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背景下我国学生体质健康保障机制研究”成果报告

2020-11-25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大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体质测试标准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由湖南师范大学张强峰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背景下我国学生体质健康保障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CLA140160),日前通过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结题鉴定,现将成果报告如下。

一、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该课题将在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反思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所存在的问题,在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辨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2014 标准》)对大学生体质发展的重要性,从促进社会、学校、家长、教师、学生的重视程度和保障学生锻炼和测试安全的角度出发,制定《2014 标准》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的保障机制,探寻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方法和途径,最后我们将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2014 标准》的保障机制在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方面的实用性、理论和推广价值及尚需完善的地方作出进一步探讨,希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二)研究方法

一是调查研究法:设计学生体质健康保障机制调查问卷,对与学生体质健康相关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专家咨询。二是比较研究法:认真地收集、查阅、整理、分析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研究。三是经验总结法:在开展研究的各个阶段,召开多次学术研讨会,邀请专家咨询等,发挥集体研究讨论在课题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四是行动研究法:边研究边行动,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将课题与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复核结合起来,在实践中验证理论,找出差距与原因,再进一步完善理论。

二、结论与对策

(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肩负着强国强民的历史使命

通过回顾我国学生体质测试演变的历程,发现学生体质测试始终肩负着强国强民的历史使命。在崭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正面临更深刻的社会转型,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态正在形成。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学生体质测试的道路走向,不能忘记我国学生体质测试要从救民族于危难而出发,也不能忘记我国学生体质测试肩负着国家发展的历史使命。历史使命是观察和处理国内国际问题的出发点,是制定国内各项政策制度、发展战略的根本依据。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未来发展,在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强化体质测试在学校实施的同时,还必须坚持民族自信,结合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方针,从我国学生体质测试发展历程的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努力提高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我国民族描述美好的未来。如此,方能不辱使命,不忘初心,为健康中国和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兼顾公平与质量

我们对于公平与质量的追求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趋进步的,我们不会回到原始社会口耳相传接受教育的高度公平状态,也不会使用相较于现在而言低质量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体系。因此《标准》公平与质量平衡的基本思路,不是用损失公平来弥补质量,也不是用降低质量来填补公平,而是以不降低公平的同时注重质量完善,以不降低质量的同时注重公平发展。

如何合理设置国家评分标准与个人进步幅度的比例是测评体系的重点,未来应该不断寻求调适《标准》的国家评分标准与个人进步幅度两者尺度与界限的方式和策略,国家制定的评分标准代表强制,而融入学生的进步幅度强调过程评价,则是对自由的追求。强制代表必须,自由展现可能,强制是对自由的一种保护,是为学生的和谐发展营造一种健康而富有张力的秩序,而离开了强制的自由是危险的,也会使学生陷入盲目的本能冲动之中,因此在强制与自由之间寻求磨合,协调国家评分标准的强制与学生进步幅度自主之间的紧张关系,并从结构、功能与作用方式上不断完善《标准》测评体系,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带来的收获,经历身体的挑战和精神的冲击带来个人的整全,最终带来《标准》质量的提升,如此《标准》的责任和秩序才能真正适应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需要,它们的发展才更契合兼顾公平与质量的蕴意。

(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着眼于核心素养的要求

1.健全测试项目与核心素养的全面性接轨

健全《标准》测试项目,开展对学生心理层面与社会适应层面的体质健康研究,使《标准》测试项目不仅应有可量化的身体素质指标,还应包括心理及社会适应指标;不仅应有学校内,还包括学校外,注重社会需求;测试项目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交际技能、学习技能、工作技能,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社会生存技能,使学生具备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同时能够适应周围环境。其次强化健康标准,《标准》测试项目并没有真正涉及健康指标,国外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学生体质指标测试叫做FITNESS TEST,而不是PHYSICAL HEA1TH TEST,我国香港、台湾,新加坡以“体适能测试”定义这类测试。我们《标准》的发展不应盲从,既然以健康来命名,测试指标就不能仅仅局限于“素质”指标,更需要结合健康指标,就应该强化与健康的联系,既能彰显中国特色,又更能调动学生对于《标准》的认同与参与。

2.调整评价方式与核心素养的过程性接轨

注重学习过程是核心素养对于学生成长评价的重要方面。因此《标准》应形成多元评价主体,改变现有评价主体单一的不足,以“素质”论高低的局面;形成教师、学生、家长和同学等多主体共同参与评价的多元评价模式,增加评价内容,建立以“体质测试为主、体力监控为辅”的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将学生的课外体力活动作为评价重要来源,注重《标准》测试结果的同时也注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其次,细化学校评价方式,依据体弱群体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喜好制订出有针对性且便于操作的方案,使得共同体的每个成员都能明确自己的任务,都能要根据自己的目标或处境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3.树立积极观念与核心素养主动性接轨

