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的新思考
2020-11-25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 成 萍
在我们生活的现代社会,合作交流能力是一项必备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其中合作交流能力便是一项重要的能力。但是从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交流合作学习仍然处在一个初级探索的阶段,还没有充分发挥出这一学习方式的真正价值。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思考和具体应用。
一、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有何优势
1.降解学习的难度,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完成学习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当中会发现这一点,那就是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认知能力等等都是存在个体差异的。而交流合作的方式能够有效做到取长补短,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知识。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交流合作的教学模式需要每个孩子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如果被动,就会影响整个小组的进度和成效,因此学生会产生竞争意识,而且会产生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能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有助于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而且也在无意当中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探索和学习能力,以及人际关系、突发情况应对等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合作学习的具体应用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建立新型的健康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健康的互动的关系,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和学生的沟通互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说出自己的观点,哪怕犯错也没有关系。其次,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尊重别人的意见,别人发言的时候要学会倾听,同时自己要学会思考。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进行组合,这样可以集思广益,而且能够训练孩子进行简单的头脑风暴,让孩子学会分享自己的思想,学会说服别人,同时也学会接纳别人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加强了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进一步互动交流,而且也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增多了了解。
2.小组成员达成目标一致,有分工也有合作
每个班级都会存在比较优秀的学生和基础比较差的学生,那么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能够只关注那些优秀的学生。其实,每个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接受水平都会有差异,因此在分组教学当中教师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可以尝试用“帮扶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传统的分组,我们一般是随机分,或者把优秀的学生和优秀的学生放在一起,把基础稍差的学生和同类的学生放在一起。这样的分组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科学的。“帮扶组合”的形式可以让优秀的学生帮助那些基础稍差的学生,相互扶持,相互帮助。然后小组内形成一致的目标,接着再细化分工,让每个学生都发挥出自己的特长来。比如说一起制作手抄报,绘画基础好的学生就可以负责版面规划、制作;字迹工整清秀的学生就可以负责写字;写作功底比较强的学生就可以负责输出内容。有分工也要有合作,合作就体现在集体精神,不管每个人的分工如何,大家都是朝着一个统一的目标努力的。因此在展开工作的时候需要相互商讨,有时需要做出妥协,自己的任务提前完成还要帮助小组其他成员。
3.在情境教学下合作互动,进行动态教学
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主要的优点就是它的具象性、互动的特点,以及现场性、真实性。我们知道小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有限,他们更容易接受那种具象化的教学,喜欢动态化的呈现方式,课堂的教学如果过于枯燥乏味,那么就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引入情境教学的手段,灵活运用于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中。比如,在教学《白雪公主》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用戏剧表演的方式来完成教学。这是一个童话故事,有着一定的故事情节、人物、对话,所以很适合把课文做适当改变,变成一个小型的情景剧剧本。然后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练习台词的记诵,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舞台表演。每个小组的表演从创意到场景的布置等都需要自己组内的成员相互讨论完成,直到最后将完整的作品搬到舞台上。同时,每个小组表演结束,大家匿名给分,最后计算一个得分,看看哪个小组的表演是最精彩的,最受大家欢迎的。这种方式摆脱了传统的囿于文本的教学,而是使整个课堂活跃起来,实现了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场景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的内容。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融入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是建立在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旨在唤醒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探索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我的科学且高效的教学模式。因此,为了保证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需要积极践行合作式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