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古典诗词写绘学习中诗画转换的实践研究
2020-11-25倪纪
倪 纪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双语实验学校 江苏 泗阳 223700)
诗词绘画的配合教学是小学美术与小学语文学科之间的一种跨学科合作,这种教学不仅丰富了美术的创作路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于诗词内容的理解。尽管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会受到一些主观问题的困扰,但是在良好的教学形式之下,教师依旧能够基于学生当前的学习进程,组织更加适合的学习方式。对于我们今天的教学来说,最重要的任务是打破学生的认知局限,拓宽学生的认知范畴,帮助学生理解绘画和诗词之间的共通性。
1.绘画与诗词配合教学的实践价值
1.1 加深对诗词的理解。一直以来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都是一个难点,这是由于诗词本身就具有言语上的蕴界性,很多的主题和象征都藏在诗词短小精悍的语言表达当中,这是一种古人对于情感和观点的高度浓缩,因此,在理解上必然会具有一定的困难。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积累尚浅,生活经验不足,因此想去理解诗词当中所指的具体内容,必然会具有一定的困难。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教学就走到了绝境,事实上在古代,很多的艺术家也会通过绘画的方式,将诗词当中所描绘的场景和意境更加具体的表现出来。因此在今天的教学当中,如果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用更加具象化的方式展现出诗词中描绘的内容,加深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
1.2 对绘画创作题材的拓展。在小学美术的教学当中,我们教授学生绘画技巧,最困难的一个问题就是,往往会在学生绘画的题材上陷入局限。在过往的教学经验当中,我们一般是让学生去描绘自己生活经验中存在的客观事物,比如自己熟悉的人,或者自己喜欢的景物等等。但是这些题材毕竟有限,它受到了学生生活经验的限制,同时作为一种美育教育,绘画上的意境,以及审美对象,也会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自身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限制。而结合诗词的教学,我们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理解到更加深入的审美层次,从而在绘画过程当中,拥有更多的题材进行表达,在创作绘画的过程当中,描绘出更多具体的,具有深层含义的内容。
2.教学当中的诗词与绘画转换策略
2.1 利用绘画场景转换学生的语言经验。在小学诗词教学当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很多诗词的内容,在语言上与今天的日常用语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学生往往会不知道诗词当中在写什么,或者明明感受到了诗词当中所表达的情绪,但是就是不知道如何用自己的语言将这种情绪和观点解释清楚。比如在小学中,我们所学到的一首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我们想要逐字的让学生理解,这几个字在写什么很容易可是这一句开篇的话,点出了怎样的意境,却很难具体的解释清楚。然而如果能够结合绘画场景的转换,我们就能够让学生拥有了另一种表达的方式。
具体来说,这句话中所展示的是一种对于江南风光的无限怀念之情,这是作者离开江南之后,对江南过去的印象进行的表达。那么这种时移世易的感叹,以及对于江南风光的无限热爱的情感,在绘画当中,可以有更巧妙的表达。比如说,学生可以在画面当中描绘出杨柳岸边,和风拂絮,但是将整个画面涂上淡黄色的基调,这使得整个江南水乡的如画风景,沉入了一种回忆的色调当中,这就很好的表达了风景旧曾谙的这种情绪。
2.2 通过绘画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学生对于美的追求是天生的,但是对于美的鉴赏和感受能力却是要经过后天的培养才能够训练出来的。可以说通过诗词和绘画内容的相互转换,学生能够更好的将自己心中理解的诗词内容表达出来,但是同时学生也要能够在自己的画面当中更加深入的去深化自己对于诗词的理解。
举例来说,还以上文中所提到的忆江南这首词为例,词中有内容写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么日出江花红胜火这样的景象究竟如何呢?学生在初次描绘当中可能会在画面当中描绘出,一轮在水面初升的红日。但是这种场景完全达不到红胜火的效果。学生在描绘出这幅画作以后,再对自己所描绘的结果进行审视,将会逐渐发现自己理解上的不足,从而继续改进自己的画作,而在改进画作的过程当中,也正是学生加深自己对于诗词鉴赏能力的过程。
综上所述,在今天以绘画来表现诗词,是我们在诗词教学中的一项创新教学策略。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遵循了我国古典文化一直以来的艺术规律,另一方面也打通了学生关于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之间的界限。使用这样的教学转换方式,我们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