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统编教材 培养学生复述能力

2020-11-25沈丽娟

名师在线 2020年14期
关键词:文本课文教材

沈丽娟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实验小学,福建浦城 353400)

引言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追求灵动、丰富、立体、色彩。教师在具体执教设计时,要对文本内容展开细致分析,以便确定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复述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方式,但学生复述基础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充分依托教材,为学生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启迪,让学生顺利进入复述环节,在具体复述体验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

一、借助情节梳理构建复述提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设计复述学习任务。而带有故事性特征的文本内容,最适合用来做复述训练。学生大多对复述存在恐惧感,因为复述要求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对一些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为确保学生复述能够顺利进行,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性阅读,归纳文本主要情节,然后指导学生建立复述提纲,这样才能确保复述能顺利展开。复述提纲可以用一些字词或者简短的句子来建构,也可设计成思维导图。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学习行为。面对同一阅读文本,学生会给出不同的阅读见解,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在文本情节梳理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为学生顺利展开复述奠定基础。例如,在教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将相和》时,由于这篇课文由三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教师在阅读环节可要求学生任选一个小故事,先进行情节梳理性阅读,列出基本情节示意图,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开始进行梳理性阅读。此时,教师要融入学生群体,对学生进行具体引导,让他们建立实用性的复述提纲。在复述环节,教师可让学生利用提纲展开具体讲述,以保证大多数的学生能顺利完成任务。

教师为学生布置梳理性阅读任务后,应展开贴近指导,并让他们建立复述提纲,从而为复述做好充分准备。学生复述学力基础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具体引导时需要有针对性。学生有了复述提纲,他们讲述时很少会出现忘词的现象,复述能力也有所提升。

二、运用课文插图设计复述提示

统编教材中,课文插图信息极为丰富,很多课文会呈现多幅插图,这无疑是重要的学习资源[1]。在复述课文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对插图进行细致的观察,参照课文插图讲述文本内容,能够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复述思路。小学生对直观图片有特殊情结,借助图片展开思维联想,可以获得更多的思维启迪。教师不妨利用多媒体展示多幅插图,让学生在脱离课文的基础上展开复述训练,这对学生来说有更高的价值。

例如,《猎人海力布》是一篇民间故事,带有传奇色彩。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可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文本插图。这个单元的阅读提示中有一幅插图,文本中有两幅剪纸性插图,学生在具体观察时,能够整体把握插图的主要特征。这时教师可让学生结合插图阅读文本内容,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插图信息。这些插图是通过网络收集到的素材,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直观的观察、学习机会。为配合学生复述,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采用动画跟进的形式,为学生展示相关的插图信息,给学生复述带来更多的直接启迪。

教师为学生做引导,让学生整合教材中的插图信息及文本内容,展开内化性学习,然后提供丰富的图片信息,其目的是让学生对故事有更加直观的感知,为其复述提供有效的支持。插图带有立体感,是对故事内容进行的灵动展示,教师以此为教学启发点,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巧借关键词句厘清复述路线

文本构建有鲜明的线索、主题、文眼、关键词等要素。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对这些因素展开刻意梳理与筛选,常常能够为学生的阅读带来思维的整合和规划,从而为复述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教材中的很多文本有阅读提示、课后训练设计、相关材料展示等部分,这些内容都可为学生深度阅读提供帮助,也可为复述提纲设置给予支持。教师不妨给学生以更明晰的提醒,跟学生一起研究复述路线,这对学生极为有利。

学生对民间传说的关注度更高,因为这些故事不仅有传奇色彩,还带有幻想特征。在复述这些故事时,教师不仅要借助插图来帮助学生,还需要利用关键词来设计复述提纲,这样才能确保复述的顺利推进[2]。

例如,在学习《牛郎织女(二)》时,学生对故事的前因后果都有阅读感知,但在复述操作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不能讲述出一些细节,不能深入解析故事哲理。为此,教师可先与学生一起阅读文本内容,对故事进行整合性阅读分析,之后让学生自行归纳一些关键词,如“男耕女织”“王母娘娘”“天河”“鹊桥”等。教师让学生借助这些关键词语进行复述操作,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提示和启迪。

教师能引导学生展开整合性阅读,并归纳出一些关键词句,为复述带来更多的提醒,从而确保复述顺利展开。关键词句没有固定限制,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自由整合,只要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都是可取的。让学生自行归纳关键词,是最重要的教学设计。

四、活用角色表演强化复述体验

文本大多有故事情节,也有一些典型人物,教师不妨从角色演绎角度来展开教学引导,让学生自由参加课堂演绎活动,体会文本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在演绎基础上展开课文复述,他们会自然进入核心,深入解读文本内涵。为学生布设课本剧创编演绎任务,是阅读教学最常见的教法。教师要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演绎机会,增加覆盖面,为其带来更强烈的演绎体验。

学生对课堂演绎活动有特殊的参与兴趣,对此,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设计,为课堂教学注入丰富的内驱动力。例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课本剧创编演绎任务: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行创编课本剧,并在小组内表演。学生在接受这一任务后,很快进入了准备环节,他们先做好角色分工,然后对人物角色进行讨论研究,以此归纳人物性格特点,为人物设计台词。彩排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学习小组,为学生做对应的指导[3]。在学生有了演绎体验后,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复述课文的任务。这时学生都能顺利进入复述环节,复述效果特别显著。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演绎活动,让学生在演绎过程中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对文本故事情节有深入的了解,对人物个性也有更深刻的把握,为复述课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复述课文时,学生都能有更好的表现,这说明课堂演绎为复述带来了更多助力、支持,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形成了学科综合能力。

结语

复述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形式,对此,教师要吃透教材,以教材特点为依托,为学生规划清晰的操作路线。教材有丰富情节、个性插图、关键词句和鲜活角色,这都是复述可以参考的要素。教师以此作为教学引导,可让学生学会设置复述提纲,建立复述路线,在不断的探索体验中发展学科能力。

猜你喜欢

文本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