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小学管理工作中的德育安全教育问题
2020-11-25缪步华
缪步华
(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鳌阳小学,福建宁德 352000)
引言
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一直注重提升学校和学生管理工作质量,旨在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德育和安全管理是小学教育管理的重点,在促进学生更好学习和发展、提高小学生安全规范意识等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小学管理实践中进行德育安全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和缺陷。因此,深入分析德育安全教育问题在小学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对策,对全面促进小学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积极的理论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小学管理工作中德育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有效性,不符合小学管理工作要求
在小学教育管理实践中,教育形式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年龄特点的问题普遍存在。也就是说,在进行德育安全教育时,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以提高学生德育安全教育认知,使学生逐渐形成一定的德育能力和安全意识,这样教师后续的教学才会更加顺利地开展[1]。然而,教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年龄特点并不关注,也没有运用适合学生的教育形式,导致德育安全教育没有真正发挥实质作用,有时小学生甚至都不理解教师所讲解的相关知识。这不仅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会对后续的德育安全教育造成较大影响,从而导致德育安全教育缺乏有效性,不符合小学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内容陈旧,无法适应时代发展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当前的小学教育和管理形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小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也存在诸多差异。因此,在小学管理实践中,教师也应根据时代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教育管理形式,更新教育管理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小学教育发展,提高小学管理的实效性,促进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但从当前小学管理情况来看,德育安全教育工作似乎并未达到这样的要求[2]。
笔者所在的寿宁县鳌阳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是无产阶级革命家范式仁的母校。凭着厚实的教育文化底蕴,在中国教育改革蓬勃发展的今天,鳌阳小学也迎来了新的契机,但教师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制约着德育工作的有效发展。从思想层面来讲,教师已经意识到德育安全教育工作对小学管理的重要意义,也在工作中积极采取相应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但体现到具体的教育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年龄偏大,教学观念、教育思想相对陈旧,德育安全教育认知不足,小学生的德育水平和安全防范意识滞后于时代发展。这大大影响了德育安全教育的整体质量,对小学生安全意识的形成也产生了较大的不良影响。
(三)形式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各方的协调作用
在传统的小学管理工作中,德育安全教育问题的承担主体是学校。因此,学校积极开展相应的教育工作,使其他教育主体的作用被忽视。也就是说,在小学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家长和社会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尤其是在德育安全教育方面,家长和社会的责任更加关键。在实际的小学管理工作中,家长和社会在学生德育安全教育中根本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也没有形成教育合力,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德育安全教育的质量[3]。除此之外,即使家长和社会在德育安全教育中发挥了作用,但在相关问题上,学校、家长和社会并未真正形成有效的共识。正是因为各方对德育安全教育的认识存在不同,小学管理工作中德育安全教育内容才会不一,才会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从而给小学德育造成一定的困扰。
二、小学管理工作中提高德育安全教育质量的有效对策
(一)积极转变德育观念,提高德育实效性
德育安全教育不是为了提升考试分数,而是通过良好的德育安全教育工作,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学会做人的基本道理,培养一定的安全意识。在学校以往的德育安全教育工作中,小学教师受传统德育安全教育观念的深刻影响,工作方式单一,导致学生接触的知识面过于狭隘,不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抑制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4]。为了适应当前小学德育安全教育工作需求,教师应积极转变德育安全教育形式,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德育知识和安全常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综合能力,从而为德育安全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
鉴于我校教师老龄化的问题,我们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方式。在德育安全教育工作中,我们积极进行德育安全教育工作方式和工作理念的改革,优化德育安全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制订科学合理的德育安全教育工作方案和教育目标,将学生作为主要的教育工作对象,把积极践行立德树人的德育工作观念深入至每位教师的心中,将德育安全教育工作贯穿小学管理全过程,促进德育安全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为了强化小学德育安全教育的实效性,我们除了在课堂上积极开展德育安全教育工作外,还积极践行生活教育理论,将德育安全教育工作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这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德育素质,也促进了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二)强化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安全教育工作
德育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因此,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积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年龄特点及生理特点,了解当前教育发展趋势,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安全教育,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德育安全教育的盲目性、低效性,进而提高整体教育质量。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教师应积极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同时,还可积极借鉴其他学校的相关教育经验。在借鉴经验时,教师不能一味地模仿或者照抄,而是应该结合自身实际管理情况适当变通和优化,以解决小学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德育安全教育问题。
(三)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综合能力
在小学管理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德育安全教育能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点燃学生求学上进的热情,减少学生的叛逆心理,让学生更加自觉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逐渐形成一定的安全意识。学生终有一天要走上社会工作岗位,因此,德育安全教育甚至比知识教育的影响更为深远。教师应不断加强学生的德育安全教育,不断放大学生内心的正能量,使学生真正具有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安全教育是小学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工作。教师应不断优化德育安全教育形式,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和成长特点,积极更新德育安全教育观念,让德育安全教育合乎时代的要求,促进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