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

2020-11-25汪佳君

读与写 2020年7期
关键词:小蝌蚪青蛙写字

汪佳君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青泥镇中心小学 江西 抚州 344000)

低年段的学生的性格特点就是活泼,好奇心较强并且对未知的事物会有强烈的求知欲[1]。特别是当这些学生对一件事物产生兴趣的时间,那就会把心思放在这上面。对学习也是如此,有了兴趣以后就不用再催着学习,而是会在学习方面更加的主动。但是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天生就具有的,而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慢慢养成的。本文通过情境设置、趣味性学习以及直观教学来培养学习的语文学习兴趣。

1.情境教学法,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在教师的教学方式中备受欢迎,因为合适的情境可以把学习内容表现得更加鲜明,可以把学生引入该场景中,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感到轻松愉快,慢慢的就会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情境教学法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开端,刺激学生对课堂的兴趣,那么在后期的学习中学生对于教学活动就不会排斥,并且主动参与进来。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可以采用故事情境法以及谜语情境法,使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对知识能有更好的理解以及更加深刻的领悟。

如:教师在教授《小蝌蚪找妈妈》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通过谜语的方式让学生来解出谜底:大脑袋,长尾巴,儿时无腿水中游。后腿伸,前腿到,跳来跳去找妈妈。谜底:小蝌蚪。身穿绿袍小英雄,夏天田里捉害虫,冷风吹来找不见,春天又在池塘里。谜底:青蛙。教师通过两个谜语把小蝌蚪与青蛙的形状特征描绘的淋漓尽致。并且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你们认为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吗?为什么它们长得一点都不像呢?怪不得小蝌蚪找妈妈找了那么久都没找到,那么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蝌蚪找妈妈好吗?教师通过谜语的情境模式打开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解谜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并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课程的教学做好打好基础。

又如:在讲解《坐井观天》的时候可以先通过故事的方式讲过学生听。在很久以前,一户村庄的前面有一口井,井里坐着一只青蛙,这只青蛙在井里生活的非常开心。有一天,一只小麻雀从井口经过,并对小青蛙说了一些话,然后,小青蛙就闷闷不乐。你们想知道小麻雀说了什么使得青蛙变得不开心吗?那么我们今天就开始学习这篇文章,学完之后你们就可以知道答案了。用故事引入课堂,过程虽简单,但是对学生兴趣的开发具有促进作用。

2.趣味语言法,促使主动学习

低年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偏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并且活泼好动,因此使得教学的难度增加。那么教师就需要把平淡无奇的话语经过加工,使语言变得趣味性。趣味性的语言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

低年段的学生的语文学习主要是认字和写字,在写字识字的过程中巧妙的运用语言,可以使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变的融洽,也可以让学生喜欢写字。写字的过程中,笔画的先后顺序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教师在这方面必须重视,笔画顺序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写字方面更加规范,但是学生大多数听不进去。那么教师可以通过幽默的语言让学生爱上写字。如:在练习“回”字的时候,大多数学生会写书写外面,然后再写里面,那么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幽默的说:“你们太不讲礼貌了,看见爸爸回家了,还先把门给关上,你爸爸怎么能不生气呢”。学生们听到了以后就可以懂得话中的意思了。教师还可以通过趣味的动画来演示文字的形成,让枯燥的文字变得栩栩如生,让学生对文字的衍生以及发展更加熟悉,那么也就可以使得学生主动参与文字的书写当中,促使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采用直观教学,调动学习兴趣

直观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对学习的乐趣。直观的教学方法还可以把原本困难的问题给简单化,把文字变得更加的形象,那么就能够起到加深学生对文字的记忆。教师可以结合图片、动画、多媒体以及模型的方式演示给学生看,当然图片以及其它的方面要尽量简单,使学生可以一目了然。

通过实验的方式在《曹冲称象》这一课的时候,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上简单的讲述,学生还是不能真正的理解:可以通过简单的演示让学生更加了解称象的过程。老师可以准备一些纸船、小石头、装水的脸盆以及玻璃杯(代替象)并且让学生来说步骤,老师来具体操作,让学生对步骤的了解更加鲜明。而且教师做完实验过后可以让感兴趣的同学上台试试,活跃课堂气氛。

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及思维能力都有着巨大的提升。[2]

总结

语文的教学应该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以及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堂的直观,生动可以诱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让枯燥的文字变换成绚丽多彩的动画,让学生爱上语文。

猜你喜欢

小蝌蚪青蛙写字
我学写字
学写字
学写字
小金鱼和小蝌蚪
小蝌蚪
小青蛙捉虫
写字
谁能叫醒小青蛙?
小蝌蚪
青蛙便签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