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研究:回顾与展望

2020-11-25孙希幔

市场周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变性量表学者

孙希幔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5)

柏拉图曾有言:“人是寻求意义的动物。”在社会中寻找和实现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也涉及自我价值的感知与实现,尤其在第四和第五层次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其中第四层次尊重的需要分为自尊和他人尊重,当尊重需要得到满足时,人才能够体验到自己活着的价值。 第五层级自我实现的需要即是实现个人理想价值的需要。 从个体角度来讲,自我价值贯穿于人的生活和发展之中,自我价值感的缺失意味着个体的基本需求未能得到切实满足,这将直接影响人的健康与成长。

站在国家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的视角来看,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肩负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使命,只有建立起合宜的自我价值感,才能够自尊、自信、自强,勇挑时代重任。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环,积极正确的自我价值认知和确立是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的前提要素,它不仅关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时代精神面貌和社会发展基况。 厘清自我价值感的概念和理论,梳理研究进程,有助于把握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研究内容的分类,从而在整体上明确我国大学生自我价值感领域研究和探索的方向。

一、 概念界定与理论发展

人的价值可以分为自我价值、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中自我价值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认知和调节达到的一种自我满足。 国内外学界对于自我价值感的界定有很多,但内涵相对一致,其理论发展也应运而生。

(一)概念界定

有关自我价值感的概念,国内外诸多学者都给出了各自的界定。 西方学者罗森堡(Rosenberg,1965)将其定义为:“对自我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 库伯史密斯(Coopersmith,1967)认为自我价值感是指个人所做的和习惯于保持的对自己的评价,它表达了赞成或不赞成的态度,表明个体相信自己能干、重要、成功及有价值的程度。 该定义在前者的基础上强调了自我价值感具有程度浮动区间。 我国学者黄希庭和杨雄将自我价值感界定为: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认知和评价作为客体的自我(me)对社会主体(包括群体和他人)以及对作为主体的自我(I)的正向的自我情感体验。 它由总体自我价值感、一般自我价值感和特殊自我价值感三部分构成,是一个多维度(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多层次(总体、一般和特殊)的系统。 并认为持久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较为稳定的人格倾向。 也有学者认为自我价值感是指一个人对自身的一种感受,认为自己是重要并有价值的,因此接纳和喜欢自己。 尽管界定不一,但其内涵本质一致,皆是指个体自身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以及评价产生后的态度或感受。

提到自我价值感就不得不提自尊这一概念,学界关于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大致有两类看法,部分学者认为这两者之间存在差异,一般认为这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它们虽然都是自我评价的结果,但自尊具有相对稳定性,而自我价值感具有情境性和不稳定性,由此也引出了诸多学者对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的探究。 而国外许多研究并不对两者进行严格的区分,国内黄希庭等人也将这两者看成是内涵相一致的概念。 但有些人在使用时,一般将自尊看成是总体自我价值感,而自我价值感则特指领域自我价值感。 文章采用后者观点,不对两者进行严格区分,在此基础上展开梳理和探讨。

(二)理论发展

伴随着国内外学者逐渐深入对该领域的探讨,相关的理论应运而生,丰富了自我价值感的理论研究。 例如科温顿(Martin V.Covington)在1984 年提出的自我价值理论(selfworth theory),该理论立足于学生的自尊,依托成就动机理论,认为人天生就有维护自尊或自我价值的需要。 当个体的自我价值感受到威胁时,就会采取措施进行维护,学习同样有这种需要。 基于此,按照追求成功的趋向和避免失败的趋向,他将学生划分为四种类型:高趋高避型、高趋低避型、低趋高避型和低趋低避型。 此外,克罗克等人提出了自我价值定位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自我价值感的来源不同,且各来源情境中的事件对个体自我价值判断和体验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20 世纪90 年代初,我国学者金盛华提出了自我价值定向理论(self-worth orientation theory),认为个人自我价值体系对行为具有定向作用。 根据该理论,作为内部准备状态的态度和存在于外部的情境压力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制约了人们的行为。 并且环境通过改变个人的自我价值定向,进而影响行为。

二、 自我价值感研究的历史进程

“自我”是人格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是人格的核心要素,而自我价值感(self-worth 或self-esteem)是自我概念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因而是“自我”领域的研究热点,最早起源于19 世纪末的西方,自20 世纪80 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展开了对于自我价值感的本土化研究。

