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大学经济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举行

2020-11-25

经济科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术论坛学术研究博士生

2020 年12 月13 日,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经济科学》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北京大学经济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在线上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新冠疫情下的对策:政府与市场”。论坛由上午的开幕致辞、主旨演讲和下午的四场平行分论坛组成。来自海内外高校的近百名师生参与了本次论坛。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经济科学》主编董志勇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一直致力于推动开放性的研究和办学,对博士生的培养工作极为重视。博士生在思考怎样写论文、如何做研究之余,更需要学会怎么去思考。他建议博士生踏踏实实做学问,多读书、多读文献,把学术科研当成自己的兴趣。他衷心期待大家能通过不断的努力取得长足的发展,并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在主旨演讲环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名誉院长王能教授先是简要介绍了他与合作者发表于《金融研究评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尝试构建一个包含不可预测的环境因素和疫苗出现可能性的随机性疫情模型,将之纳入资产定价动态优化框架中,并与疫情数据相结合,量化疫情爆发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王老师还进一步就博士生学术研究生涯规划的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学术研究虽然有时不一定能立即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但学人们仍应该树立起对社会发展有所贡献的长期目标。对于博士生而言,在一开始的两年要注意学习经济学家理解和研究世界的方式,本着求实的态度学习知识;在第三年要逐渐地从一名知识学习者转变为一名知识生产者;在后续的阶段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学术素养和能力。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杨汝岱副教授就“如何开展一项经济学研究”的主题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建议。他认为博士生从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创造者的过程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转型过程,在瞄准短期目标的同时,一定要做好长期规划,努力做到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平衡。要注意多阅读文献,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要关注实际,扎根于现实经济问题,选题要有大视野。因此,在前两年需深入学习,不宜过早地开展研究和确定自己的方向,否则很容易陷入学术研究的“低水平陷阱”。此外,杨老师还就经济学研究及论文写作的相关问题作了详细阐述,建议即将开展自己第一项研究的博士生,选题立足点高、切入点小,以现实观察为基础,重视提炼理论价值,并注意经典与前沿的结合。好的科学研究者需要对自己研究的内容感兴趣,他衷心期待博士生们能够找到自己热爱的方向。

下午的平行分论坛分为四场,由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高校以及加拿大、英国等海外高校的14 位博士生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高明、石凡奇、莫家伟、王耀璟四位老师对宣讲的论文进行了点评。

北京大学经济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旨在促进海内外各经管院校博士生之间的学术交流,给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博士生提供一个展示和发表的平台,以更好地助力中国新经济学人的学术成长。虽然此次论坛以线上形式举办,但大家对于学术研究的热情跨越了空间的阻隔。感谢所有与会嘉宾、论文作者、观众与组委会工作人员的共同支持,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新经济学人的成长!

猜你喜欢

学术论坛学术研究博士生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院举办2020年禁毒与边疆治理学术论坛
关于征求2020年学术论坛主题意见的通知
“五四与中国话剧”高端学术论坛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2017生态文明国际学术论坛召开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永平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