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学”模式在社会工作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0-11-25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24期
关键词:社工线下教学模式

韩 冰

(吉林化工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

0 引言

社会工作是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其教学目标是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使其在开展社会工作时可以对专业知识进行运用,使社会工作朝着更为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社会工作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技巧的问题,导致学生尽管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却没掌握实务技能。因此,对社会工作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势在必行,而“互联网+”则为其提供了创新的路径。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技术已经应用到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各个行业和领域。网络不仅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媒介,同时也是人们活动的虚拟场所。部分学校在师资等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导致社会工作教学无法规范和均衡的开展,因此利用互联网的广阔空间和丰富的信息开展线上教学,则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 社会工作教学中“互联网+教学”模式应用的重要作用

1.1 有助于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支撑

传统教学当中,主要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学习,造成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参与性不高,学习懈怠,于是教师尝试采用角色扮演、参与体验等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在模拟案主的要求上也非常高。例如针对残疾人所开展的社会工作,其案主所具有的行为以及心理会受到其成长经历以及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但教材中则无法全面地将相关信息呈现出来,如果按照教材中所呈现的信息加以模拟一定无法真实地呈现,也难以让学生对案主的期待、真实心理进行模拟,也无法更好地产生共情,更不要说充分地掌握社工技巧了,造成角色扮演无法对现实真实地反映出来。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对网络技术的运用,不但具有较低的成本,更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体现主体性,提高课堂参与度,还便于进行推广。但翻转课堂的开展,必须以互联网技术和资源作为支撑,否则就无从谈起[1]。

1.2 “互联网+教学”模式是对线下教学的有效补充

“互联网+教学”的教学模式,不是对线下教学模式的否定,其本质的作用是要为线下教学服务,是对线下教学所进行的补充。因为线下教学资源十分的有限,且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精力也都具有一定的不足,而“互联网+教学”则可以对这些有限的资源和能力进行有效补充。基于此,在社会工作教学当中,教师可利用慕课对其他大学社会工作课程的优质资源进行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同时使学生的专业视野得到拓宽。在设计课程方面,可以基于慕课,采取模块化教学,使学生可以初步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操技巧,而后教师再结合课程的目标要求和教学计划,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回顾慕课中的内容,进而更为深入地理解[2]。

1.3 “互联网+教学”有助于教学管理的有效实施

首先,传统的社会工作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着纪律较差的问题,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的现象较为普遍,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教师在课堂管理上缺少良好的调动,导致学生兴致不高,不愿意参与到教学当中。而“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应用,教师能够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多样化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自行查找,从而对其自主思考、学习能力、发散思维等进行培养,而学生因为忙着在网上查找资料,则没有时间玩手机,从而使课堂玩手机的问题得以解决,也使得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变得合理化。其次,“互联网+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对课后作业与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监测。课堂时间有限,信息量较多,教师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而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接受情况对其后续学习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来说通过“互联网+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追踪是非要必要的。再次,教师利用基于互联网为学生创设智能且多维化的学习平台,且将预设的学习资源以及学习任务,通过学生喜爱的方式,及时地传送到平台中,进而把乏味的讲解变成鲜活的“微产品”,使学生可以按照老师在平台中布置的学习任务对学习资源进行探索,形成核心价值观。学生则带着问题,结合自己的喜好去选取学习内容和方法,进行自我学习、探究和测试[3]。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以及交流互动情况等进行汇总和整理,创建学生学习电子档案袋。运用网络平台对知识进行迁移与拓展。当学完了课堂内容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设疑,对学生的学习空间加以拓展,使学习超越课堂,进而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4]。

2 “互联网+教学”模式在社会工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搭建与社会工作性质相符合的私播课(SPOC)网络教学平台

从社会工作教学来看,因为相关教学平台的缺失,导致教师不能在教学中做到线上与线上的有效衔接,也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且有针对性地做出评估。尽管慕课使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得到解决,而翻转课堂则使教学方法方面得以创新,然而要在互联网背景下更好地实现社会工作教学,还需构建与教师教学管理相适合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而灵活调整对知识以及对象的呈现方式。

2.2 构建基于本地教学的网络教学模式

“互联网+教学”作为一种模式,是要为本地教学服务的,而不可喧宾夺主。慕课等网络教学资源所面对的教学对象不单单是在校的学生,同时还包括很多自学者以及社会当中不同行业的从业者,因此在课程安排的针对与深度方面考虑不够周全。基于社会工作课程要求以及教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性,修改与重编网络教学资源非常重要[6]。尽管社会工作重视技巧,然而其对象是针对人所开展的工作,因此就不可忽视社会工作当中社会文化所具有的重要影响。通常来说,社会教学工作所构建的网络资源中的案例是基于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因此所选取的社工技巧也是与其所基于的社会环境相符的,如果在其他社会环境中开展社工活动就不一定适合,并不具备普遍的借鉴与指导价值。以老年人社会工作为例,某社区老人由于要求其外孙子随母姓而和女婿之间产生矛盾,找社工进行帮助解决。

3 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教学”模式受到了众多教育者的欢迎,作为社会工作教育者来说,应该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有助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支撑;是对线下教学的有效补充;有助于教学管理的有效实施。学校要结合教学实际搭建与社会工作性质相符合的私播课(SPOC)网络教学平台,构建基于本地教学的网络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社工线下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青春社工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社工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