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技能竞赛在高校体育教学教改中的应用

2020-11-25张斌铁道警察学院

灌篮 2020年13期
关键词:竞赛技能体育

张斌 铁道警察学院

因为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高校在体育教改中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学校、老师、学生重视程度不足,参与积极性不足,教学模式单一乏味等,对体育技能竞赛的融入造成影响。因此,高校应当积极针对现阶段体育技能竞赛在高校体育教改中应用存在问题加以全面分析,设定正确的教学目标,采取相应方法加以改善。

一、高校体育教改目的

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包括身体素质提升,因此,体育教学属于综合素质提升中重要内容。但在现阶段的高校教育中,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过于注重文化课、专业课教学学习,并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素质的标准,却忽略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高校体育教学缺少明确定位,在实际教学中老师思想观念过于落后,采用教学模式乏味单一,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导致多数学生参与体育课堂出现疲惫感,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课堂。另外,因为高校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老师对于体育评价标准的设计停留在技能层面,过于片面。通过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改变高校体育教学现状,摒弃落后的体育教学观念,引导老师以及学生认识了解体育教学、体育学习重要性,将教学中加强人格健全、个性培养,为学生提供全新的体育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推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二、体育技能竞赛在高校体育教学教改中应用优势

体育技能竞赛的开展能够有效锻炼学生体魄,检验学生技能掌握情况。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积极开展体育技能竞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通过竞技化教学能够促使学生更早接触体育竞赛,增强学生适应赛场能力。现阶段,高校体育教改正处于瓶颈时期,体育自身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因为学生方面因素导致高校体育教学大部分技术性教学活动有效实施受到阻滞。

首先,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老师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多为体能训练,学生在参与课堂时感到异常乏味枯燥,甚至出现厌恶情绪。高校教育管理方式不同义务教育阶段,高校学生日常自由时间较多,因此,多数学生本身对于体育课堂的设置便怀有无所谓的态度,同时一味地训练,最终导致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课堂。另外,老师对于体育教学活动的设计没有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开展教学工作,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过于笼统,部分接受能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中难以有效掌握相关技巧,甚至存在部分老师通过鞭策方式训练学生,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紧张、颓丧心理[1],不仅影响学生体育锻炼质量,同时对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影响。在两种作用的互相影响下,导致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受到严重影响。但是在高校体育教改中将体育技能竞赛融入其中,为现代体育教学提供动力。学生在参与技能竞赛时,由专业老师评估其竞技行为,了解学生体育技能掌握情况,观察学生参与技能竞赛时存在的不足,对每一位学生技能确信加以整理,以相关信息作为参考依据,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确保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符合学生的本质,促使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快速提升。另外,在体育技能竞赛中,老师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性格和内在素质不足,竞赛时老师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通过激励方式促使学生正确对待比赛。在体育技能竞赛结束后,老师按照观察情况,为学生提供相应辅导,提高教学效率。最后,通过体育技能竞赛,从荣誉感角度出发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竞赛,在不断地参与中逐渐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兴趣爱好和竞技精神。

三、高校竞技体育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定位不完善

高校体育教改,积极融合体育技能竞赛的主要目的是为整合高校优质资源,将文化课程资源、体育专业资源和运动员体育优势有效结合,促使运动员全面发展,确保运动员既可以参与专业体育课程,提升自身体育技能,同时学习文化知识。现阶段,我国高校对于体育技能竞赛的发展定位不明确、不全面。部分高校对于目标的设定过于短浅,仅仅是提升运动员技能水平,以争夺名次作为最终目标,并没有以提升高校运动员综合水平视为最终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体育教育发展。

(二)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高校的主要作用是教书育人。相比于普通大学,高校运动员教育包括文化教育与竞技体育教育。因为受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从小学开始体育课程的设置便存在问题,在高校中此类问题仍然为得到有效地改善,特别是表现在非体育专业方面,对于体育课程的设置过少,在教学过程中,因为院校重视程度不足,老师对于课程内容的设置过于娱乐性,无法引起学生重视[2]。另外,体育评价内容设置过于单一,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造成影响。最后,体育教学教师队伍组建不科学,对体育技能竞赛教学的有效开展造成影响。

(三)竞赛体制亟待完善

高校培养运动员的主要目的是让其以学校的名义参与体育赛事。让学生经常参加体育赛事对于训练成果的检验。促使高校积极开展体育教育,为国家提供优秀体育运动员。但现阶段,我国多数高校并没有积极参与体育竞赛,校际之前联合举办体育竞赛较少。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参与体育竞赛机会较少,相关经验不足,出现“只训不赛”的困境,不仅导致学生体育竞技水平提升造成阻滞,同时对运动员参与体育技能竞赛训练积极性造成影响。

