新,实际的教学方法,可操作性,生活化的作业设计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要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收集数学的点滴,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的乐趣,让学生不再害怕数学作业“拦路虎”,消除畏难情绪,真正体现作业设计生活化有机融合。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如何将数学知识更好地传递给学生,如何让学生不再单纯学理论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生活化作业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