《标准》是一项国家层面的大事,学校领导和教师在思想上要提高重视,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社交朋友圈、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社交平台,从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角度,宣传《标准》有关的健康知识。其次,提升器材电子化、智能化水平,核心素养所处的是一个智能化、信息化时代,各种数据资源发挥巨大作用,离不开数据资源背后高科技产品(测试器材)的广泛应用。从器材智能化的角度,理论上《标准》测试器材可以收集所有学生的个人信息、测试项目、测试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分析,实现数据的采集、传输和汇聚功能,向学生提供主动式增值服务,使得学生不仅是测试成绩的接受者,而且还是测试成绩的发布者,通过对测试数据的深加工,提高数据的价值密度,进而制定出不同体质类型学生的测试项目与促进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质健康知识需求,使得测试器材成为学生《标准》测试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4.拓展关注群体与核心素养的全体性接轨

关注全体成员的共同发展是核心素养的终极追求。在核心素养的视阈下,《标准》作为我国教育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应拓展关注群体,不仅是体质健全的学生群体,还包括体弱群体和病残群体。构建病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系,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涉及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空白领域,需要各方齐心协力。构建病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系,给予他们体质健康教育平等的关注,尊重他们参与体质健康测试的学生权利和自愿参与的人格尊严,支持他们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理想,充分体现他们接受体质健康教育起点上的公平,消除体弱群因体质健康测试而带来的不利影响,填补我国病残学生《标准》测试的盲区。同时还要为所有学生提供宽松的《标准》测试环境,如《标准》测试可由一次测试改为在若干规定时间,对不同项目反复测试等,力求使学生发挥出最佳水平,使学生应能正确认识自己、规划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发展。

5.加强师资培训与核心素养的全面实施接轨

针对核心素养理念要求下的《标准》发展,我们可以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并进行广泛研讨,为体育教师提供学习核心素养理念知识、开拓视野的机会。还可以通过经验丰富的老师的传帮带方式,促进教师深入领会核心素养理念要求,积极引导教师在《标准》测试与评价中渗透教育与德育,做到育体与育心两不误,既为学生身体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又为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断进阶、提升做努力,突破《标准》现有测试与评价视野,走进学生的生活与心田,在《标准》实施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学生体质健康的保障要发挥家校合作的力量

1.制定家校合作的配套政策

将家校合作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目标管理的一部分,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决策权、监督权等权责,让家长参与到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的决策、实施和评价的所有环节中,并规范各个环节的合作机制,决议如何产生、家校如何沟通、工作如何开展、成绩如何改善都应该做到有章可循,建立明确可操作的目标体系和评价指标,如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告知家长,将家校合作相关工作纳入教师教学工作量,将家校合作作为学校主管领导的工作安排,建立相应的考核以及奖惩制度等,从学校层面建立起能够符合国家政策精神,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良好氛围。

2.树立家校平等的合作观念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双方要树立平等合作的观念。首先在角色上的平等,教师和家长的沟通要相互尊重,大部分教师也都为人父母,学生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也是一名老师,因此应接受彼此的思维方式,宽容对方的缺点和不足,肯定各自在教育孩子上的独特优势,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与考虑自身的不足,如此,教师和家长就达成了共识。其次在地位上的平等,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问题上,教师和家长不是上下级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对话、合作的关系,家长在学生体质健康促进项目的选择上应该有话语权、建议权。因此,在项目的选择上,教师与家长应充分地交换意见,达成合作互助的共识,共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3.增强家校合作的协同能力

虽然部分学校和家长逐渐开始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但双方存在着不合拍的情况,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因此,需要增强家校合作的协同能力,为家校合作的顺利实施做铺垫。首先,加强宣传。学校要做好健身知识的宣传工作,让家长知道并会使用评价孩子体质健康的科学标准,并给家长提供学生的体质健康报告和相关的体质健康促进方式,指导家长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合理安排好孩子的体育健身活动。其次,定期开展子女体质健康教育培训。受传统健康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健康意识淡薄,运动技能欠缺,根据家长的现实状况定期举办不同层次的体质健康教育培训,将体质健康教育由校内延伸到校外,由学生延伸至家长,调动家长带动女子锻炼的科学性和积极性。第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定期开设公开体育课,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子女的体育活动。通过增强学校和家庭的双向互动而更有效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也有利于学校、家庭在学生体育锻炼中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连贯性。

