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研究*

2020-11-25张红玉

读与写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师应核心文本

张红玉

(河南省义马市东区小学 河南 义马 472300)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全球阅读的大环境下,阅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应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这就为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关注文字表面,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的熏陶和情感品质的培养。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出发点,进行阅读能力提升不断思考,以期为教学提供借鉴。

1.增加阅读积累,奠定文化基础

阅读是一个借助文字获取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帮助读者认识世界、发展思想、丰富体验等。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人文积淀不厚,阅读是重要的培养途径之一。作为语文教师,应以语文教材为主,以课外阅读为辅,不断增加阅读积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奠定文化根基。首先,教师应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从阅读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勾画阅读地图,使得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活动。其次,教师应做好阅读篇目的指导,以教材主题或者写作方法为背景,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基础,将阅读拓展到课外,开列书单,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活动。再次,针对每次的阅读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读后感、读书心得等,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和时间,提供一个自由的展示平台,在交流中丰富文化体验,碰击思维的火花。书读万遍,其义自现。阅读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反复的阅读与练习。小学语文文本精美,符合小学生的特点,真正有价值的阅读需要不断挖掘文本背后的思想文化。充分发挥多种阅读方式的优点,泛读、精读、跳读等。但是教材文本的局限性是客观存在的,必须结合课外阅读,提高每次阅读的质量,为阅读能力的长远发展打基础。

2.指导自主阅读,提高思考能力

学会学习比学到多少更为重要。阅读是一项个性化的行为,只有学生主动思考、积极阅读才能有所感悟,才能得到发展。在阅读教学中,一直强调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网络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可以接触到的阅读资源是巨大的,阅读的自主性也受到了限制,这就需要发挥阅读课堂的作用,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首先,教师应提升自我阅读素养,不断拓宽阅读视野。在当今社会,可以阅读的内容有很多,经典著作、新闻报刊、读者文摘等,不仅可以阅读纸质书籍,还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进行阅读。教师应在不断的阅读中,将阅读变为一种习惯,集中阅读与零碎阅读相结合,为学生的阅读树立榜样。其次,教师应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一方面帮助学生提升媒介素养,引导学生自觉检索、鉴别阅读内容;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进行主要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得阅读有法、有效。再次,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勤于记录,善于思考,透过文字表面思考文本内涵。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是阅读中的重要方法,可以将自己认为比较优美的句子、段落记下来,也可以随手写下阅读的感想,这些都是思考的过程。只有经过思考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才能真正有所收获。为了引导学生思考,可以进行主题阅读、专项阅读等,也可以以“自主”为核心,引导学生在多元价值感的环境下树立正确的三观。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将阅读和思考结合在一起,进行主动的思考,做到学有所获。

3.结合社会实践,拓宽阅读视野

阅读是一项修行,这项修行只有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这也与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相结合。在阅读教学中结合社会实践需要将语文知识与生活相契合,运用阅读的思维分析社会现象,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待生活,以积极的情感面对人生。同时,不断创新,不断尝试,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生活是一本无字书,这本书需要我们用一生阅读,从一年四季到风花雪月,从小桥流水到大江大海……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和思维去阅读这本生活的书,这也是种实践。走出教室,跳出文本,走进田野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拘泥于所谓的格式和题材,未尝不是一种阅读的境界。

4.结束语

在教育界提倡学科核心素养的潮流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避免单一、枯燥的阅读教学,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和提升为目的,转变教育理念,改变教学策略,丰富教学方法,拓宽教学思维,创设教学情境,满足学生阅读的兴趣与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自主阅读,读有所思,读有所想,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做一个真正会阅读的学生。

猜你喜欢

教师应核心文本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