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话语分析中的生态哲学观研究*
2020-11-25雷蕾苗兴伟
雷蕾 苗兴伟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100875)
提 要:生态话语分析是社会文化视域内生态语言学研究的主要路径,强调“生态哲学观”在话语分析中的指导作用。 论文通过追溯生态哲学观的形成背景和发展过程,指出其3 个区别性特征,分别是个体性、科学性和历史性。 在此基础上,论文系统阐释生态哲学观作为话语分析的伦理框架,在判定语篇生态属性和引导人们日常行为实践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鉴于生态哲学观与话语建构的意识形态均属哲学范畴,其研究边界并不清晰,因此论文分别从阶级性、观念性和现实性3 方面阐述生态哲学观与意识形态的相同点。 同时论文也从研究视角、社会语境层面以及对语言本体的依赖程度上区别生态哲学观和意识形态这两个概念,以厘清二者关系,为生态话语分析提供借鉴。
1 引言
生态话语分析产生于全球环境危机频发的背景下,旨在揭示引起生态破坏和社会不公的话语实践,并积极找寻能够促进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话语实践。 其与话语分析的最大不同是生态哲学观的参与。 生态哲学观(ecological philosophy,ecosophy)最早由挪威哲学家Arne Naess (1995)提出,指与环境相关的一系列态度,价值和假说。这一概念的提出为判断话语建构的意识形态是否符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供参照标准。论文首先阐释生态哲学观的个体性,科学性和历史性特征,之后将生态哲学观和话语建构的意识形态进行综合对比,并系统梳理二者关系。
2 生态哲学观的属性特征
生态哲学观源于研究者对生物有机体与环境关系的科学理解,是生态话语分析的伦理框架,也是用以判断人们的话语实践是否符合生态系统良性运转的重要尺度。 无论是分析生态话语还是对话语进行生态分析,均有生态哲学观的参与。 通过追溯生态哲学观的形成背景及发展动向,我们认为生态哲学观具有3 种属性。
一是个体性,即生态哲学观并不是某一群体集体持有的、无意识的观念;而是个体主动、有意识选择的结果。 黄国文曾经指出,生态哲学观是“由他们(生态话语分析者)的世界观、哲学观、价值观、伦理准则影响和决定的”(黄国文2017:881)。 研究者的生态哲学观不同,其分析和判断语篇价值属性的伦理框架就不同,得出的结果也自然不尽相同,因而生态哲学观体现个体差异性。尽管个体的生态哲学观蕴含的具体价值准则有所差异,但它们都涉及人类与其他生物体及生物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对同一主题的不同回答。
二是科学性,即研究者对生态哲学观的选择并不是随性而为的结果,而是在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运作规律,在科学的实验和严密的逻辑论证基础上进行。 生态伦理框架的建立需要研究者对现有的相关文献进行批判性地阅读,需要仔细观察有益于环境保护的行为实践,并广泛吸取积极的、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态理念。 之所以突出生态哲学观的科学属性,是因为它在哲学层面分属意识范畴,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也会反作用于物质世界。 科学的、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态哲学观能够引导人们做出积极的、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行为选择,也能够助力于解决当下的各类生态环境危机。 相反,消极的、违背自然规律的生态哲学观则会加剧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后续发展。
三是历史性,即生态哲学观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扬弃曾经主流的生态观念之上,并在充分考虑当下生态理论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起来的。 研究者对生态哲学观的选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科技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追溯中国传统哲学与外交理念,何伟和魏榕(2018)在研究国际生态话语时提出“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生态哲学观。
生态哲学观的个体性、科学性和历史性特征决定它能够成为生态话语研究的伦理框架和生态评价标准,也是生态话语分析存在和发展的最主要区别性特征。 探究生态哲学观的内涵特征是进行生态话语分析的前提。
3 生态哲学观与意识形态对比
3.1 相同点
生态哲学观反映个体对环境污染、资源过渡开发、全球变暖等问题的看法和态度,为生态话语分析提供伦理框架。 与此同时,生态话语分析也关注话语建构的意识形态特征。 意识形态最早出现于法国哲学家Destutt de Tracy 所著《意识形态的要素》一书中,旨在为一切观念的产生提供哲学基础。 生态语言学继承意识形态最朴素的定义,即认为它是有关世界现实的思想体系。 同时也强调,它是“为社会中的某一特定群体所集体持有”(Stibbe 2015:23)。