(一)西方研究起源与发展

西方学者早在19 世纪末便展开了对于自我、自我价值感的研究与探讨。 追溯历史,美国的人格心理学家詹姆斯(James,1890)是最早开始系统研究该问题的学者,他认为“自我”包括“物质自我” “社会自我” “精神自我” 和“纯粹自我”,并提出个体的自我价值感水平取决于其成就与抱负之比,用公式表示即为:自我价值感=成就/抱负。 此后有大量学者在自我价值感的概念、构成要素、形成机制等方面展开研究。 例如库伯史密斯(Coopersmith,1967)研究发现了自我价值感的构成要素,分别为重要性、能力、品德,及权力。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自我价值感与其他要素的关系,试图发现究竟有什么与学生的自我价值感息息相关。 20 世纪80 年代哈特(Harder)等人研究认为青少年自我价值感与学业能力、体育运动能力、社会认可、容貌外表以及行为举止这五个方面具有显著关系。 克罗克(Crocker)等人在21 世纪初提出自我价值定位理论,并指出美国大学生自我价值感来源于以下七个方面:外表、美德、竞争力、他人赞扬、家庭支持、学业能力和上帝之爱。 此后,陆续有学者展开对于自我价值感的理论探讨,以及影响因素等的研究。

(二)我国学界研究历程

相较于西方,我国学界对自我价值感的关注较晚,开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初。 我国学者早期在借鉴国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侧重于对自我价值感概念、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测量工具的探索等方面的探讨,其中尤以黄希庭等学者初期研究成果为典型代表。 进入21 世纪后,自我价值感研究领域逐渐被拓宽,研究深度不断加大,关于自我价值感的实证研究大量涌现,研究群体范围也不断扩大,相关关系和量表结构探索进一步优化和充实。 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还展开了对于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的探讨。 迄今为止,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类研究最为常见,成果丰富。

由于自我价值感是一个具有文化本土性的概念,我国不能单纯地沿用西方的概念与测量工具来解答具有自尊文化普遍性的命题和探讨中国人自我价值感的特点,因此我国学者在借鉴西方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适应本国国情的自我价值感模型,编制了信效度良好的测量工具。 通过梳理大学生群体的自我价值感研究,尝试对其内容进行归纳分类和讨论,为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指明方向。 总的来说,自20 世纪80 年代至今,学界主要在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因素、相关关系、权变性和量表结构探索等方面展开了丰富的探究。

三、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研究分类

除了对自我价值感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探讨,我国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研究类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大类:第一类是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因素研究;第二类是自我价值感与相关社会性因素的关系研究,这类研究最为普遍和常见;第三类是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将自我价值感推向更深入的探讨;第四类是自我价值感量表探索,国外相关量表众多,但在引入时需要考虑文化适切性。

(一)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因素

分析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因素能够帮助我们全面地了解自我价值感的生成与发展机制,这也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黑尔斯(Hales,1979)认为,自我价值感的形成有两个因素,分别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指个体的功用感,外部因素指的是他人赞扬。 覃义贵认为自我价值感主要受到声誉、权力、地位、他人的尊重、已有成就与成败经历、自身的身体状况、对自己能力与潜力的现实性评价,以及亲人与朋友对待自己的方式等影响。 具体来说主要有身体状况、家庭氛围、过去经验、学业成就以及人际环境的社会期望五类因素的影响。 胡军生的研究认为青少年自我价值感的主要来源领域包括人际行为、能力知识、家庭关系、家庭条件和体型外表五个领域。 宋增伟认为个人能力、家庭背景、经济因素、缺少平台和机会等是影响自我价值发挥的重要因素,其中个人能力是最主要的因素。 除以上提及的影响因素外,文化环境也是影响自我价值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其自我价值感的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也会有所差异。 例如周爱保等人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差异的研究中发现,不同民族大学生在自我价值感大部分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其影响因素也不同。 此外还有对于不同国家的学生自我价值感水平的比较分析等,这些都反映出文化环境作为影响因素之一,会深刻影响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水平。整体来说,虽然自我价值感具有哪些维度尚未形成统一看法,但国内外学者普遍赞同大学生自我价值感涉及学业、品德、个人能力、相貌或身体、他人评价、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

(二)自我价值感与相关社会性因素的关系研究

此类成果汗牛充栋,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具体可细分为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作为其他主变量的影响或组成因素研究,以及不同大学生群体的研究等。

