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实施

2020-11-25夏天霞

读与写 2020年7期
关键词:层级分层教学法

夏天霞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十五中学 贵州 遵义 563127)

分层教学法是以“因材施教”为教学原则,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需求,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进行分层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的实施,充分尊重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一些发达的地区,在初高中阶段已经开始着手实施“分层走班”教学法,但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具有较大的难度,并没有得到广泛地展开。因此,很多学校实施的分层教学,主要是以班内隐形分层为主。本文以初中英语的教学为例,探索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的意义、理论依据以及有效性对策。

1.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实施的意义

1.1 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元素。对初中学生而言,由于小学阶段接受的英语教育不同,导致进入初中之后,在英语基础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词汇的掌握、阅读的能力等各有不同。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势必会让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感到学习吃力,进而影响其英语学习的兴趣。在此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采取分层教学法,实施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有效地规避“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消”的教学现状,能够有效地消除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畏难情绪,让其找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最终达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目的。

1.2 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英语学习信心。分层教学法实施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教学的进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选取上,之考虑中上等的学生,势必会让一些后进生一直处于“拖后腿”的现状,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将会备受打击。后传统追求进度的教学方法不同,教师在英语的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如针对后进生进行科学的指导、在问题的设计上、作业的布置上,充分考虑后进生,能够让后进生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树立其学习的信心,进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2.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实施的有效对策

2.1 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目标分层。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教师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学目标分层。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如学习的基础、学习的态度和习惯等,可以按照知识基础,将学生分为三个层级,暂且称为A、B、C三个层级,其中,A层级的学生,属于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较好的学生;B层级的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较好,也能够积极主动完成作业,但学习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C层级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在学习的过程中长期处于被动状态,主观能动性缺失,有较强的依赖心理,学习的习惯和方法也不佳,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有一定的消极情绪。

充分明确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之后,教师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如面对所有层级学生的基本教学目标,这个层次的目标,是简单的英语基础知识,对优秀学生而言,是知识的再巩固;而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而言,则是知识的积累;中层教学目标,主要是针对大部分学生实施的教学目标,如指导学生掌握相对复杂的英语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英语分析能力等;发展教学目标,则是针对A层级学生实施的教学,如分析复杂句式、培养英语综合应用和实践能力等。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之后,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则需要采取“由低到高”的方式,兼顾不同层级的学生,让A、B、C层级的学生都能取得一定的进步。

2.2 课堂提问、指导分层。课堂是教师实施分层教学法的主要阵地。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可以说: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业务水平等有很大的考验,教师教学的难度可想而知。笔者认为: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堂提问、课堂指导的过程中巧妙分层。如针对A层级学生的提问,教师可以设置难度较大的问题;而针对C层级的学生,教师则需要提出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让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感到学习的快乐;又如,在课堂指导方面,由于A、B层级的学生,既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多问题教师适当点拨即可实现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多花时间在C层级学生的指导上,通过对C层级学生针对性指导,让学生取得不断的进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Where is the post office?”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如针对C层级的学生,教师的问题是“Is there a bank near hear?”,针对B层级学生,问题是:“Where is the supermarket?”,针对A层级学生,问题是“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neighborhood?”。这样的问题设计,能够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需求,杜绝“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消”的教学现象出现。

2.3 课后作业分层。课后作业分层,主要是避免“一刀切”式的作业,让A层级的学生感到太“小儿科”,而让C层级的学生“压力山大”。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层级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并本着“螺旋式上升”的机制,力求学生取得不断的进步。例如,针对C层级的学生,教师的作业可以是积累单词、诵读课文等;而对于A层级的学生,教师在C层级学生的基础之上,设计一些拓展性的作业,如进行英文课外阅读和写作等。作业分层设计的方式,能够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需求,是英语分层教学法实施的重要一步。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初中英语教师应当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立足学生主体,实现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以及课后作业设计分层的目标,促使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层级分层教学法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有趣的分层现象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雨林的分层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