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初高中衔接

2020-11-25

读与写 2020年7期
关键词:初高中语法新课标

蔡 滨

(南京大学附属中学 江苏 南京 210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和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视域下重建课程。新课标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新课标注重全面考察学生在具体社会情境中运用英语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读、看、写的能力。同时,要通过语言材料的选择,直接或者间接地考察学生的文化知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1.现状分析

对于高一新生而言,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工作是非常重要也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新课标教材词汇量明显增加,对学生的听说读写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高中英语课堂基本采用全英文授课,有些学生习惯于初中老师的讲解方式,一时会很难习惯;第三点是高一学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学校,语言素质和语言能力参差不齐,甚至语音语调都差别很大,这让一些学生不知所措,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难以适应,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

2.角色的定位与转变

为了能够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学生必须首先完成从初中生到高中生角色上的转变,应该在三个方面做出调整:

2.1 学习心理。首先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初中学生很多都是在老师的管理和家长的监督下学习,学习上的依赖心理很强,课前不会预习,课堂上不会听课和做笔记,课后作业马虎,尤其是一些小组合作,查找资料,课外阅读等对自主性要求比较高的作业不是偷懒不完成就是完成的质量很低。总之,习惯于别人监管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如果不能完成学习心理上的转变将给高二高三的学习带来更大的困难和隐患。

2.2 学习态度。高一学生刚经历过中考,学习态度上会比较懈怠。有些学生认为,刚进入高中,离高考还早着呢,等到高三再努力也来得及。殊不知,高中英语学习面广量大难度高,如果起跑时不发力,到终点冲刺根本来不及。那些自认为有些小聪明,中考时就是靠着临时抱佛脚侥幸过关的人还想在高中故技重施,却不料高中英语对知识掌握深度的要求比初中大得多,而对能力的要求更不是短期可以一蹴而就的。

2.3 学习策略。满足于表层的认知兴趣是初中学生的特点,进入高中后,思维应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更应该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来获得学习上的自信心和满足感。因此学生应该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努力方向,学会自己掌握时间,自我调节学习节奏,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形成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光是学生的角色转变还远远不够,教师有效助力英语课堂,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助推器,好的高中英语教师必须是一个创新家、探索家、实干家和改革家。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保证学生在英语学习道路上有所收获。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初高中衔接,为他们即将开始的高中三年的英语学习扫清障碍,打下坚实的基础。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衔接课程是未来高考取得佳绩的保障。

3.如何做好初高中衔接

初高中衔接阶段,在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角色上的转变之后,高中英语教师应在如下方面入手,把初高中衔接落到实处:

3.1 温习初中所学知识,提前熟悉高中内容。有经验的教师会精选话题内容,进行语言知识的衔接与铺垫。比如通过准确认读国际音标,熟悉元音字母发音,学会划分音节和断对意群的几个步骤帮助学生正音;通过弄清词性来掌握和猜测词义,提前适应高中出现的复杂的词性变化及其用法;通过分析句子结构搞清句群之间的各种关系,为高中语法的三大从句和非谓语动词打下基础。

3.2 精选学习策略,拓展初中所学技巧,接轨高中学习思维。引入词块概念,提高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和流利性,当词块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就能产生连贯的语篇,当学习者使用词块进行交际时,可以从心理词典中迅速提取大量的语言成品,减少了大脑加工语言的时间,可以加快语言产出的速度。进入语篇学习时,介绍预测(Prediction)、略读(Skimming)、找读(Scanning)、推断(Inference)、概括(Summarizing)等方法,为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铺平道路。

3.3 精选语法要点,复习初中语法常识,预习部分高中语法知识。高中英语语法是在初中语法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在初高中衔接阶段,教师不宜讲解太深,而是要让学生对高中语法的难点有个大概的认知和了解,如三大从句、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和虚拟语气等。要避免在初高中衔接阶段对语法产生畏难情绪,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总之,初高中衔接阶段的高中英语教学是学生取得成功的关键阶段,作为高中教师,我们应该基于新课标,不断反思,寻找提高英语教学的突破点。

猜你喜欢

初高中语法新课标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新高考模式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跟踪导练(二)4
参考答案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
新课标实施过程中面对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