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对高校体育教师授课的要求、原则与实践路径探析

2020-11-25谢行行冯瑞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

灌篮 2020年13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教师课程思政

谢行行 冯瑞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理论分析法等多学科研究方法,从郑州大学图书馆、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图书阅览室以及《中国知网》查阅了有关的最新信息和相关资料,对获得的文献资料和访谈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探索高校体育教师在执教过程应具备的能力,遵循的原则以及思政融入体育的实践路径,思政育人与体育育人的内在逻辑和价值意蕴及其存在问题,并就其开展路径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体育与思政”基本内涵

(一)体育教育的目的

体育专业理论层面:教授学生基础体育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体育的形成、发展、身心健康理念、科学健身常识、体育保健知识等。教授学生体育文化使学生了解体育礼仪常识、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休闲体育、体育鉴赏等培养学生的体育审美鉴赏等能力丰富学生体育文化内涵。

体育专业技能层面:教授学生专业体育技能知识,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培养体育兴趣,激发起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树立正确的体育与健康观和竞争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与生活习惯,并最终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和意识,为学生毕业走向社会打下坚实体育基础。

体育思政育人层面:体育思政建设内容不能脱离了体育运动项目、体育比赛、体育育人要义目的。在身体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教育中渗透中华先进的文化思想育人理念。以爱为主线,围绕感恩、勇敢、拼搏、合作、团结、道德、纪律、规则、奉献、挫折、法制等思政元素,系统积极的在体育学习、锻炼、训练中引导学生形成克服困难、勇敢果断、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通过挫折教育、劳动教育、纪律教育渗透培养学生自制力、顽强毅力、果敢性、主动自觉性、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等。

(二)课程思政的概念

课程思政是将我国特有的思想政治、传统美德、优秀文化融入到备课中、教学中、教材中、评估中、改革中、实践中的各方各面,使各类科目教育与思想文化教育同向同行,实现显性与隐形教育的有机结合。课程思政与各个科目的结合是与时代的结合,是与未来发展的结合,是真正意义上把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的有机结合。“课程思政”中“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适应了发展的需求,把握了教与育规律和本质,马克思主义中“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进一步升华。

体育课程思政是指在体育课堂中,使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体育育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在教授体育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情景导入、态度纠正、价值观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追求。

二、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学生成长阶段与所处纷繁复杂的现实环境

高校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正确的价值引领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成才有直接的影响。市场经济、互联网、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功利主义思想等现实环境影响下,对学生道德建设价值引领有双刃作用。如果体育教师在传道受教解惑中不能够积极引领学生使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就很容易使学生陷入道德、认识、行为的错误区域。在高校中部分学生中真假不分、是非不分、善恶不分的错误观念因此而生。

(二)重体育知识传授轻德育,重体育技能训练轻思政工作

体育课程包含理论性内容和技术性知识内容,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更好的领悟教师体育课上所传授的专业技术动作,能够帮助学生发展体力,提高身体素质,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帮助学生在学习与锻炼中建构生命认知与身心协调发展。时下自媒体发展迅速,为我国已具备一定的价值观念的高校大学生带来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但是,学生良好体验并没有在实际行动表现出来:如在国家运动队获得胜利歌唱国歌时,学生会有因为运动员的胜利而带来的喜悦、自豪、神圣的爱国主义情感体验。但是当自己真正参与体育运动训练比赛时并没有把奋勇拼搏的实际行动体现出来,将努力学习、刻苦训练与爱国主义,家国情怀,成就小我实现大我联系起来;如同学非常敬佩武侠电影以及现实生活中英勇救人的场景行为,但当学生真正在生活中见到应该伸助援手,拔刀相助的场景时却退缩了,缺失大无畏精神和勇敢的气魄。体育教师教不光体现在体育专业技术理论的教学上,而是潜移默化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承受、抗挫、坚持、合作、无畏、勇敢、奉献等精神,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用真正的行为在各种活动场景中体现这些品质。

三、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对教师的要求及教学原则

俗话讲: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高校大学生身体发育、接受能力,思辨能力,学习积极自主性尚未成熟的局限性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水平的教学能力及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表明了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体育授课者承担了全部的体育授课任务和责任,体育课教学质量以及培养的学生质量与体育教师有直接关系。

(一)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1.牢固树立思政的意识

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必要性,在体育课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教学前先教会自己,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树立牢固的思政意识,提升自身修养,履行教师育人的使命。

2.教育者应当先受教育

体育课课程思政的关键在教师,体育课教师有必要接受培训,提高其自身思政素养,以及进行思政教育的能力。在备课中积极探索开发补充教学内容、素材,充实教师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能力。提升课程与教材开发的能力,将课中收获的思政元素、内容、感悟融入到专业课教材中。

3.积极进行课程思政评价

每位教师要对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效度进行检验与评价,评价思政融入体育课堂的逻辑性、准确性、可行性,做到对症下药。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 价值观与行为表现,敏锐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参与度、积极性,合理引导学生。