四、体育技能竞赛在高校体育教学教改中的应用策略

(一)完善体育技能竞赛体制

体育技能竞赛在高校体育技能整改当中的应用需要切实完善高校体育技能竞赛机制,有效增强高校体育技能竞赛科学性、完善性,提升实际应用效果。对体育技能竞赛体制的完善,需要体现体育技能竞赛公平性,是学生在参与体育技能竞赛中公平对待,使学生投入与体育技能竞赛中,激发其最佳潜能。首先,高校需要对评价制度加以完善,适当调整评价制度,对各方面的评分占比进行合理分配。同时对于评价制度的可行性需要加以验证,通过老师、学生对评价制度设定内容进行评价,在获得大部分师生认同后正式使用,确保体育技能竞赛人文性。

另外,高校应当选择权威性老师做裁判,确保体育技能竞赛评价专业性,促使学生体育竞技技能提升。对于评委选定周期进行设定,周期控制在一至两年,限制评委权利,避免不公平情况发生[3]。最后,体育技能竞赛需要体现教育性。高校开展体育技能竞赛主要目的是对学生技能掌握情况、内在素质加以验证,因此,体育技能竞赛更加具有教育性。高校在将体育技能竞赛落实到体育教改中,管理者需要重视其教育性,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技能竞赛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技能,在竞赛中获得经验、锻炼竞技一致,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管理者可通过评价体制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加以考核。评价机制包括知识技能、心理状况、内在素养、能力评价等。同时,管理者需要将学生体育技能竞赛作为成绩考核一大分数项,以体育技能竞赛成绩控制最终成绩,并确保体育技能竞赛成绩不会对最终成绩的科学性造成影响,促使学生更加重视体育技能竞赛。

最后,在高校体育教改中体育技能竞赛的开展需要体现其激励性,通过激励促使学生在参加体育技能竞赛的过程中产生目的性,学生在参与体育技能竞赛时,为提升自身荣誉感和获取奖励,能够督促自身不断提升自身竞技技能。学生不断提升自身体育技能在一定程度实现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体育教改。在体育教改中,管理者需要不断完善体育技能竞赛,为实现体育技能竞赛教育意义,可以将奖品设定为真实物品或者学分,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得到了相应的物质奖励,同时在学习方面也获取奖励。对于奖品的设定,也可以通过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在合理的范围内提供奖品设定建议,使用校园网站、公众号快速收集学生意见,加快办事效率,保证奖品的设定满足大部分学生要求,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技能竞赛积极性。

(二)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教育积极性

现阶段,多数高校学生愿意参与体育运动,但是参与体育课堂积极性较差。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为教学内容的设计过于单一,学生在参与体育课程时无法进行所喜爱的体育项目。教学缺少竞技性,多以枯燥训练为主,对学生参与积极性造成影响。因此,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学生体育课堂和体育技能竞赛的积极性。

首先,通过开展师生动员大会。向广大师生讲解体育技能竞赛优势,对学生未来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通过公开号召方式使全校师生了解体育技能竞赛,提升其参与体育技能竞赛积极性。并向其讲解竞技精神以及竞技精神对国家发展重要性,将体育教育提升到国家发展层面,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技能竞赛自信心,并邀请高校培养的优秀运动员演讲,为学生树立榜样,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体育技能[4]。

另外,高校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体育赛事,通过全体师生观看体育赛事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竞赛热情,观看赛事时,客观分析竞赛运动员,对其优势以及不足加以了解,调动学生情绪。学生在进行观看时能够从中总结经验,结合自身体育竞技情况吸取经验,提升自身综合竞技素质。

(三)构建教师激励制度

在现代体育教育中老师为关键人员。因此,高校需要建立健全教师激励制度,为体育教师发展提供晋升空间,对老师教育能力和专业能力进行评价,因此作为参考晋升职位。使体育老师之间形成良性竞争,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另外,适当提升老师福利待遇,让老师对体育教育工作重拾希望,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体育技能竞赛在高校体育教学教改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竞技。就老师而言,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落实体育竞技赛事,能够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通过体育竞技赛事积累知识、技能以及经验,实现学习主动性,减少教学压力。对于学校而言,竞赛体育融合能够为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环境,提升高校体育专业发展。

猜你喜欢

竞赛技能体育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创新思维竞赛(3)
拼技能,享丰收
我们的“体育梦”
创新思维竞赛(6)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