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南区域品牌价值提升问题研究
——以苏州太仓市为例

2020-11-25宣春霞

市场周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太仓市太仓企业

宣春霞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太仓215411)

加快品牌经济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太仓市依据苏州《关于“十三五”期间建设品牌强市的实施意见》要求,将品牌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大力实施品牌强市战略,构建品牌发展工作机制,太仓城市的整体品牌效应日益显著,但同时也存在品牌企业不多、品牌价值偏低、等问题,品牌价值提升之路亟待破题。

一、 概况及特点

(一)品牌强市战略日益形成普遍共识

“十三五”是太仓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全市高水平建设品牌强市的攻坚期。 苏州市《关于“十三五”期间建设品牌强市的实施意见》出台后,太仓市政府随后相继出台了多个支撑性政策文件加以贯彻落实,《关于印发太仓市商标注册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太仓市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太仓市推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试行》《太仓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2020》等纷纷出台。 品牌强市战略中涉及的标准化战略、质量发展战略、商标名牌战略、专利申请保护、高新企业认定等诸多要素,以及与之相应的各项扶持性发展政策,逐渐催生和完善了品牌强市工作的内在联动机制。 政府关心、社会关切、企业关注的“三关叠加”,推动全市品牌发展“加快通关”,品牌经济发展初步形成良好的工作格局。

(二)品牌价值不断上涨

大力培育高知名度品牌,建立重点品牌企业培育库,加快推动由太仓产品向太仓品牌转变,增强“太仓制造”品牌影响力,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是太仓推进品牌强市战略的重中之重。 新增注册商标2928 件,截至2019 年底太仓全市累计有效注册商标量14480 件,中国驰名商标7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5 件。 一些高知名度商标企业,如“口水娃”“雅鹿”“Frognie Zila”等借助品牌优势通过实施商标许可、品牌连锁(直营店)和跨地区兼并等方式,加大品牌经营力度,提高品牌价值和市场占有率。 市场监管、银行信贷等机构联手,以“商标质权押贷款”等方式支持商标品牌企业通过商标价值评估、商标转让、商标参股,实现品牌市场价值。在第四个中国品牌日之际,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联合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等单位联合发布“2020 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 在第八组“纺织服装鞋帽”类太仓有2 家企业入榜,分别是“雅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申久化纤有限公司”,品牌总价值达40.5 亿元。

(三)品牌的科技含量稳步提升

连续两年位列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第二位,太仓高新区获评江苏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2.81%,较2018 年底提升0.3 个百分点。 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360 亿元,增长3.5%,高新产业、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分别达48%、56.3%。 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7 家,同比增长212.5%,新增苏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7 家,申报成功率达100%。 净增高新技术企业85 家,总数达434 家。 全年新增各类省级研发机构23 个,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50.8%。 新增省级以上科创载体5 个。 严格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创新政策,有504 家企业享受科技税收政策减税8.64 亿元,同比增长23.78%。 获批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 项,省重点项目5 项。6 家企业获得省级、苏州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5 项产品获苏州市级工业设计产品金奖、铜奖。 第二届“创赢太仓”全球创业大赛等成功举办。 CNAS 认证企业实验室24 家,CMA 认证单位31 家,检验检测能力有效增强,检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逐步走出“中德合作”的太仓品牌之路

目前太仓集聚324 家德资企业,成为知名的“中国德企之乡”。 2008 年11 月国家商务部和德国经济部授予太仓中国唯一的“中德企业合作基地”。 2019 年太仓德国创新中心在法兰克福揭牌,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太仓市政府、德国创业协会、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ITTN)国际委员会四方明确共建“中德(太仓)创新合作城市”。 成立了全国首家德资企业专业技术联合评审委员会,太仓德资企业首次参与苏州市市长质量奖评审。 目前在太德企已初步形成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总投资超50 亿美元,年工业产值超500 亿元,亩均产值、利润、税收分别达1400 万元、150万元和110 万元,集聚了克恩-里伯斯等48 家世界“隐形冠军”。 与此同时,太仓以创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为契机积极推进中德合作领域的标准化建设。 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了全国数字化车间可靠性通用要求标准化工作组,成为苏州市首家承担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的德企。 太仓设立了15 个德国双元制模式的平台项目,构建了“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多层次有序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国内最大的“德国职业资格”考试和培训基地。 2019年举办首届中德创新城市合作论坛暨第十二届太仓日、中德双元制教育创新发展论坛;2020 年5 月中德标准化合作交流大会在太仓召开,发布了全国首个中德在职业教育领域合作的标准化成果——《双元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南》。

