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0-11-25王丽娜

读与写 2020年33期
关键词:互联网+微课课文

王丽娜

(吉林省梨树县万发镇中心小学校 吉林 梨树 136500)

朗读教学能够让语文的学习变得有声有色,是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语文的教学水平。在朗读过程中需要学生动嘴、动脑再结合眼睛进行朗读,能够提高学生的心智,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丰富。朗读不是照着课文念一遍就好,是需要投入情感,让自己的声调以及音准得到正确的发音,朗读时的语速以及节奏又或者是停顿都需要表现出来,这样才能让课文的朗读变得有情感,有意境。因此,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应该结合“互联网+”进行朗读教学,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1]。

1.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不注重朗读教学。其实朗读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比较重视语文的考试成绩,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比较在意,会有些忽略朗读教学。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也就简单的进行阅读课文就好,不会更深的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老师不注重朗读教学,也自然就不会对学生要求朗读的目的和方法。所以学生没有受到专业的朗读教育,也就没有朗读的良好方式。

1.2 朗读过于表面化。朗读不是为了单纯的读一遍就好,哪怕你再投入感情,读的有情感,没有对文章的理解加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既然要开展朗读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提高对文章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对文章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文章熟悉感。当前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朗读就只是为了朗读,没有任何深刻含义,都是表面化的内容,学生对朗读也没有太大的热情。

1.3 学生没有朗读兴趣。针对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语文的朗读教学并不感兴趣,对朗读也没有兴趣。但是小学生毕竟是小学生,老师应该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对学生多夸奖和表扬。而不是在学生朗读完后没有任何评价,这让学生感觉不到朗读的意义,感觉不到朗读带来的快乐,进而对朗读没有兴趣。因此,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多表扬学生、激励学生进行朗读[2]。

2.“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

2.1 利用微课进行预习,让学生上台朗诵。在“互联网+”背景下,呈现了不同的教学课时,微课十分钟的课时依旧能够达到以往40分钟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老师要结合微课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让学生的注意力得到维持和提高,在网络环境下主动积极的进入学习。例如,在语文五年级《将相和》这一课中,讲的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老师要让学生在微课下对文章进行认识,然后跟着微课进行朗读。要让学生在课下跟从微课进行预习,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和朗读能力,通过课下的朗读和联系在上课前随机抽取学生上台朗读。要让学生有表现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朗读教学,注重学生的朗读教学。

2.2 丰富想象力进行深层次有情感的朗读。朗读不是光读就好,是要通过情感的依托去深度了解课文,要让朗读更加深层次的进行。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要结合多媒体让学生深度了解课文,给学生展示课文的情景,置身其中去学习、去朗读。例如,在五年级《牛郎织女》中,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动画版的牛郎织女,要让学生为牛郎和织女的感情所震撼。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的结合来让学生身临其境一般去学习。借此来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丰富,进而更好的开展朗读练习。学生在视频的播放下能够更好地进行朗读,从中去了解课文的实际内容和情感,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和学习。

2.3 举办朗读大会,丰富学生的朗读形式。老师要举办朗读大会,期间要用各种设备将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这是一种很好的念想。比如,利用自习课开展朗读大会,朗读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要提前给学生准备的时间以及置办好奖状和礼物。自愿参加也好,老师推荐也好,要尽可能的让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让活动的开展更加有效。在学生朗读完毕后要以热烈的掌声欢送。举行完活动后,将所录制的视频剪辑好发到家长群里,要让家长以孩子为荣。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奖评制度,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受到鼓舞,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3]。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对于小学语文和学生来说都是十分有必要的。老师应该结合互联网进行更好的朗读教学,要以朗读的形式丰富学生的思维和情感,让小学语文的教学更加有效,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喜欢朗读、热爱朗读,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要多表扬学生,给学生自信和鼓励,促进朗读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互联网+微课课文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背课文的小偷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