1. 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

自我价值感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心理,同其他因素的关系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界研究的重心和热点,且在此方面有丰硕的研究成果,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与自我评价、人格特质、相貌特征、偶像崇拜行为等都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例如于海霞采用Rosenberg 自尊量表研究了在校大中学生自我价值感和自我评价的关系,结果发现人们会根据自我价值感进行带有主观倾向性的自我评价,整体自我感觉良好就会倾向于看自己哪方面都较好,相反则看自己哪方面都不太好,而不是非常不好。 魏俊彪等人发现大学生身体自我与自我价值感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身体自我的改变会影响其整体的心理构建。 且身体自我中与自我价值感关系最为紧密的是相貌特征,即个体对于自身身体的看法是自我价值感的一个重要来源。 李慧琳等人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偶像崇拜行为会提高人际、社会和总体自我价值感,相比没有偶像崇拜的大学生,有偶像崇拜的大学生具有明显更高的自我价值感。 事实上国外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也是数不胜数,例如最近Karni-Vizer 等人研究发现,受言语暴力影响的大学生自我外表评价是整体自我价值感最强的预测因子。 总体而言,探讨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身体、心理和环境等因素的相关关系,有助于预测其自我价值水平,调节身心健康状态,同时也揭示了自我价值感在大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2. 作为其他主变量的影响因素或组成因素的研究

不仅有自我价值感和其他因素的相关研究,还有一类是把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当作其他主变量的影响因素或组成因素之一进行研究,这类探讨也是不胜枚举。 例如谢晶把自我价值感当作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因素之一进行研究,从而发现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体为自身的交往活动设定什么样的目标、付出多大的努力、在面临困难时坚持多久以及遇到失败后的恢复能力。 此外,宋增伟在对当代大学生心态状况的质性研究中,将自我价值感作为大学生对自我发展的心态之一进行研究,并发现提升大学生的个人能力是提升自我价值感的重要途径。 国外也有诸多此类型的研究, 如Alessandro 等人在成年期抑郁症状保护因素的研究中发现,由自我价值感和安全依恋方式调节的自主相关自我是抑郁情绪状态的一个保护因素,可以控制社会期望。 在该研究中,自我价值感通过调节自主相关自我,进而影响抑郁情绪状态。

3. 不同大学生群体的自我价值感研究

第三类是研究不同大学生群体的自我价值感,例如师范生群体、不同专业大学生、海归学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不同肤色人种以及不同文化环境(民族、地区、国家)群体背景的学生等等。 例如潘晓蕾在对美院学生的自我价值感研究中,发现美院学生具有积极的自我正向情感体验,对自己基本持肯定态度,且优于全国水平。 顾海根研究了师范生群体的自我价值感,发现师范生自我价值感明显高于一般大学学生自我价值感,其水平与重点大学学生相仿,且文科师范生自我价值感水平明显高于理科师范生。 赵颖等人研究了我国高校海归人才的自我价值感,结果表明持有呼唤价值取向的高校海归人才具有更高的自我价值感,组织归属感越强则呼唤价值取向、知识创新对其自我价值感的促进作用就越大。 国外相关类型研究同样众多,例如Kim Sang Dol 采用实验对照法,并使用Rosenberg 自尊量表测量自我价值感得分,发现练习瑜伽运动的大学生自我价值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 大到国家社区,小到专业年级,大学生群体不同,自我价值感水平也会存在差异。 深入探究不同类型的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状况,对于人才分类培养有着巨大意义。

(三)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

由于自我价值感水平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特定情境的发生而产生变化,这便引出了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的概念。 在自我价值感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自我价值感权变性是该领域更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詹姆斯早在一个世纪之前就认为自尊具有两面性:长期稳定性和短期波动性。在长时间内人们的平均或典型自尊水平是稳定的,但在某一特殊情境下,自尊水平具有围绕平均水平波动的特点。 在其观点的基础上,克罗克提出了自我价值感的领域权变性构想,该理论构想认为个体的自我价值感是一个不稳定的心理成分。 所谓的自我价值感的领域权变性(contingencies of self-worth)是指个体的自我价值感受某一特定情境中所发生事件的影响程度。 他认为自我价值感权变性主要涉及美德、外表、竞争力、他人赞扬、家庭支持、学业能力和上帝之爱7个领域。 此后,不断有国内外学者对其权变性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