4.在反思中发展与总结

课后体育教师应该对本节课思政元素与体育专业知识的融合度进行自省,同学生一度做到课前有预习准备,课中有探索挖掘,课后有反思总结。在课前反思,在课中探索,在课后总结,积极同经验丰富的教师交流,积极参加校际交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

(二)体育课思政建设三原则

1.注重培养目的性

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要服从服务于学校培养目标的育人要求,贯穿全程育人方针,关注目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效果,探求活的思政,而不是刻板的思政也不是每节课都要课程思政。

2.注重发展规律性

在教学中过程中教学的任务、目标、方法的要符合思想工作规律、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的规律。注重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相辅相成,注重学生的教学体验与自我感悟,注重兴趣引导、实现自觉参与终身体育。

3.注重教育系统性

在教育系统中注重思政课和体育课协同发展,实现课内外、校内外的同向同行。同时,注重校内各个教学团队的合作,通过多个领域、学科的交流探讨实现思政内容的丰富性,避免内容的重复性。

四、体育思政教学实践四步法

(一)确立课程思政教学目的

将专业知识传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根据体育项目的性质、特点准确定位教学目的。比如高校体育公共课教授武术技能时融入武术道德教育,在太极拳、少林拳学习和段位晋升的同时,提升高校学生的合作意识、遵守规则的意识以及道德品质。课程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在教授武术技能及理论知识时强调武德、武性,把武术蕴含的人文素养融入体育课程中,培养学生敢于奉献、团结协作、诚实守信、以德服人的武术精神。体育课的目的绝不仅仅是身体或技能上的改变提高,更要通过体育塑造心灵、健全人格、使“育体”与“育心”和“育人”相结合。

(二)设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的: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公共体育课程除了设置教授学生基本的体育技术及理论知识的目标外更重要的旨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这六个重要素质。高校在以后教学中着重加强学校的美德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人文素养。例如在篮球传球训练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五对五比赛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在比赛失利中教授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增强学生调控情绪能力,使学生从失败中感受到动力和阳光,引导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和不服输的精神。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

利用MOOC+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这三种上课模式积极推进师生互动、课堂互动、课后答疑、网上交流与教学反馈。采用任务驱动法、实践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教师在使用方法时多参照名人名师在教学中的案例,不断模仿进而创新。在体育课程中、教材中、课堂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与国家同行。同时也可以将历史或当代感人事件,知名的优秀事迹,传统美德融入体育专业课程中。例如需要团队配合的项目中,融入中国女排团结协作,奋勇拼搏、抗击挫折和压力,在激烈的体育赛场中展现坚强的意志品质,以及为国家无私奉献爱国情怀。在体育舞蹈及武术礼仪讲解、比赛中违例判罚、训练中团队配合等体育教学过程中,挖掘“遵守规则、团结合作、坚强勇敢、责任担当、不怕困难、不畏强敌,勇往直前、无私奉献、爱国情怀、辨别是非、吃苦耐劳”等能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独立思考性、活动参与度的元素。

(四)教学成效反馈与评估

在每节课结束后,在学期任务结束后,在年度任务结束后都要进行评价,对学生:评价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认识;学生认识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思想观念评价(回答问题或执学习任务中体现的价值观);学习任务完成度评价(学习态度)。评价方法主要采用收取个人学习心得感受、问卷、量表、行为观察等方法。例如:在课堂无论线下课堂还是网络课堂,在课堂结束的前十分钟让学生把这节课有关知识难点、技能重点、文化蕴涵、社会适应等心得写下来。同时,老师也能在这十分钟能够回忆一下自己在课堂中哪些环节或知识点没能够讲通讲透,对自己教学进行总结。课后提出一些大家感兴趣并且存在争议的一些小问题,当成课后思考题让学生课后作答,下节课来谈自己的感想,让学生给真正的学会、感受到体育课的育人目的。

五、结语

“课程思政”战略的实施离不开高校这个主渠道,而此渠道的主要守卫者是教师。习近平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表明了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体育授课者承担了全部的体育授课任务和责任,体育课教学质量以及培养的学生质量与体育教师有直接关系。将思政良好的和体育教学结合,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是体育教师应当具备的职责和义务。[19]在高校体育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时要把握高校公共体育课的特点,高校学生基本均已成年已经形成初步的价值观念,所以融入思政的内容要与高校大学生实际年龄,认知水平契合,把握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要把握相应的教育原则,做到注重培养目的性,注重发展规律性,注重教育系统性。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前先进行自我教育,完善自身人格,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提高政治素养,提升育人能力,做到教人前先教会自己。在课中敏锐探索高校体育课中蕴含的思政相关内容与元素,在课后总结与讨论积极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教学的方式方法,完善教学教案内容。在课后客观看待教学结果对每节课都进行评价,尤其是思想教育融合效果评价。与时俱进,定期更新自身的观念,履行应当的责任和义务。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教师课程思政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体育课上的“意外”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讨厌的理由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