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宰相”人才测评小记
2020-11-25莲间鲤
莲间鲤/ 文
提问:大唐王朝能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靠的是什么?
对于唐太宗李世民来说,这是一道送分题,答案当然是:人才!
唐太宗是一位知人善任的君主,他曾经举办过一次别开生面的“人才测评”,但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角却不是唐太宗,而是在这场活动中负责点评的“导师”“唐初四大名相”之一的王珪。
话说贞观年间的某一天,唐太宗举办了一场“宰相茶话会”,把政事堂所有的宰相都叫来吃了顿好的,君臣之间其乐融融,气氛特别好。
不过,宰相们当然不会天真地认为,皇上请吃饭只是单纯地为了搞搞团建,根据他们对唐太宗的了解,这位不管做什么事都是别有深意,而且肯定会玩点刺激的。
果不其然,酒过三巡,唐太宗找上了侍中王珪:“爱卿啊,你一向有慧眼识人的名声,口才又好,现在你就从房玄龄开始,为在座的每个人点评一番!别忘了最后也点评一下你自己。”
宰相们顿时绷紧了神经,大家的心情在紧张中带着一点儿期待:不知道王珪的点评风格是什么样的,是麻辣犀利派,还是温和治愈派?
至于王珪本人,听到这个指示,汗都下来了,内心涌出了无数个问号:
什么情况?敢情今天是来评选“大唐好宰相”的?我还被指定成导师了?
他看了看在座的同僚,内心就更抗拒了:房玄龄、李靖、温彦博、戴胄、魏徴。大唐最给力的重臣都在这儿,简直是大牌云集,哪个都不好点评。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人比人,气死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果光说场面话,皇上肯定不高兴。如果说得过于犀利,又容易得罪人。
但是,王珪既然能做到宰相,当然也有自己的两把刷子。他想了想,从容不迫地站起来说:
“论勤勤恳恳地报效国家、全心全力无所保留,臣不如房玄龄;论文武双全,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论撰写诏书和奏报事务详明而公允,臣不如温彦博;论处理繁杂和紧急事务妥当而周到,臣不如戴胄;论能以谏争为己任,辅佐皇上成为尧舜一样的明君,臣不如魏徵。至于激浊扬清,疾恶好善,我和在座诸位比起来,也算是略有所长。”
这一刻,每个被点到名的人内心都给王珪点了个赞:高手!唐太宗也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这个“导师”,没选错。
这场“宰相点评”,不但载入了唐朝的历史,也成了王珪人生中的一段佳话。王珪把自己的姿态放低,用自己来衬托每一位宰相的优点,并且对每个人的评价都说在了点子上,完美凸显出了大家的长处。最后的本人自评,也是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愧是本届大唐宰相团人才测评唯一指定“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