生态哲学观与意识形态同属哲学中的意识范畴,能动地反映客观物质世界。 它们的相同点表现在以下3 个方面。 首先是阶级性。 意识形态与生态哲学观的形成均受社会阶级的影响,因政治权利,经济地位及受教育程度的差别而不同。 二者均反映某一特定阶级的观念和价值选择。 大众对于生态的认识和了解总是源于社会中统治阶级的宣传和引导,进而形成长久无意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这也是意识形态起作用的最主要方式。 相较之下,对生态价值观的选择只是少数群体尤其是生态语言学者的自发行为。 他们往往熟知生态系统的运作规律,且对已出现或是将要出现的生态危机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一旦这些少数群体掌握政治权利或是话语权力等,他们所选的生态哲学观就会被广泛传播为大众关于生态的认知,进而成为意识形态的内容之一。
其次是观念性。 意识形态与生态哲学观都是存在于人脑中的观念,是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属于意识层面,对社会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积极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意识形态能够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相反,消极落后的意识形态则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阻碍整个社会的进步。 同理,尊重自然、符合生态系统运作规律的生态哲学观会引导人们进行绿色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的实践活动;而忽视自然、违背生态系统发展规律的生态哲学观则会引导人们做出破坏自然、打破生态平衡等一系列消极的生态选择。
同时,意识形态和生态哲学观不断发展变化。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为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更为广阔的路径和平台,另一方面由于其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和自主性,也使得意识形态更加具有不确定性。
最后是现实性。 意识形态和生态哲学观都依托于社会现实, 是对现实的建构。 Halliday(2003)指出,社会现实是有关人类活动的经验,而经验在本质上反映人类意识与物质的交互作用。 意识形态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是对人类集体经验的加工。 生态哲学观是对人类与地球上其他生物体的关系,以及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建构,表征个体对生态关系的认知。
生态话语分析者力图通过研究生态话语来揭示为大众广为接受和默认的意识形态特征,并通过与自身生态哲学观的对比来判断该意识形态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是否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2 异同点
尽管意识形态与生态哲学观均属意识范畴,是对社会现实的建构,同时也体现相应的阶级意志,但二者在研究视角、在对社会语境和对语言本体的依赖程度上均表现出较大差异。
3.21 视角不同
意识形态隐性地存在于语篇之中。 大众不会对影响自己生活和思维方式的意识形态进行反思和选择,正如Fowler(1991)指出,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关系的表达,一般不会被发觉,因为人们将其视作正常的,理所应当的存在。 关于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态也是隐性的,是生态话语分析者基于语言学理论,具体分析文本之后将其显化,以便为决策者和大众提供价值参考。
与意识形态不同,生态哲学观是显性的,是生态语言学者主动选择的结果。 在具体的选择过程中,他们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并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和思维模式。因为没有一种“客观的算法”(Stibbe 2015:24)可以决定语篇中体现的意识形态是否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生态批评话语分析者只能将其与自身所持的生态哲学观进行对比,才能判断语篇的生态属性。
3.22 对社会语境的依赖程度不同
意识形态与生态哲学观虽是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但对社会语境的依赖程度却并不相同。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集体意识的依赖程度。 意识形态是整个社会给予个人的一种集体意识。 集体意识一旦形成,就会引导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做出不自觉的行为。 因为它在整个人类意识中居于主导地位(Durkheim 1933)。 而生态哲学观的形成并不依赖集体意识,是个人自主选择的,可被反省的个体意识。 其目的一方面是用于分析话语的生态属性,另一方面就是影响人类改变现有的不良生态习惯,做出有利于生态系统发展的行为选择。 二是对社会情境的依赖程度。 意识形态根据其具体发生的社会情境可以做抽象与具体之分。 抽象的意识形态是统称,统一指有关世界的集体意识。 具体到某个社会情境时,则可以分为政治意识形态、科学意识形态和教育意识形态等(Kress, Hodge 1979)。
