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以高职院校“1+X”制度为视角
2020-11-25杨平
杨 平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重庆 401520)
0 引言
2019年2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将职业教育确定为“类型教育”,明确提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证书)制度试点,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提高就业创业本领;要求试点院校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开展面向社会成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1-2]。
1 接棒“1+X”证书制度,探究职业教育课题
1.1 “1+X”制度理念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扬南解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开发与实施,将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面向社会招募培训评价组织,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实行目录管理,建立监督和退出机制;陈李翔从“是什么”“加什么”“怎么加”三个角度解读了“1+X”证书制度,他强调了新制度与既有的“双证书”制度的区分;刘文明认为,“1+X”证书制度有四题须解:与双证书的核心区别、证书的开发主体、学生考证的积极性、证书的权威性。除了在顶层设计上讨论制度方案外,有部分前沿研究已经将“1+X”证书制度与具体的职教领域相结合,探索人才培养方案。
1.2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这一具体领域,既有的专业设计、课程体系、校企合作经验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值得吸收借鉴。谢计红从“双证融通”视角出发,具体分析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教材、考核标准、成绩计算比例、实践模式;聂强在其博士论文中,通过细分汽车维修领域的知识、技能、能力要求,提出了“3·3·3”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岳向阳通过分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精髓,讨论了双元制职教模式下汽车维修专业本土化的体系构建。
2 “1+X”证书制度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2.1 关于顶层设计的制度理念
(1)在主观解读上,不少评论和报道并未意识或者未充分理解这次国家职教改革的真正意义和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重大内涵。存在着将“1+X”证书制度与原有的双证书制度简单混同的倾向。
(2)在客观内涵上,因为“1+X”证书制度正处于政策试点和内涵摸索阶段,虽然明确了职教改革的大方向,但一些理念内涵、政策设置仍不够清晰,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完善,这也是社会改革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两方面均反映出,“1+X”制度这一顶层设计仍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需要学者不断关注政策动向和回应现实问题,对“1+X”制度做出科学有效的政策解读和具体建议。
2.2 关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具体设置
(1)已有的研究总体上缺乏对职教改革理论基础的深度把握,未将专业的具体情况和职教理念结合起来,使得研究存在着套用政策概念之嫌。
(2)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又缺乏细致深入的定量分析、实证考察与行动研究,对职业教育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计、专业标准、职业等级标准转换、绩效评价的专业性探讨和比较分析较少,其结果是论述不够深入,得出的结论千篇一律,对实践操作指导意义不强。
(3)容易忽视地方社会经济条件和汽车产业链的特殊性。不难发现,国内现有的一些文献和研究缺少对地方区位优势、劳动力结构、汽车行业特色、企业文化等重要产业因素的研究,难以适应深层次的现实需求。
3 “1+X”证书制度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与思考
3.1 精确解读顶层设计的制度理念
(1)分析总结制度理念。通过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环境,梳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脉络,明确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这一重大定位,展望国家资历体系、现代职教体系、中国特色职教模式的改革方向,从而形成理解“1+X”制度的基本理论视域。
(2)“1+X”证书制度与双证书制度的区别。既有的观念存在着将二者简单混同的倾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需在厘清职教改革制度理念的基础上,说明二者的区别和发展方向。实行“1+X”证书制度之后,职业学校是否继续 推行“双证书”制度,如何处理“X”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等的关系,需要有一个明确意见[3]。
(3)教育部和人社部的分工问题。根据“职教20条”,在“1+X”证书制度中,教育部和人社部分别负责:院校内和院校外(包括技工院校)、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这就可能导致:两部门制定标准的差异和对接、工作进度的协调性、两部门发布证书的社会认可度问题。因此,需根据部门职能相关法律、现实实施情况,探讨二者的分工协调问题[4]。
3.2 厘清“1+X”证书制度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和举措
(1)在改革元素上。探索“1+X”证书制度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中的具体运用,在“X”职业技能清单、知识体系汇通、技能标准转换、考核标准制定、培养政策衔接等方面进行改革。
(2)在作用关系上。摸清“X”职业技能清单有利于让人才培养更好地对接现实产业需求,把握好教学方向;知识体系汇通、技能标准转换有利于设计出一套符合“1+X”证书制度、现实实践需求的教学大纲和知识内容;培养政策衔接有利于统筹职教改革方案的各种措施,发挥人才培养的集合效应。
(3)在作用内容上。①调查分析我国特别是重庆地区汽车检测和维修专业人才的供需矛盾和现状。摸清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以及细分产业链下各个环节对职业知识、技能的不同要求,尝试确立“X”(职业技能)清单。②调查总结校企合作的具体实践中专业标准的认可和对接情况。3月,教育部确立了首批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5家培训评价组织及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就包括“标准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从专业视角出发,深入分析这份职业技能标准,并和地方企业的技能需求进行比较,观察专业标准的认可程度和可转换程度。③调查总结既有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学生反馈,尝试将既有的一些职教改革经验总结归纳、统筹组合。④探索相关专业和职业技能的拓展可能性、实践关联性。在建立专业技能清单的基础上,根据汽车维修工、二手车评估师等职业的特色要求,帮助学生找到“1+X”的知识汇通体系。⑤探索用综合考试成绩折算职业资格证书成绩,构建“双证融通”考核体系。将成绩分为:期终理论考核、期终实践考核、平时分段实践考核平均成绩、平时分段理论考核平均成绩、平时出勤率、平时课堂表现六部分。⑥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导向。通过田野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职业观念、职业规划、精神状态和学习生活规律。探索“精准育人”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提升学生的归属感获得感,让学生主动进行“1+X”的技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