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SWOT 分析及策略研究

2020-11-25张文萍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馆员智慧图书馆

张文萍

(太原工业学院图书馆,山西 太原 030008)

1 高校图书馆智慧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智慧图书馆是将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运用到图书馆建设中,实现资源获取、整合、维护、发布、存储和代理以及元数据组织、智慧服务等功能的智能化建筑。 智慧图书馆拥有知识共享性、服务高效性和使用便利性的特点[1]。 智能图书馆建设实现了各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读者可以突破图书馆的空间限制进行跨越式参考文献借阅,满足大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同时也加强了馆员之间以及馆员与读者之间的联系,使咨询服务平台能够整合多方资源,从而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专业的服务。例如,读者只需利用任何一种网络终端设备就可以随时访问图书馆,实现人与知识的高度融合,为读者提供了更高层次的知识服务体验,使广大师生获取知识信息更加便捷,阅读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肩负着为师生提供文献资料借阅服务和助力教学科研双重任务的高校图书馆,进行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智慧图书馆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SWOT 分析

2.1 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优势

2.1.1 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数字资源以及智能服务平台的出现,传统图书馆纸电分离和只能提供图书借阅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 智慧图书馆实现了异构数据库统一整合、学术资源统一检索及可视化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满足了读者多元化的需求。 例如,超星智慧图书馆是以中央知识库为核心,通过纸电一体智能采选、编目系统及智能管理系统和智慧服务系统,为读者提供全时空全终端智能服务、纸电一体自动推送服务和大数据分析决策。

2.1.2 提升读者的知识服务体验。 图书馆是为读者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舒适的阅读环境以及人性化服务的实体空间。 智慧图书馆不再是简单地将图书推给用户,而是一个综合的技术生态系统,是文献管理系统更加先进、读者操作流程更加简化和使用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检索空间。 智慧图书馆设置阅读休闲区,配置先进的报刊数字阅读机和自助图书借阅机,读者只需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将图书、报刊装进手机、iPAD,随时随地阅读、学习。

2.1.3 提高馆员的服务效率。 图书馆员的基本工作就是对馆藏资源、资源应用和读者行为进行分析,解答读者咨询和整理馆藏书架。 由于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读者众多,图书馆员的工作十分繁重。而智慧图书馆采用的是先进的技术和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可以减轻馆员的工作负担,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超星打造了智慧图书馆馆员APP 端,帮助馆员完成脑力劳动,有的图书馆还应用了智能机器人进行排架、图书定位和智能查找等,替代馆员的体力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图书馆在书架的排布上更加合理和科学化[2]。

2.2 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劣势

我国部分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起步较早,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图书馆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较高,而且资源丰富、更新及时、富有特色。 但也有部分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缓慢甚至徘徊不前,主要表现为资源内容陈旧、更新速度慢、服务单一等[3],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2.2.1 建设经费不足。 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必须同时具备硬件和软件的“双智慧化”,虽然各高校对图书馆建设的投入在不断增加,但随着智慧化程度越高、技术和设备越先进,其购置费用越高。 例如,将智能机器人引入图书馆,虽然可以实现为读者提供语音咨询及咨询解答、借还书指引、扫码找书、书目检索等服务,也可以代替人工实现24 小时自助服务工作等,但机器人及其配套系统价格昂贵,大部分图书馆无法投入使用。

2.2.2 专业人才不足。 一些高校一方面对智慧图书馆建设无长远规划,在人员安排上比较草率。 据有关对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学历、知识和职称结构的调查显示,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三多一少”的现象,即低学历者多、非本专业者多;年龄大和无工作经验者多;教职工家属多;中青年骨干及专业人才少[4]。 另一方面注重从事实践教学教师的工作质量,在科研立项、成果认定、职称晋升和福利待遇等方面对他们倾斜,而忽视了处在服务一线的图书馆工作人员,长此以往会导致馆员不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和工作责任,工作积极性不高。

2.3 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机遇

2.3.1 学生阅读的推动。 随着互联网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任何一种网络终端设备如手机、电脑等都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网络阅读,全民阅读模式已开启,便捷、碎片化的电子阅读已成为一种趋势。 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反映能力较强,随着学习任务的加大,课堂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将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化设备融为一体的智慧图书馆成为满足他们多元化需求的理想选择。

