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下信息化手段在艺术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11-25谭水池李星龙
谭水池,李星龙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410100)
当前的社会背景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艺术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属于不同类型的高校,但面对的社会背景、人才需求是相同的,尤其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偏重技能型,所以把握时代需求是极为关键的。从高职院校的角度来看,如何既保证艺术类大学生专业素养得以培养,也能让他们熟练地运用英语,这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一个教育要点。而学分制正是响应时代发展需求所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主要着眼于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在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中,明确提出了实行学分制的要求,英语公共类必修课程被特别提出[1]。学分制的实行是必然,而时代发展带来技术创新,信息化手段能给学分制的实行提供帮助,例如网络课程的推出等。所以在学分制背景下探讨信息化手段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极为必要的。
一、学分制的类型
学分制和学年制同属于教学管理制度,不同的是,学年制在学习时数、学年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学分制下,学生只要修够规定的学分(绩点)即可毕业,不要求修业年限,是完全学分制[2]。还有一种是学年学分制,要求在规定学习年限内获得相应分数,既规定了学习年限和每一学期应该获得的总分数,又给学生提供了一定范围的选课自由。无论是完全学分制还是学年学分制,都体现的是人本主义理念,相较而言完全学分制更灵活。完全学分制让学生有了完全自主的选课权利,选什么、何时选都可以自主决定,也便于学校因材施教,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不过,完全学分制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要求较高,若这一条不满足,很多学生会出现为了学分选课的情况,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将会越来越大。此外,若要实施完全选课制,校内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从这一点来看,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并不满足条件。不过,任何制度在应用时都要结合实际情况,照搬照抄无法取得好的效果,学分制也是一样,艺术高职院校应结合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
二、艺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性
从当前艺术高职英语教学来看,学生普遍存在着英语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强等问题。艺术类大学生比较特殊,虽然他们整体上比较开朗,且有着较强的语言可塑性,但是高考时文化课成绩要求较低,且很多学校在招录时没有设置英语最低线要求,所以和非艺术生相比,他们的英语成绩要低得多,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进入高职院校后,他们所使用的教材、需要学习的英语知识和非艺术生差距不大,所以在学习时难免感到力不从心,逐渐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此外,在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依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石颖教授指出,当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普教化”现象严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职业特点不明显,不符合《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基本要求》的规定。学生在学习结束后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在英语交际、沟通方面的弱势非常明显[3]。
艺术高职英语教学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凸显了教学改革的必然性,但改革不是盲目的,一定是有明确方向的,学分制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不过,学分制在实施时,无论是对课程的解构还是课程群教学,都离不开信息化手段的支持,需要明确信息化手段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推动作用。
三、信息化手段在艺术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价值
需明确的一点是,应用信息化手段能有效提高艺术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有了信息化手段的辅助,教师可以合理分割教学时间,打造“微课堂”,在学分制下给学生提供多种课程选择的构想。
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下,能够将多种教学工具结合,打造灵活且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师利用投影仪、电脑、网上平台等进行教学,可以让英语课程更灵活,也符合当前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学习习惯[4]。此外,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培养需借助信息化手段完成,英语课堂不再是单一模态的教学,学生须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模态。
四、学分制下信息化手段在艺术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采用协作模式开展分阶段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每一学期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但所有教学目标大致相同,教材的难度便成了唯一区分学期的标准。且教学统一计划,内容安排等没有特色,就无法因材施教。在学分制下,要打破单阶段教学,采用协作模式开展分阶段教学。借助信息化手段对学生的英语成绩、学习情况以及实际需求进行整合,确定分阶段教学目标。就高职英语教学来说,可以将基础英语教学作为第一阶段,学生学习完毕并通过考核后进入第二阶段的多层次教学。第一阶段保留原有英语课程,主要对学生的基本功进行培养,学分制改革并不是要完全推翻原有的英语课程设置等,而是做出适当改变,不过无论如何变,英语基础词汇、语言规则的掌握都是必不可少的。第二阶段则包含各种行业英语课程,学生可以自己选择[5]。这一切都应在协作模式下进行,信息化背景下,学习资源更丰富,教学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学习,能让学生、教师、教学硬件设备形成共同体,共同完成对学习主题的探讨,提高教学质量。
(二)借助网络视频开展课程群教学
作为一门公共课程,英语本身是服务于所有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但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英语的需求有差异,例如对建筑专业、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学习的专业英语是不同的,因此要对英语课程进行解构,再重新组合,形成课程群。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打造课程群线上课程,便于学生观看、学习。课程群的构建需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所有学生都要学习基础英语;第二,从学习内容角度出发将英语课程知识打散,按照行业英语以及人文素质类进行分割,形成两大课程群。在每一个课程群中,最少3 门课程应由专门的教师来授课。例如行业课程群可以包括经贸英语、水利英语、土建英语、IT 英语等,分别对应具体的专业;人文素质类则主要有高级英语、跨文化交际、四六级考试辅导等,适用于所有非外语专业的学生。课程群教学是为了最大程度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让他们有充分的选课权利,借助信息化手段打造网络课程群视频,学生的选课、学习都会更方便[6]。在网络视频中,学生也可以随时提问,在视频下方和教师、其他学生互动,在一个相对自由、灵活的环境下提高学习效率。
(三)应用团队模式对学生加强引导
学分制虽然有诸多优势,但也是建立在学生能科学选课的基础上,若学生存在盲目选课或者为了学分选课的情况,就会对英语教学改革产生阻碍。教师应加强引导,选择优秀的学长做导生,将导生以及导师的力量结合起来,形成工作团队,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引导。在信息化手段的支持下,教师可以构建和学生交流的互动平台、微信群、QQ 讨论组等,推动引导工作顺利开展。在这些平台上,教师可以进行选课方面的答疑解惑,例如土建专业的学生除了英语基础课程,还可以选择哪些英语课程来提升自己,人文素质类英语课程都有哪些特点,应该从何学起;可以开展课前讨论、课中互动、课后辅导等。
五、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改革是必然,学分制的推行也是必然趋势。在学分制下探讨艺术高职英语教学,应从分阶段教学、课程群教学以及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这几个方面进行。与此同时,把握时代发展的机遇,将信息化手段应用在英语教学中贯彻落实,在分阶段教学中让学生协作进行,实现资源共享;在课程群教学中应用网络视频,提升课程群教学的灵活性;在引导学生时,借助网络平台确保沟通的即时性。学分制和信息化手段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艺术高职英语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