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心理健康
2020-11-25史艳红
史艳红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东湖中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1.创设有利的心理健康发展环境
1.1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心理课教材编写。在经济发展如此迅猛的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竞争压力也愈发增大,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来,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断增多:考试焦灼、社交障碍、性心理障碍等都会引起学生的犯罪几率,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也在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就要求学校教育需要提起高度重视,寻找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健康发展,引导学生掌握“自我意识、自我激励、情绪控制、人际交往、挫折承受”等方面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教育激励学生用正常的平和的心态做好自己的事情。
1.2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帮助学生的健康发展。校园文化对中学生的影响巨大,对他们的心态也构成一定的影响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重校园的公共卫生、公共物品的摆放整洁、带领学生进行校园文化的绿化建设,做到学生亲自参与校园环境的保护,让学生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生活、学习。除此之外,教育管理者可以在学校里面、教室里面张贴一些科学家的图像和名言名句、以及他们的平生事迹等,能够激发同学们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除此之外,教师应当日常提倡学生文明礼貌用语,构建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定期组织学生们开展一些学习生活相关的校园广播、黑板报,帮助学生们更多的汲取营养。
2.开展心理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目前,中学生在心理问题上主要是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学习成绩落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焦虑,人际交往不顺心,没有切实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同学相处不太融洽,孩子的青春期问题显而易见,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对立时间越来越长,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弊端,从以上问题我们可以总结并进行相应的对策实施:
2.1 教师组织学生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如教师开展一场《赞美与欣赏》的主题活动,就如何去欣赏别人,为什么要欣赏别人等几个问题展开积极的讨论,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和对待他们,教会他们怎样与他人相处的更融洽,教会学生坚决抵制一切不良的心理活动,端正自己的心态,教师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着手,比如学习上、生活上循序渐进,结合适当的情境进行案例教学,让学生讲这些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促进自己的全面健康发展。
2.2 学校定期组织相关的心理讲座。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针对的对象是学生、教师、家长。这个部分主要是给初中生将一些侧重于生理方面和青春期的保健和疾病防范的内容,心理老师在讲座中引导学生了解关于生理方面、性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们了解到关于青春期不同阶段的知识,帮助她们解决一些难以开口请教的问题,普及教育让更多的学生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第二个部分是教师,主要是让教师端正自己的心态,了解到这个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变化情况,引导教师如何去看待学生的张扬个性,接触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和睦相处,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教会教师如何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最后是家长方面,为了让家长更加配合学校进行更深层次的教育指导,讲师也需要对家长进行心理教育指导,指导家长正确的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寻找正确的方法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家长对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并积极配合。
3.针对个体学生进行特别关注
对学生进行个体的心理咨询是教师心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对心理导师的信任程度,教师应当营造出一个非常融洽的交谈环境,采用一种类似于闲谈的交谈的方式进行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性格的塑造,让学生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学习生活。需要关注的是个别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出现什么变化,教师需要及时的发现并作出应对措施,请教心理教师进行及时的指导,而进行心理咨询指导的教师必须是经过专业的培训,具备专业的心理学科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技巧,在学生之间具有绝对的说服力和威信,咨询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平等的态度尊重学生。
综上所述,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考验的是教师的耐心,同时也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新课改教学理念,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