2.3.2 时代发展的推动。 在信息时代大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再加上物联网技术背景下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智能技术下的图书馆拉近了人与知识、知识与知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使图书馆必须从硬件、软件和服务理念上进行整体转型升级,建设符合时代发展的高校图书馆。

2.3.3 科技进步的推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突飞猛进,北京恒通博联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信息化校园”数据库、北京福卡斯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EPS 数据平台”、北京同舟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新一代机构知识库以及社科文献出版社研发的“皮书数据库”等数字化技术、条码磁条技术与高频RFID 技术以及智能机器人等,为图书馆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2.4 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威胁

2.4.1 认识高度的威胁。 有的高校图书馆没有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盲目引进高端设备或软件,一方面导致硬件和软件不匹配,出现小马拉大车或大材小用的情况;另一方面智慧图书馆解决方案出现水土不服等问题,相应的专业人才储备不足,使智慧图书馆建设仍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发挥实际作用。

2.4.2 网络安全的威胁。 智慧图书馆是“互联网+”的服务模式,即借助网络提供高品质服务。 现阶段,网络安全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一旦图书馆网络防范措施出现漏洞,就会给黑客可乘之机,导致读者的个人信息泄露。

3 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建设策略

3.1 做好长远打算

智慧图书馆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品质的服务于一体,图书馆首先必须配备能够驾驭先进技术的软硬件配套设备,如高配的计算机系统,电子阅报机、自助借还书设备、机器人等硬件设施和EPS 数据平台、可视化系统等;其次要做好全盘部署,建立完整的阅读服务体系、与出版单位签订长期合作项目、以读者为中心提供相应的服务和利用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如微博、微信、直播平台等进行宣传,只有打实基础、做好长远打算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因此,传统图书馆在向智慧图书馆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根据目标群体设置服务项目,切实将智慧图书馆的功能发挥出来,将服务落到实处,使广大师生真正感受到智慧图书馆带来的智能技术和智能服务。

3.2 加强基本建设

在传统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要加强数据信息、服务平台、特色资源和特殊服务的建设。 高校图书馆要加大数据库的信息采集量,如:利用EPS 数据平台可以大规模集成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形成74 个数据库,拥有超过25 万条统计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总量达到40 亿条;加大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互通的网络服务空间,如:苏州嘉图软件有限公司为50 多个省、市、区70多座城市的图书馆提供“互联网+信用+图书馆”服务,读者只需一张借阅卡就能享受“免押金、免办证、线上借、送到家”服务;高校图书馆在现有馆藏资源与网络资源相融合的过程中,要加强特色资源建设,根据学校专业特色建立自身馆藏体系,如:东北大学图书馆建立了“张学良文献 数据库”和“冶金科学与技术文献数据库”。 图书馆的宗旨是为读者服务,因此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中要提供顺应时代潮流的现代化服务模式,如:引进机器人为读者提供语音咨询、借还书指引、扫码找书等服务;建设“朗读亭”为广大朗读者提供一个不受外界干扰、能尽情朗读的私密空间;搭建数字音乐平台,打造综合艺术空间及音乐视听室等,使图书馆能够充分发挥智慧功能,营造新的知识和服务体验,吸引更多师生更加高效地利用图书馆资源。

3.3 完善人才机制

高校图书馆在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引进复合型人才和个性化人才,提高馆员的整体素质,促进智慧图书馆的发展。 例如,高校图书馆应每年从全国重点高校应届毕业生中选拔非情报专业的优秀毕业生进入图书馆工作,他们不仅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坚定的思想政治素养、过硬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而且动手能力非常强,掌握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各项现代技术,他们在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广大师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定题服务、课题查新等个性化信息服务[5]。

3.4 提高风险管控

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中要加强网络风险防范措施。 由于读者在使用智慧图书馆时要输入个人账号,系统中存有大量的读者个人账号,一旦图书馆防火墙出现漏洞,与读者个人账号相关联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就会被黑客获取,给读者造成财产损失。 因此,智慧图书馆要采用尖端的信息安全技术,规范读者的操作流程,邀请安全监管部门进行定期监测,确保信息安全[6],促进智慧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馆员智慧图书馆
信息时代院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
图书馆
关于义务馆员参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的思考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有智慧的羊
去图书馆
智慧派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