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识字与生活携手同行
——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识字教学
2020-11-25崔利纯
崔利纯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海旺学校 广东 深圳 518133)
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崔峦老师用八个“一”进行了解读:即有一定的识字量,词汇量,认识3000字,掌握7000词;能写一手好字;读懂一篇文章,包括读懂一本书;能写一篇有内容有情感文从字顺的文章;有一副好口才;养成一种读书看报的习惯;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有一颗博爱的心。有一定的识字量、词汇量排在八个一之首,可见识字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根基。
学生识字的课堂在哪里?当然在学校、在教室里,这是主渠道,毫无疑问。但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讯猛进步,特别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汉字几乎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空间。因此,我们的识字教学,除了学校的课堂之外,还有一个教师,这是学生所处的那个社会环境,这是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让识字教学达到苏霍姆林斯基所倡导的境界——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生动的形象,充满音乐和旋律,非常好的、非常有趣的事情,这应该是老师识字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如何让识字与生活亲密接触呢?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找准教材支点,撬动生活资源
部编版教材识字内容主要安排在三个不同的位置:识字单元,课文部分,语文园地的“识字加油站”。专门的识字单元,专设栏目“识字加油站”,都在鼓励学生采用丰富多彩的样式进行集中识字学习,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不同渠道识字。有趣而多样的识字环境,能为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提供“土壤”,学生们在学前生活中,已经在家人有意无意地引导下接触或认识一些汉字,而且主要的识字渠道便是生活,教师如果能够以教材为支点,采用生动、有趣、富有儿童性、多样化的课堂识字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便会让学生的生活化识字的学习欲望更强烈。
部编版《中国美食》教学片断一:美食“剧”乐部
老师课前让学生自制菜单
师:中国美食还有很多,昨天老师让你们将自己喜欢的美食做成了菜单,现在请大家拿出自己的菜单,让咱们来开一个“美食擂台赛“吧!
课件出示:
“美食擂台赛“规则: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开美食店。
(2)根据小组四人的菜单特色确定美食店店名。
(3)每个小店推荐一名店长,其余三名为店员。
(4)店长负责介绍店名来由,店长负责推荐产品。
(5)其余学生给自己喜欢的美食店点赞,点赞率最高者为擂主。
教学片断二:舌尖上的中国
师: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它的饮食文化与烹调技艺是它文明史的一部分,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结晶。自古以来“美食”是中国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话题,很多诗歌中都提到了美食,很多诗人也酷爱美食,在宋朝有一位诗人就被称为美食家,你们知道是谁吗?
生1:我知道是苏轼。
生2:听说他自创了东坡肉、东坡鱼、东坡饼。
师:(课件出示:苏东坡与美食,例举东坡自创美食名:东坡肉、东坡饼、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炸牡丹、东坡鱼)是呀,东坡先生不仅是中国最著名的美食家。而且是最出名的厨师,流传至今与东坡有关的美食有这么多……
(生齐读美食名)
生:东坡先生在很多诗里也写到了美食,我妈妈跟我讲过东坡写了一首有名的打油诗叫:《食猪肉诗》。
师:是的,你妈妈真厉害!看这就是《食猪肉诗》。课件出示:食猪肉诗
(点名读)
师:美食不但出现在诗人的笔下,现在还有很多关于美食的电食节目呢?
生1:我知道中央电台有一个节目叫“舌尖上的中国”,专门介绍中国各个地方的美食,看得人直流口水呢!