(五)品牌联合保护机制初步形成

嘉昆太三地签署《共同打造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市场监管合作方案》。 将三地声誉较高、信用较好、易受侵权的商标作为重点商标纳入《嘉昆太三地重点商标保护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定期共同开展保护《名录》中商标的专项执法行动,通过案件移送电子化、多点执法同步化、追根溯源深入化等机制,形成三区联动的协作机制,逐步形成对假冒侵权商标生产、流通、销售的全链条联合打击。 强化重点保护和宣传推广,提高《名录》中商标在三地的知名度,共同为权利人开展侵权投诉、商标鉴定、中国驰名商标申请认定指导,提供便利条件。 三地还进一步加强“上海品牌”认证工作,将“上海品牌”推向嘉昆太区域,三地共同培育、孵化,共同打造代表中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高端品牌。

二、 问题分析

(一)政府层面支撑品牌价值成长的合力有待形成

苏州市发布了《关于“十三五”期间建设品牌强市的实施意见》,太仓市并未出台本市的实施意见,而是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性文件。 这些文件虽然从不同角度对全市品牌发展做出政策性支撑,但内容比较分散不成体系,且不同部门出台的扶持政策之间缺乏呼应。 同时受本轮政府机构改革因素影响,品牌发展涉及的商标、专利、高新企业认定、质量奖及体系认定、标准战略等核心内容的所属职能部门,大多经历了机构整合、职能划转,部门尚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协作机制。 如太仓本轮机构改革后设立的市场监管部门,经历的是“五局合一、八局事权合并”,质量、标准、商标专利等分属不同的内部科室,不同的科室对应苏州不同的业务处室,有不同的工作标准和要求,科室之间的协作还需要在“品牌强市”这一总的框架下作进一步的工作磨合。

(二)知名品牌企业有待进一步培育

相较于常熟等周边县市,太仓的知名品牌企业特别是本土知名的品牌企业很少。 如 “2020 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中常熟入选企业有3 家,品牌总价值达373.9 亿元,品牌价值是太仓入选企业品牌的9 倍多。 太仓现有的7 家中国驰名商标企业,其品牌的认定均在“十三五”开启之前,近几年几乎未新增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品牌。 一些在业内有影响力的企业品牌,其品牌拥有方基本都为外资企业或外地企业,如太仓汽配精密加工领域的48 家世界“隐形冠军”均为德国企业品牌。

(三)尚未形成具有行业影响的产业集群品牌

如太仓璜泾镇曾以化纤加弹著称,年产涤纶加弹丝超126 万吨,享有“中国化纤加弹名镇”盛誉,荣获“中国产业集群经济示范镇”等称号,其“璜泾加弹”是太仓首件省著名集体商标。 但在实际运营中,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行业龙头型企业,或者龙头企业未发挥“龙头”作用,随着化纤整体产业发展的波动性,“璜泾加弹”集体商标也并未充分发挥区域品牌的识别度和市场推广作用。 除此之外,沙溪轻纺、双凤医药、港区物流化工等领域,也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品牌。

(四)推动品牌发展的专业机构缺乏

目前,活跃在太仓的知识产权领域的第三方专业机构,总体数量偏少,且层级较低,有些只是“办事处”“联络站”,甚至不具备独立、合法的服务主体资格。 同时,在代理机构的服务范围领域,还是以商标、专利两类传统的代理申报服务为主,而企业在标准制定、质量认证、高新企业认定、国际贸易纠纷等领域,却较难得到专业第三方机构的高质量服务。

