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视域下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园本课程开发路径探析
2020-11-25张琸玡
张琸玡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 西安7101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园本化课程建设,可以从教育的起始阶段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打下启蒙教育的坚实基础。
一、陕西省非遗知识教育融入幼儿园园本化课程的必要性分析
(一)幼儿形成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主观要求
教育部颁布的《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幼儿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中,对“家乡”“民族”“国家”的认知和认同,贯穿了教育的全过程。“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1],可以帮助幼儿理解人类族群及文化的多元共存性和平等性,引导幼儿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家乡、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著名建筑、独特物产的图片等,在观看和欣赏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1],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对家乡、民族、国家认知的重要渠道和纽带。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代表性的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具有历史认识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熟悉,是幼儿形成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主观要求。
(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区域文化多样性的客观要求
陕西省内散居了多个民族,多元民族文化相互交织、影响,形成不同的区域文化,存在多种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我们正面临着网络时代的冲击,信息传播的方式和载体越来越多样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做出相应改变,将消失于大潮中。以何种方式使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持续继承下去,让子孙后代了解到陕西境内各区域、各民族的辉煌文化,使之代代传承、泽惠后世,是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在幼儿园课程中,引导学生了解本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幼儿从小接触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进一步加深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家乡文化的深刻认同,是布局未来的重要手段,也是传承文化、保持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条件。
(三)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着力点
目前的幼儿园课程符合各幼儿园依据教育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幼儿学习与发展五大领域的目标要求,选择引进国内外优秀课程作为园所的特色课程,如蒙台梭利课程等,却未考虑此类课程与幼儿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是否融合,脱离了幼儿社会及文化认知实际。立足于陕西本土文化,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民族思想、文化内涵与幼儿教育的目标是统一的。许多民间美术类项目如剪纸、刺绣、泥塑、木板图画,曲艺类项目如秦腔、镇巴渔鼓、唢呐等均能够培养幼儿的艺术情趣和审美能力。生动形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进行转换后可以作为幼儿园主题课程的内容,一方面不仅可以解决引进课程“不接地气”的弊端,进一步拓展幼儿课程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使幼儿建立起与家乡文化的深刻联系,营造亲切的学习氛围,让幼儿有不断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力。
二、陕西省非遗项目的特点
(一)可物化程度较高
在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手工技艺类、民间美术类项目的文化价值通过物质活动和产品、艺术品的最终完成而固化为物质表现形态,可物化程度较高[2]。如凤翔泥塑、旬邑彩贴剪纸、阎良核雕技艺、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等,均具有可视、可感、可用的物质性,使人们的认知、欣赏、使用过程更加直观,接受程度更高、接受面更加广泛。
(二)文化价值较高
除有较强物质性的工艺美术类项目外,陕西省还有大量民间文学、表演艺术(说唱、戏剧、歌舞、音乐、杂技等)、传统生活知识与技能(传统医药、生产工具制作等)、传统节日、传统仪式、文化空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黄陵县黄帝传说故事、农业始祖后稷传说、长安仓颉造字传说、蔡伦造纸传说等民间文学,对陕西是中华民族及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进行了佐证。秦腔艺术、汉调桄桄、陕北民歌等地方表演艺术作为国家级代表名录不仅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也是陕西地方传统艺术的具体体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来源于民间世代相传的生产、生活活动,集中体现了各种形态的民间生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三)参与体验性强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的民间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等项目本身即源于百姓日常农忙后的休闲娱乐或民间年节礼俗,如宝鸡民间社火、延安黄帝陵祭典、西安都城隍庙民俗、汉滨龙舟风俗等民间活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动态展示的特征,并在动态展演过程中表现出极高的趣味性、观赏性和娱乐性,非常容易抓住民众的兴趣点[2]。尤其是庙会、社火一类项目,人们可以直接参与其中,在广泛的民俗氛围空间里体验各类民俗项目,能与传统文化亲密接触,有极强的参与体验性。
三、非遗知识教育融入幼儿园园本化课程的实现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文化遗产,其本身较为抽象。3—6 岁的幼儿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认识活动具有具体形象性,主要通过感知、表象来认识事物,这就要求应将比较抽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转化为幼儿易于接受的内容。因此,找到有效的路径显得至关重要。
(一)以主题活动为中心,有机组织课程教学内容
在幼儿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目的是建立起幼儿对家乡、民族、国家的认知和认同[3]。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教育融入幼儿园园本化课程,并非在幼儿园现有教育内容之外进行内容叠加,而是通过合理的内容选择和设计,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与现有教育内容的融合。在幼儿园课程设计中,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兴趣爱好、年龄特征等灵活地选取不同的主题[3],把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有机渗透进现有的课程,在不增加幼儿学习负担的前提下,丰富教学内容。如可以从民间传说故事中选取语言类教学内容;在工艺美术、传统舞蹈中找到艺术类教学内容;在集体活动策划过程中,则可以和地方民俗节庆相对接[3]。
(二)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注重潜移默化
幼儿教育不仅体现在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中,更体现在环境、生活及游戏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融入幼儿园园本化课程还应注意创设具有浓郁文化氛围、具备审美性和可操作性的幼儿园环境,丰富幼儿的审美感受与体验,激发幼儿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的认同和喜爱,吸引幼儿关注并参与到相关活动中[4]。例如,在公共环境方面,幼儿园可创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图片墙,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可展示的刺绣作品、工艺品、演艺乐器等陈列其中供幼儿欣赏。在班级环境创设方面,可创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题墙、文化区角等。上述融入幼儿生活学习环境的措施,让幼儿不仅可以对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充分的认知,更能从可视可感的各项活动、体验中加强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认可和崇尚。
(三)广泛开展家园共育,扩大非遗知识教育辐射
以各类亲子活动为依托广泛开展家园共育,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家长与幼儿一起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教育,强化家庭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熏陶氛围,配合提升教学效果。同时,相对于幼儿园及教师来说,各类职业身份的家长有着更为多样的工作环境和社会资源,其中不乏从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工作的人员。幼儿园可以充分发挥这类家长在家园共育中的作用,加强相互间的资源共享,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教育活动机会。
四、结语
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融入幼儿园课程中,是教育工作者应当承担的文化责任。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原则下,通过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教育的开展,建立起幼儿对家乡、民族、国家的文化认知和文化认同,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幼儿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