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整合应用
2020-11-25张元霞
张元霞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山盆镇红联小学 贵州 遵义 563119)
如今,信息技术整合应用于课堂教学已经非常普遍。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信息技术手段的整合,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手段。小学阶段,语文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俗称百科之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不断优化小学语文的教学形式,拓展教学内容,并巧妙地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优势,不断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探索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整合的优势极其对策。
1.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优势
1.1 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巧妙地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的支持,创设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达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在小学语文《九寨沟》一文的教学中,对于很多没有去过九寨沟的学生而言,是很难真正体会九寨沟之美景的。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通过唯美的图片、视频等的播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九寨沟之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教师只能依靠板书和课本开展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师可以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融入动画、视频、音频和图片等,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有视觉和听觉的享受,进而达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目的。
1.2 互联网资源是拓展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效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那么,在现代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拓展语文教学的内容呢?笔者认为:基于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互联网资源的优势,结合教学的需要,将教学有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源有机地整合应用于语文的教学课堂,进而达到拓展学生语文知识视野的目的。例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影视资源的整合应用,加深学生对文本资源的理解,提高教学的质量。
1.3 微课的应用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关键。微课,即微型课程,是以视频为载体的一种教学手段。微课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逐渐兴起并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因其主题鲜明、针对性强等特点而成为教师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有效手段。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地借助微课的支持,不断突破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例如,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现:很多小学生在标点符号的使用方面显得比较混乱,经常用错。针对此,笔者精心制作了微课“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并将微课整合应用于课堂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对标点符号使用的认知和理解,实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目的。
2.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对策
2.1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整合应用于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解字义;二是规范书写;三是准确读音。
首先,理解字义。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博大、美丽、睿智,集形、音、义于一体,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和趣味性,关于它的趣闻不胜枚举。大部分的汉字不仅能表达特定的概念、意象、情感,还能令人产生一定的联想,从而来感受其构形规律。在小学语文的汉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不断优化汉字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轻松理解汉字的字义。比如,我们在教学“鸣”字时可将其拆分为“口”“鸟”两个部分,然后出示一只鸟站在一棵树上,嘴巴一张一合的动图,通过看图体会小鸟的嘴巴动在唱歌,最后理解“鸣”的字义为小鸟叫。汉字当中形声字所占比重最大,也是低年级的学生学得最多的汉字,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其次,规范书写,准确发音。很多小学生在汉字书写的过程中,常会出现笔顺错误的现象。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汉字书写时,可以借助一些汉字学习软件的应用,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每一个汉字书写的笔顺。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汉字书写的笔顺问题,设计和开发微课,让学生在课余学习时间通过观看微课,充分把握汉字书写的笔顺,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此外,准确发音也是汉字教学的重要模块。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汉字学习软件,如“麦田识字”的应用,就能够为小学生的汉字学习提供准确的读音、笔顺以及释义,提高学生的汉字学习质量。
2.2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块。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积极改变过去咬文嚼字的阅读模式,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积极的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实现良好的语文阅读效果。例如,在语文阅读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朗读视频、音频的整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语感,强化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以《九寨沟》一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就可以通过朗读音频和图片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九寨沟之美景,营造良好的语文阅读情境。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将文本体现的美景展示出来,提高学生的文本体验和领悟能力,取得良好的语文阅读效果。
综上所述,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巧妙地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不断优化语文教学的形式,拓展语文教学的内容,全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