三、 对策建议

(一)推进企业品牌成长计划,充分发挥企业在品牌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品牌发展的主体。 质量、创新、信用、文化等是企业自主品牌成长的基本条件。 从企业层面来说,推动品牌发展需要创建品牌质量标准,打造优质品牌产品;需要注重创新,提高自主品牌的科技、文化含量和价值水平,利用创新引导需求,推动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培养消费者品牌忠诚度;需要注重人才和团队建设,重视商标注册、管理体系建设、广告宣传,传承、创新品牌文化。

(二)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构建品牌发展的良好外部生态

基于太仓品牌经济面临的问题,政府层面重点需要抓住“三个重点”:一是重点出台太仓推进“十四五”品牌强市战略“一号文件”。 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改革再出发”,从品牌培育、发展、保护、宣传等领域,全方位、立体化创新构建新时期品牌发展的新路径,向企业、社会发出政府高度重视品牌发展的强烈信号;二是重点推进标准战略、质量战略、科技创新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把标准、质量、高新企业发展情况列入“高质量发展考核”的指标,以考核为导向,推动属地政府加强对当地企业的引导服务。 以高质量发展考核为总框架,政府统一出台含商标、专利、质量奖、高新等的综合奖励政策,引导企业确立“品牌发展、注册先行”理念,支持市场主体将商标注册工作作为企业开拓市场的先导,建立重点品牌企业培育库,增强“太仓制造”品牌影响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高知名商标企业借助品牌优势加大品牌经营力度,加快产业集群从产品经营、资产经营向品牌经营升级,提升优势产业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是要重点构建品牌发展的保护机制。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双随机”信用监管水平,完善商标权保护机制,严厉打击商标侵权行为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 优化品牌发展环境,搭建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立企业诚信评估机制。 拓展嘉昆太品牌发展和保护工作,严厉打击各类侵权违法行为,在嘉昆太三地市场监管协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与三地公安、海关、检察院和法院的协作机制,为品牌建设保驾护航。

(三)创新品牌培育机制,积极引入品牌建设领域的第三方专业机构

以专业精神构建品牌培育发展机制,离不开专业性第三方机构积极参与。 这些机构可凭借自身法律、经济、文化领域的专业优势和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在品牌发展进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比如提供质量认证评价、品牌创立创新、高新企业认定、品牌宣传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性支撑,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的第三方专业机构,为太仓品牌的创立发展做好指引、法律纠纷做好维权。 对商标国际注册、专利申请代理等鼓励外包服务,引导提升服务的品质,为企业做好品牌培育、发展的长远规划。

(四)实施“品牌安家工程”,把包括德国品牌在内的优质外资品牌改造成“太仓品牌”

目前,太仓正以创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为契机积极推进中德合作领域的标准化建设。 如何把“德国制造”变为“太仓制造”,把德国品牌变为太仓品牌,这是太仓品牌发展在“十四五”期间的重大课题。 “小而精”“小而优”“小而特”,这是324 家德资企业特别是克恩-里伯斯等48 家世界“隐形冠军”精密加工制造企业的共性特点,符合太仓“精致和谐”的城市文化定位。 一方面,要面向德资企业定向出台总部经济优惠政策,鼓励在太德资企业“立足太仓”,实行研发、制造、市场三点一线,鼓励德资企业在中国申请驰名商标认定、申请专利技术,以及申请苏州市质量奖;另一方面,要引导本土企业加强与德资企业的配套与合作,鼓励支持中小企业专注细分市场,培育鼓励企业积极创牌。 要建立重点品牌企业孵化器,实现对重点品牌企业的精准服务;依托“中德(太仓)创新合作城市”项目,开展“太仓制造”品牌认证和国际互认,让具备中德合作基因的“太仓制造”在国际上发挥品牌影响力。

猜你喜欢

太仓市太仓企业
安策阀门(太仓)有限公司
企业
企业
企业
“我为太仓写首诗”全国现代诗创作大赛获奖名单
海外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基地——太仓市生物医药产业园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吹笛记
我的第二故乡
用一座太仓替你还债(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