进入21 世纪后,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我国学者王磊编制的大学生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量表中,包括人际接纳、个人目标、道德原则三个分量表。 杨烨认为自我价值感权变性涉及6 个领域,分别是外表吸引、能力知识、行为风格、家庭父母、社会地位和国家民族,也编制了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量表。 也有学者编制了大学生人际自我价值感权变性量表,并进行施测得出研究现状。 此外也展开了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与心理健康等因素的关系研究。 总的来讲,自我价值感权变性指的是在各类情境发生的时候,个体自我价值感受影响或潜在受影响的程度。 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也会因受到人际交往、主观幸福感、人格特质、重要他人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四)自我价值感量表

自我价值感测量工具众多,国外的相关研究问卷主要有Rosenberg 的自尊量表(SES)、Janis 和 Field 编制的缺陷感量表(FIS)、Coopersmith 的自尊量表(CSE)、Shrauger 的个人评价量表(PEI),Helmreich 和Stapp 编制的得克萨斯社会行为问卷(TSBI)以及Franzoi 和Shieds 的身体自尊量表(BES)等。但不可忽视的是,自我观念存在相当大的中西差异,我们不能直接照搬国外相关问卷来研究中国人的自我价值感,因此有必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编制本土化的测量工具。

黄希庭等人在1998 年编制了青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这也是我国最早采用自编问卷对青年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进行调查研究。 2003 年该研究团队又将此量表修订扩展为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并成为我国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自我价值感量表。 该量表正文由总体自我价值感、一般自我价值感、特殊自我价值感三个分量表组成。 对特殊自我价值感的整合形成了一般自我价值感,而对一般自我价值感的整合又形成了总体自我价值感,从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胡军生等人基于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也编制了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将主要来源领域作为自我价值感所包含的维度。并认为,由于个体的具体行为和对自我总体态度的关系难以被准确考察,使得总体自我价值感的预测效应有限,故其更赞同在考察两者关系时,将研究基础定为领域自我价值感。杨烨编制了大学生领域自我价值感量表,该量表通过自我价值定位研究来确定自我价值感的主要来源领域。 他认为个体会根据来自他人的评价、通过评价和比较现在行为与发生的情境,以及进行社会比较来明确自身的能力和态度。 王磊在库克等人的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理论基础上编制的大学生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量表共有3 个分量表,分别测量基于道德原则、个人目标或人际接纳的自我价值感权变性。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相关量表,以上这些量表的编制都为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研究提供了信效度良好的测量工具。

四、 述评与展望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是大学生对于自身价值的体验和判断,对其身心健康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也是一面影射时代精神面貌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镜子。 梳理和总结自我价值感研究现状,并不断充实相关研究与实践,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帮助大学生树立伟大理想信念、促进大学生勇担时代使命都具有重要意义。

学界对于自我价值感与自尊的关系看法不一,近些年有关此问题的理论探讨也逐渐减少,然而这并未影响到自我价值感和自尊的后续研究。 此外,关于自我价值感的维度研究虽不少,但受到研究视角、群体类型差异、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尚未形成统一共识。 综合国内外学者观点,若用影响因素来划分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维度,那么其主要包括学业、品德、人际关系、外貌或身体等方面。

从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研究现状中,可以发现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类研究最为常见,尤其是近年来在该领域文献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且多为实证研究。 如探讨自我价值感与主观幸福感、自我评价、学习投入等因素的关系,以及作为中介或组成因素影响主变量,或是不同大学生群体类型的自我价值感差异等。 此类型的研究仍有较大的探索空间,深入挖掘自我价值感与其他因素的联系和差异将会不断拓宽本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是对自我价值感更深层次的探究,它揭示了自我价值感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维度的情境变化而波动的特征,一改往日将其作为稳定性的人格心理进行研究,因此是该领域的前沿之一,值得学界进一步深入探讨。

最后,尽管国内外有关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论述相对丰富,但是其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有待进一步跟进。 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生活之中是发挥其研究价值的重要步骤,例如根据大学生群体自我价值感的水平和影响因素,制定实施适用于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帮助各类学生提升自我价值感,充实大学生活。 根据研究结果制定切实方案指导并付诸实践,发挥学校、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力量,并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测量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水平波动,从而增强相关研究对于指导大学生成长的现实价值,真正帮助学生培养合宜的自我价值感。

猜你喜欢

变性量表学者
英语写作评分量表研究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征兵“惊艳”
学者介绍
“变男变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