(五)学生体质健康的保障应借鉴习近平扶贫思想中的内立与外帮理念

1.加强体质健康教育,强化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内生动力

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存在着“教学目标过于全面且不够具体,教学内容泛杂和教学组织混乱”,“学生保持自身体质健康水平的意愿不强,体弱群体缺少改善自身体质健康水平的勇气和毅力,学生参加《标准》测试的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首先,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强化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内生动力,从有关学生体质健康的切身利益出发,改革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其次,根据学生《标准》测试的现状和问题,并以改善体质薄弱环节为切入点,学校制定相应的体质健康教育内容进行宣传。最后,加强专业化体质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切实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质健康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体质健康对自身健康成长的互补作用,从而形成抵制体质健康水平下滑的内生动力。此外,要发挥精英的组织动员、示范和影响作用。

2.多方位立体性保障,强化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外在表征

(1)改革学校体育活动的形式,突出“促进谁”的问题

在国家层面,可开展全国学校学生体育活动时间《标准》达标率的排查,对全国学校学生体育活动时间的《标准》达标率有初步了解,进而找出影响该校学生体育活动时间《标准》达标率的原因,最后根据问题的原因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在学校层面,可通过区分学生体育锻炼参与情况与及体质测试水平,了解不同类别学生群体的体育锻炼情况和体质测试水平特征,如体质健康弱势群体区分为先天性弱势群体和后天弱势群体,体育锻炼情况区分为自发的还是被动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为可提高的和短时期难以提高的学生人群,靠他律可以提高的学生人群和靠自律提高的学生人群,突出“促进谁”的问题。

(2)突出《标准》的过程评价,解决“如何促”的问题

突出《标准》的过程评价,解决如何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问题,使得学生的每一次进步都能从《标准》评价中得到体现。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远景目标可以建立在自身每一次小小进步的基础上,提升学生改善体质健康水平的自信。在《标准》的学生评价上,尊重不同学校、不同水平学生的诉求,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意愿,建立民主协商机制,制定不同层次的参与方式,通过长期与短期结合、提升体质与运动技能培养相结合、外部指导与自我领悟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处理好外帮与内立的关系,统筹兼顾不同学校、不同水平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学校、不同水平学生的能力,制定出“定措施、定责任、定目标”的系统安排,使得精准促进体系纵向上分层精准、层层互补,横向上分类精准、环环相扣、重点突出,呈现出精确制导、靶向明确、心中有数的特点。

(3)健全体育考试与家校合作的长效机制,解决“谁来促”的问题

将体育考试纳入高考,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父母共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为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强化学校与家庭的合作,有助于学生体质健康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家校合作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短期功利主义思想逐渐发展为受益终身的体育参与行为。通过“考试指挥棒”的作用,增强学校与家庭的双向互动,有助于形成家校教育合力,有利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在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中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连贯性。

(六)学生体质健康的保障应萃取中华武术优良传统

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提升涉及到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体等多个方面,需要各个层次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从而形成推动青少年健康的良好外部环境。因此,传统武术对青少年身体的规训应形成政策保障、学校实施、社会强化的三位一体的干预模式,以实现“青少年身体的自我养成”的最终目的。

1.政策保障路径

加大政府对学校开展传统武术的支持力度,给予政策和资金的保障,效仿韩国、日本等成功经验,改革体育课程内容,将传统武术作为大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必选内容,成为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传统武术在学校教学中的推广,鼓励建立武术运动特色学校、开设武术特色课程、建立武术运动兴趣小组、传统武术运动队等,从而形成“一校一拳”的武术教育目标。此外可尝试将武术项目纳入中高考体育之中,通过体育考试的形式迫使青少年增加体育运动时间,培养体育运动习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青少年体质。

2.学校实施路径

深化学校武术教学内容改革,应回归到武术运动的本真。最重要的就是改革体育课程内容。我国体育课程在环境变化下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变,无法做到与时俱进,目前的体育课的主要组织教学还是和一百年前一样,集合、整队、列队、兵操、跑步,既不适宜现代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和突飞猛进的知识文化发展现状,又不适宜当今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更加不用说机械地套用课堂常规而不顾雾霾的严重污染,一味求正规,求形式,不但不能增强学生体质,还可能危害学生体质。从这一角度来说,增加室内的武术课程内容,尤其是多元的武术对抗和武术文化学习,既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又能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熏陶,实践武术的正能量。

3.社会强化路径

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整合社会资源,创立青少年武术运动俱乐部,有效延展促进青少年体育健康的场域,构建青少年多元运动参与模式。此外,积极搭建社区体育平台,利用有关社区的传统武术资源积极推进青少年的体育养成教育,举办多种多样的传统武术竞技比赛,激发青少年参与传统武术运动的积极性,为青少年参与体育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猜你喜欢

体质测试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政治标准是发展党员的首要标准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忠诚的标准
心理测试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心理小测试
测试
优秀作品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