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小议
2020-11-25王丹
王 丹
(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喇叭小学 贵州 遵义 563129)
教育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古人语:有才无德,小人也;有德无才,君子也;然德才皆具者,圣人也。由此可见,在人的一生中,“德”之重要,不言而喻。语文作为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新课程改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指导,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积极落实德育教育,不断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传统的语文教育,教师对德育的教育重视不足,进而导致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本文中,笔者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探索德育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的对策。
1.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
1.1 教师对德育渗透重视不足。德育本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重要课程。然而,基于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对德育重视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种忽视德育渗透的现状,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会有目的、有意识地挖掘课本中德育教育的内容,也很少会结合教学需要积极渗透德育。这样的教育思想,导致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基本处于缺位的状态,而这种缺位的德育教育,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2 德育落实流于形式。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当前,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学校积极开展德育工作,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这原本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然而,当相关的要求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却存在不少问题:如德育的教育,仅仅是停留在准备文件,应付检查的层面;或者是“摆pose”式的落实,使得德育的教育根本没有落到实处,而是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2.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2.1 是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而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也从过去的单一性向现在的复合型转变。在“唯分数是论”的时代,只要考个高分,便是人才。而现代社会不同,高分已经不再是“杀手锏”,而“德才兼备”,才是学生长足发展的基石。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并提出了“三维”教育目标,对现代教育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渗透德育工作,有利于改变过去应试化的语文教学现状,通过“德”的塑造,不断健全学生的人格,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2 是落实德育教育,促进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需要。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对德育不重视,德育渗透缺位、流于形式浮于表面。针对此,小学语文教师通过积极的德育渗透工作,有利于改变这种应试化的语文教学工作,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并积极通过良好的德育教育,塑造学生的人格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德育渗透,是促进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对策
3.1 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尤其是以革命历史题材为内容的课文,对教师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紧密结合文章有关历史题材的文章,有目的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金色的鱼钩》,这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同志的名篇。这篇课文讲述了在红军在长征过草地时,一位红军炊事班长忠诚履行党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无微不至地照顾3名生病的小战士,最终让小战士们安全地走出了草地,而自己却牺牲了的故事。“鱼钩”既是这篇课文的灵魂,也是教师从课文中解读革命爱国主义的钥匙。教师要立足于课文,又不要拘泥于课文,把红军的革命历史向学生做一些交待和铺垫,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革命时期的背景。同时,教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文中情感教育的部门。如老班长想尽办法为小战士钓鱼搜集食物,自己只能吃鱼刺果腹最后牺牲,为什么?借此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直观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先烈忠于革命的坚韧意志和舍己为人的崇高品格,而这个品格,则是现代学生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立足文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是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关键。
3.2 德育与生活紧密联系,提高德育教育质量。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德育作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在德育渗透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德育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性,通过落实“德育生活化”,全面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例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教师可以以“环保”为主题,以当前比较热门的话题“垃圾分类”,给学生讲解垃圾分类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维护班级卫生开始做起,力争成为“环保小卫士”。这种将德育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方式,能够有效地落实德育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升。
3.3 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全面落实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方面,教师要积极通过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全面落实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设计一些与德育有关的主题写作,如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拾金不昧等,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会悟出其中的真理,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具有很好的引领作用。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渗透德育工作,通过有效的德育教育,塑造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