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在生成性主题活动中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2020-11-25苏小薇
苏小薇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福建 莆田 351100)
1.主体性发展是幼儿发展的核心
通常学术界和教育界将幼儿主体性的概念定义为幼儿以主体身份参与各项活动时所具备的本质特征。人生来即具有主体性,幼儿是具有独立认知能力的群体,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中需要肯定幼儿主体性特征,关注幼儿性格、爱好以及对于外在环境形成的判断和响应。主体性是人类生长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个体发展评价的主要评价标准。主体性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能够获得提升和进步的主要原因。尽管人类无法在各个方面实现均衡发展,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将主题性视为基本内容,是综合素质提升、不断进步提高的前提。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是提高自身主体性,由此可见,幼儿教育需要将如何提高幼儿主体性作为主要教学任务。对于幼儿而言,获得更多知识技能并非幼儿学习的唯一内容,而是需要将知识技能作为促进成长的方式。幼儿园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均需要注重如何提升幼儿在学习和认知过程中的积极性,使得幼儿能够主动参与至主体性发展中。
2.生成性主题活动中发展幼儿主体性现状
2.1 幼儿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对幼儿知识技能训练关注较少,对如何使得幼儿独立主动的形成参与创造活动并未关注。尽管在理论层面、口头层面注重幼儿情感培养、观念塑造、能力提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定轻视。幼儿园教学往往注重集体活动,忽视幼儿个体性差异,对幼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化特征关注较少,难以满足幼儿个体成长的实际需要。幼儿教师需要结合每个幼儿基础知识情况和社会阅历,使得幼儿能够以原有水平为基础获得快速成长。
2.2 在幼儿园教学中长期存在预设性课程教学模式,造成教师形成"为教而教"思想,所教学的内容并不能满足幼儿实际需要,也难以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幼儿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关注教学任务完成,仅重视与预期期望相关的反应,忽视与预期相违背的反应。教师并未以幼儿兴趣为导向,造成幼儿缺乏参与学习的热情不足。
2.3 当前幼儿教育在开展过程中与家庭教育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结合较少,造成大多数教学活动并不满足幼儿需要,幼儿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存在一定脱节,具有一定局限性的幼儿教育环境难以有效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
3.在生成性主题活动中发展幼儿主体性
3.1 发展幼儿主动性。幼儿主动性是指幼儿能够主动响应外部环境变化,应对各项外界事物,幼儿教师应肯定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为幼儿提供各项学习条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自主探索的积极性,使得幼儿能够主动完善认知结构,进而提高知识技能。
幼儿教师可结合幼儿现阶段兴趣爱好、整体发展基础等,收集整理幼儿所感兴趣的内容,选定合适的活动主题。如在户外活动中,幼儿听到飞机轰鸣的声音,跟着飞机飞行的方向奔跑。飞机怎么能在天空中飞行呢?这一情况引发幼儿们探究兴趣,也为幼儿带来广阔的思考空间。幼儿教师组织开展与飞机有关的主题活动,引导幼儿表达对飞机的认识,并通过师生交流的方式,发散幼儿思维,向幼儿传授相关知识,在该主题活动中,幼儿始终保持高涨热情。
3.2 发展幼儿独立性。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各种环境材料、活动材料,以满足幼儿在活动中的实际需要。如以"有趣的水"为主题活动内容,教师首先需要为幼儿提供基础性材料,如瓶子、罐子、海绵、罐子等,幼儿可以认知到水是透明的、能够流动的;随后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塑料、木块、磁铁、小球等,幼儿发现物体在水环境中的沉浮,一些理解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发现空瓶和装满水的瓶子沉浮情况并不一样。
3.3 发展幼儿创造性。幼儿教师在生产性主题活动中需要强调培养幼儿创造意识,使得幼儿能够以过往知识技能为基础,实现知识价值创造,幼儿在被肯定、受鼓舞的环境中,可能会创造一首歌、一幅画、一个舞蹈动作等,尽管可能会有些幼稚,但这也是幼儿自我创造的结果。如以"多彩泡泡"为主题活动内容,引导幼儿探索寻获吹泡泡的工具,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吸管、牙刷、木棍条、三角板等,有些幼儿尝试将吸管对着水面进行吹泡泡,这也是一种自我创造的表现,幼儿教师在主题性活动中需要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培养幼儿大胆创新、探索求新的习惯。
4.结论
总体而言,在开展生成性主题活动时,需要肯定幼儿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性,使得幼儿成为活动主体,教师需要为幼儿营造宽松、活泼的活动环境,提供活动所需的各项材料,善于捕捉孩子的兴趣点,让幼儿能在积极参与、自由交流中体现出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获得更多知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