生态哲学观没有抽象与具体之分,因为它只能是具体的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态度、观念和价值选择。 当某一种生态哲学观为大众广泛接受,并已上升为一种集体意识时,就成为意识形态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具体体现,即生态意识形态。 但目前根植于大众思维里的生态意识形态与生态话语分析者倡导的生态哲学观仍有偏差,这便要求生态语言学家在唤醒大众的生态意识、引导大众进行环保实践等方面做出努力。
3.23 与语言本体的关系不同
意识形态与生态哲学观的另一异同点表现在对语言本体的依赖程度上。 尽管二者在形成、传播和起作用的方式上都离不开对意义符号的选择和使用,但前者对语言本体的依赖远高于后者。任何有关意识形态的理论都离不开对客观物质世界与主观意识关系的讨论,而客观的物质世界与存在于人脑的意义都是通过语言来建构。 然而,目前学界对意识形态与语言的关系问题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范式。
形式语言学认为语言与意识形态分属不同领域,二者无明显关联。 世界是客观的物质存在,并不受语言符号的影响。 在Chomsky(2004)看来,意识形态的确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但语言与意识形态之间并无瓜葛。 语言只是符号的集合,就其创造力而言,并不足以支撑或维持意识形态的运行。
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认为语言与意识形态部分相关。 语言可以用来表征意识形态,但并不是所有的语言使用都先天具备意识形态特征,某些语言符号的使用可以避免意识形态的影响。 Lakoff (1987)指出思维系统可以独立存在于词汇和句法表达外。 批评话语分析认为意识形态是“组成和建构世界的一种实践” (Fairclough 1992:64),并不是普遍存在于语篇之中,而是当语篇中建构出不平等的阶级地位时才显现。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与意识形态紧密相关。 意识形态的表征离不开语言,而语言的使用也总是体现相应的意识形态。 Hasan(2009)指出,意识形态的建构源于意义,而意义表达的主要手段是语言。 由此,语言为意识形态的构成和传播提供各种资源。 Halliday (2003)进一步论证语言的层级结构,两种不同的体现维度,以及三大元功能使其具备表征意识形态的能力。
生态话语分析认为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集体意识,首先存在于人脑之中,是一种认知行为。 其次,意识形态须借助语言的词汇语法系统发挥作用,并不能独立存在。 作为生态话语分析的代表人物,Stibbe (2015)对媒体报道中有关生态的概念隐喻及认知框架做出阐释,同时也对建构意识形态的语篇使用策略做出剖析,进而为分析生态语篇中的意识形态特征提供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相较于意识形态,生态哲学观与语言的关系则显得疏离,其形成主要源于对生态系统运作规律的了解以及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 生态哲学观强调的不是对语言词汇语法系统的有意选择,而是判断话语及行为实践的伦理框架。 典型的生态哲学观有可持续发展、社会生态观及深度生态观。 可持续发展倡导对资源的使用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也不能影响后代人的合理需求。社会生态观认为生态破坏的根源在于社会中的等级制度以及统治与被统治的社会关系。 深度生态观鼓励人们通过了解其他物种的深层价值来保护生态系统。 这些观点从不同角度分析造成环境危机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可以看出,对生态哲学观的探讨始终在实践层面进行。 通过反映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生态哲学观旨在说服大众做出有益于生态环境的行为选择。
4 结束语
生态话语分析旨在分析并揭露引发环境与生态危机的破坏性话语,并为大众提供有益于生态发展的价值选择。 本文聚焦生态话语分析的伦理框架,即生态哲学观,系统阐释其存在和发展的区别性特征,分别是个体性,科学性和历史性。 而且对比生态哲学观与话语建构的意识形态,发现意识形态与生态哲学观均是存在于人脑中的观念,是对社会现实的建构,同时也体现特定的阶级意志。 但是,二者建构现实的视角并不相同,在对社会语境和对语言的依赖程度上也表现出较大不同。 意识形态根植于每个社会人的思想观念之中,但并不是人人都有能力选择并持有一种生态哲学观。 当某一生态哲学观为统治阶级所倡导时,该观点则自然演化成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为公众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