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略论

2020-11-25谢绍先

读与写 2020年7期
关键词:示范性语感文本

谢绍先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团溪镇生产小学 贵州 遵义 563000)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应用和实践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语言综合素养的目的。而达到以上教学目标,“读”是关键性的一步。小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时,需要通过大量的“读”,方能深入品位语言文字之魅力,培养其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对“读”重视不足,或者是教师的“读”仅仅停留在阅读、默读的状态,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不足,导致学生语言表达和表现能力低下,缺乏朗读的技巧和方法,不仅影响了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语言文字应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开展朗读训练,通过大量的、大声的有感情的朗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

1.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意义

1.1 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语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元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的语感,直接体现其语文水平的高低。就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知识积累不足,语言学习的基础较差,缺乏语感也成为了很多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开展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感呢?朗读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开展朗读训练,让学生大声地读、反复读、有感情的读,“读”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例如,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通过古诗词朗读训练的开展,朗朗上口的诗句,往往能够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找到“感觉”,而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其实也就是语感。学生通过长期的朗读,也能够提高自身的语感,提高语言学习的能力。

1.2 有利于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读”是帮助学生“悟”的最佳途径。对于一些深奥的知识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读,很多时候,读着读着,就懂了,这也就是“读”在文本理解中的重要作用。小学阶段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指导学生多读。尤其是朗读,能够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文本表达的情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兰度,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洞悉作者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本领悟能力。

2.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开展的现状

虽然朗读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能够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的文本领悟能力。而就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而言,由于教师教育理念以及课时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预留给学生朗读的时间不足,专业的朗读训练开展基本缺位,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方法指导不足,导致很多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缺乏艺术,喊读、唱读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样的朗读现状,缺乏美感,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对策

3.1 重视范读,培养朗读能力。范读,即示范性朗读。小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缺乏朗读的技巧和方法,但他们却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朗读训练时,要充分结合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重视示范性朗读,通过“有感情”地示范性朗读,让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把握朗读的方法,如语速、节奏、停顿、断句等。示范性朗读,可以是教师亲力亲为的示范性朗读,也可以巧妙地借助多媒体朗读视频的方式进行示范性朗读,全面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首先,教师的示范性朗读。在小学语文示范性朗读的过程中,当以教师的示范性朗读为首选。教师在进行示范性朗读时,一定要用标准的普通话,做到有感情地朗读示范。在示范性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辅之以肢体动作、表情、手势以及通过语音和语调的变化让朗读更有内涵。例如,在《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的朗读中,如在雷厉父亲壮烈牺牲那段内容的朗读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融入情感,不仅能够让朗读更有韵味,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促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其次,多媒体视频、朗读。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大型综艺节目《朗读者》热播,在中小学领域掀起了朗读的热潮。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示范性朗读的过程中,就可以巧妙地结合一些专业级的朗读视频、音频的播放,给学生很好地朗读示范。例如,在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朗读中,教师就可以借助一些优质的古诗词朗读音频进行范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2 指导朗读技巧,培养朗读能力。语文的朗读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小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如节奏、语速、断句、情感的把握等,都是在长期的训练中感悟。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时,要结合朗读的文本指导学生朗读的技巧。例如,在《船长》一文的朗读中,教师要紧密结合文章内容,充分把握文章多方面刻画的人物形象,追随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在该文的朗读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表演性”朗读,即在朗读的基础上加上表情、动作和手势等,让故事的情节因朗读而更加精彩。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朗读训练时,一定要结合所朗读的文本,在朗读指导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提高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

综上所述,朗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直接体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朗读训练,在课堂教学中、早读时间以及学生的课余时间等,强化语文朗读,并指导学生朗读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朗读中形成语感,提高其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示范性语感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让“示范性”名副其实——创建省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思考与实践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我省启动2015年省级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评选工作
开放大学背景下基层电大科研工作困境与策略——以浙江省示范性基层电大为例
语言与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