生2:中央电台还有一个节目叫“味道”也是专门讲中国美食的。
生3:我还听过郭德纲有一个相声叫《报菜名》,郭德纲能一口气报出一连串的菜名,可有意思了。
师:嗯,《报菜名》这个相声中,郭德纲基本上将北京菜的大部分菜名都说上了,咱们来看一看。(播放《报菜名》相声)有谁能模仿说上一段。
(生模仿)
师:孩子们,中国的食文化博大精深,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从平时生活中、媒体上、书籍中去了解,你会收获更多。
一节《中国美食》课,以教材为支点,从美食这一角度出发,链接到生活——美食擂台赛,不仅让课堂与生活更接近,也让学生在说中演中,认识了更多的生字,了解了更多的美食;延伸到中国的食文化——东坡与美食,电视节目中的美食,从古至今,拓展了孩子的视野,开阔了识字的空间,让学生更有兴趣,一个支点,尽可能撬动大的生活资源,让我们的识字教学站在一个更广阔的点上开始,学生兴趣浓,识字效率高。
2.挖掘生活资源,开展主题识字。
“大语文教育”思想的创始人张孝纯说:“语文与生活同在,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语文,都有语文实践与语文学习!“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处处皆识字,学生识字的载体不应当仅仅是教材,周围一切或者说生活中凡是有文字的地方都是学生自主识字的源泉,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运用,识字教学无处不在,充分利用这些生活资源,开展主题识字,让我们的识字教学因沾上人间烟火,而更加鲜活,更加有生命力。
2.1 校园主题,兴趣浓。孩子们由幼儿园进入一年级,走进一个新环境,接触新的老师和同学,陌生感和新奇感同时涌入他们心间,此时我们开始以校园为主题识字,例如:《美丽的校园》识字专题带着孩子走遍校园每一个角落,引导他们熟悉校园各个功能室的位置,认识功能室的名称;《请让我来认识你》识字专题,在游戏中让孩子们记住同学的名字,并拓展《百家姓》的诵读,让识字与文化紧密相连;《我们的老师》识字专题,将各个科任老师请入教室,带着学生认识每个老师的名字,熟悉每个老师的科目,打下亲密师生关系的基础……在每个专题识字后再拓展相应的绘本,让学生的识字由课堂到生活,再由生活到书籍,走进具体的语言环境,使新生从踏入校园开始就怀着浓浓的兴趣走入学校。
2.2 节日主题,收获丰。丰富多彩的节日、假日同样是链接学生生活和识字的有效载体。德育教育注重节假日资源,生活化识字教学一样离不开节假日资源。欢乐春节,有新年贺词的写作,春联的收集和诵读;植树节,有对春天的美丽描摹,有对花花草草的快乐吟诵;儿童节,是孩子们的天堂,从各种报纸上的新闻广告到贺卡中的真诚祝语,我们的语文学习在这里活学活用;重阳节,登高诗、敬老诗成为学习的主角。“五一”和国庆长假,我们不仅走在“路上”,还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旅游过程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是生字学习最直接的素材;长假我们还进行角色体验,在可以做导游,可以做记者,撰写导游词,发布记者见闻,反正是要把长假的生活体验充分挖掘。在学生特有的寒暑假,让学生用比较长的时间整理一学期的学习收获:可以是一学期的阅读感悟,可以是一学期的生活随笔,只要记录成长的每一个瞬间,都可以成为学生“成长档案”最精彩的内容。这样,假期结束,一份沉甸甸的“成长收获”同样承载着语文学习的收获。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颇有成就感。
2.3 家庭主题,亲情美。家是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生活的港湾,家中同样也蕴含着丰富的识字资源,《族谱探寻》识字专题,引导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寻根问祖,了解自己家族的渊源,从中产生浓浓的归属感;《家中的“另”类朋友》识字专题,让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认识家中的电器、家具、厨具、宠物……的名称,熟悉它们的习性,让孩子们跟它们做朋友,培养孩子的博爱意识;《家家有故事》识字专题,启发孩子关注家庭生活,搜集家庭的故事,学会整理故事,讲述故事。“了解”是爱的前提,以家庭为识字主题的识字活动,加强了孩子们对自己家庭的了解,更觉得亲情的弥足珍贵。
3.拓展生活空间,识字用字两结合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汉字与儿童的生活相伴、与儿童的成长同行,让汉字的习得活动融于儿童生活、成长的过程中,是他们自己生活、学习、成长的需要。充分利用生活环境这一识字大课堂,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走出课常,走出学校,走进生活,自己去发现汉字的资源,感受生活中的汉字文化,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还可以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例如:错别字诊所、汉字超市、招牌会所,教师设计一个个创意的活动,把学生由课内引到课外,由“识”字引现“用”字,在汉字的运用中体会到满满所成就感,从而更加激发他识字的兴趣,识用结合。
生活是教育的起点和本源,也是教育的终点和归宿。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一个公式、会背一首古诗、而是为了儿童能对世界多一分认识、对生活多一分智慧、对人生多一分乐观的态度,从而让儿童能更积极的创造新的生活。教育也唯有与生活相结合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我们的识字与生活携手,让孩子的识字走向生活,让孩子从走入校园起,就深刻地感受到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是那么的紧密,让他们爱上识字,爱上学习,爱上生活,让我们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因生活的帮助而更快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