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文凭借力,关注学生言语成长

2020-11-25李星煜

读与写 2020年6期
关键词:习作题目作文

李星煜

(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小学龙江校区 福建 福安 355000)

提到习作教学,学生“难”写,教师“难”教,似乎成为一道壁垒。而对家长来说,要赢在起跑线除了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一些育人的方法,这也为“难”以形成良好习作沟通氛围设置了障碍。习作教学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老话“习作要走进生活,贴近生活”无形中困扰着大家,实难落地生根。如何扎实地让孩子喜欢作文?大家的意见是统一的,即从生活入手。但如何与生活零距离接触,打破教学局限,让学生在创意十足、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爱上作文、善于表达,正所谓教无定法,各有其法,笔者在习作教学中也进行多方面尝试。

1.习作题目借童言趣语之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思维是语言的灵魂,习作的最终落脚处是孩子,孩子们用上自己喜欢的语言表达心中所想、述说心中所愿是一种纯洁的智慧,更是动人的乐听。对于作文也是这样,很多题目他们已见得多,司空见惯了,自然提不起兴趣。据此,如果习作中将题目进行精心“包装”上市,一定会让人会心一笑,小作者自己也会获益不少,必竟每一位孩子都是好奇的发现者、探索者、实施者,每一样有趣的东西都能引起他们情感世界中的共鸣。因此如果在拟题时多引用或借用名言、俗语、成语、歇后语,也可利用歌词、书名改写、新闻话题、时尚用词等作为题目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孩子们所熟悉的《我的同桌》更改为《我是“砖头”我怕谁》,《爸爸的故事》更改为《“铁人”三项》,《胖姐姐》题名改为《将“减肥”进行到底》等。调整后的题目看点明显增多,趣味渐浓,大大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在出题时,我们还应尽量避免不经修饰地直接用地名、人名、物名、事件等做题目,如《我们的校园》见面度高,这样的题目习以而不为然,但“校园”是怎样?最具特色的是什么?此时添加上一个点睛的形容词——“不倒翁”,转身变成《校园“不倒翁”》,立刻让习作彰显出一半靓色。试想将平时阅读教学中的“补白”艺术放置于拟题上,题目也就蕴含着孩子们对行文内容深层的构架。当然在习作中教师的引领作用十分重要,搭建适合辅助性帮助,在示范对比中寻求拟题的“最佳路径”,特别针对自主命题习作,简介情节内容,开展“戴帽子”游戏,从中择选出受欢迎的几大题目,习作能力就是在不断地训练中激活学生思维,整合并重组旧有知识,从而获得提升。

“好题文一半”,巧写题目,让孩子更乐于参与习作互动活动中,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习作内容借吐故纳新之力

内容的创新往往会带来产业的变革,激发起设计者无限的才情,更加自信地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在习作教学中也是如此。在小学阶段,孩子们主要以写记叙文为主,教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多运用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写作方法,但孩子们听之无味,食之如鸡肋,弃之又可惜,言语能力不升反降,试想框框条条摆在孩子们面前,哪个喜欢?他们呼唤新颖的习作对话内容,需要意象的统整。

吐单纯活动之“故”,纳写作训练点之“新”。在教学中笔者不时引导孩子们做足写前功课,尝试着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开展包括“课堂寻‘宝’”“手制绘本”“独臂穿衣”“纸牌拔河”“心有灵犀”等,活动的开展有意让孩子们做足多元准备,通过慢动作呈现、情景倒带、艺术化剪辑、课堂“蒙太奇”等,做到活动指向性明确到位,观察点清晰明朗,交流点个性生动,训练点到位自然。

吐师生互动之“故”,纳思维碰撞点之“新”。以往的课堂交流,更多倾向于师问生答,单一无趣。习作是一种技能,技能的形成主要依靠训练,让孩子们愿意说,让孩子们有话说,让孩子们能说好应成为切实提高习作能力的增长极。由此我在课堂中不时与孩子们一同互动,共同作文,即老师说一段或一句,邀请几位孩子即兴地接力口头作文或笔头习作,适时点评,汇总意见后再继续下半部分内容。刚开始孩子们也许只能模仿着,或者说写一句,但不断参与的不仅有倾听,还有互动点评,归纳写作知识点,继而巩固后孩子们带上的不当是技法,更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训练摒弃了孤立,达到拥有充分表达的自信。

吐欲言又止之“故”,纳习作共同体之“新”。取生活之源水,灌灵动课堂。习作最重要的是写什么?解决了这个,在作文路上就成功一大半。这一源泉从何而来?教师应“巧设名目”“暗渡陈仓”,课堂上必要时故意说错话,或者写错字,引发孩子们“议论纷纷”;或者角色变化,赢取孩子们换位体验;或者与生活情节碰撞,采用反串、童话剧、穿越剧等手法让习作内容更宽泛,有内容可写的前提一定是让学生即时产生感受,有了情感铺垫作为基础,学生自然“爱上层楼”,不再“为赋新词强说愁”,也为写出富有个性色彩的作文打好基础。

3.写作形式借变化多端之力

形式决定着思路,影响着出路。首先作文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它的实用性更强些,作为教师不能仅仅将习作简单地禁锢在一件事情上,而应更多的发挥习作沟通的作用,对固有的文字配上图,色彩更丰富,搭上介绍,说明更清楚,秒变为绘本。除此之外,还可让孩子们参与创编班刊活动中,教师对入选的习作发以刊选通知书,也可有意识地让孩子们分组接力编写故事或轮流写一篇日记,在激发兴趣爱好的同时培养孩子们的认真严谨的态度。多变的形式让孩子们拥有更多自主权,率性纯真地多“飞”一会儿,这既是一种玩,也是一种学,达成学以致用效果。

4.习作评价借对比赏评之力

在“习作赏评”中,张祖庆老师就不止一次强调“欣赏”在儿童习作中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特别要求要将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写作的兴趣和自信的培养上。而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就是一种内驱力,来源于写作所产生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特别需要老师花大力气去“赏”。老师的“赏”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动机,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从而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换个角度说,“赏”才是小学生习作教学中不露痕迹的“教”,可谓“不教之教”。由此及时有效关注习作评价,调动参与,率先激发赏评的兴趣;欲扬先抑,增强赏评的意识;传授方法,提高赏评的能力;激励评价,增强赏评的信心;展示作品,享受赏评的乐趣;强化训练,养成赏评的习惯。教师要艺术性地评价,用生活化的语言,适时地追问,做到评价用语有启发性,有针对性,不浮夸无效地表扬,而是通过师评、生评、互评后切实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明确哪儿是亮点,哪儿要充实,哪儿要更改,方向精准,要点突出。

如果说“教学有法,贵在得法”,那么我想说“习作研法,应依妙法”,给作文教学施予巧法,贴近生活轨迹,定会让每位孩子充满向往。

猜你喜欢

习作题目作文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追根求源
习作展示
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