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2020-11-25邵巧丽
邵巧丽
(重庆市江北区蜀都小学校 重庆 江北 40000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放在第一位,这样就忽略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增加阅读量,实施拓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拓展阅读教学就是根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最大程度上寻找阅读材料的阅读知识,将阅读材料的最大知识背景呈现出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还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进而做到拓展阅读。
1.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进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时,首先就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才能够将学生快速的带入到阅读中,让学生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阅读上,以此提高阅读量。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立阅读图书角,在图书角内放置优质的阅读课外书,让学生随时随地的进行课外阅读,要在班级选出两名学生作为阅读组长,保护阅读角中的读书,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爱护书籍的好习惯,进而进入更好的阅读状态[1]。然后让学生每两个星期评选出一本自己认为最好的阅读,对此课外阅读读物进行手抄报的制作,将手抄报粘贴在班级的墙上,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家庭阅读氛围,经常组织家长与学生一起进行课外阅读的活动,学生会在家长的陪同下对阅读更加感兴趣。同时家长在与学生进行阅读时,要积极参与进来,这样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以使学生累积更多的阅读量,从而达到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效果的有效提升。
2.运用课外阅读拓展阅读教学
课外阅读是拓展阅读的有效途径,只有积累了一定的阅读量才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提升拓展阅读效果。教师在选择课外读物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寻找适合的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进而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同时还能拓展学生的阅读知识。例如:在进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鲁迅先生的照片和生平事迹还有代表性作品,再对鲁迅先生进行人物介绍和鲁迅先生代表作品的介绍,以此为学生开展拓展阅读教学,最后进行课外阅读书的推荐《朝花夕拾》。又如,在进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就可以为学生推荐《唐诗三百首》。在进行《守株待兔》教学时就可以为学生推荐《寓言故事》等等课外书籍,以此丰富学生的阅读量,还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性思维的提升,进而提升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效果[2]。
3.运用合作学习拓展阅读教学
教师可以合理的分配几个拓展阅读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对阅读知识进行拓展,每个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等都是不同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科学的分配小组进行学习,实现小组学习效率的最大化。在小组学习中,教师给予一篇阅读让小组内的学生一起讨论交流,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寻找文章中包含的课外阅读知识,这样学生们会在小组内大胆的讨论,说明自己的看法和表达自己所知道的课外阅读知识,进而进行互补,学习好的学生会帮助学习不好的学生,这样会得到双赢的效果,学习好的学生会对知识印象更加深刻,而学习不好的学生也会获得知识。教师要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保证让学生全部参与到小组讨论中,为此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拓展学生的阅读知识量,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效果。
4.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拓展阅读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起点开展拓展阅读教学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例如:在进行《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时,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客家民居和傣族竹楼的特点有所了解,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播放关于客家民居和傣族竹楼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向学生讲述:除了课文中的这些,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的民居,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还有哪些民居,有什么不同,然后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其他民居的图片,进而向学生讲述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民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下来这样的民居?小学生会通过教师展示的其他民居和自己住的房子相比较有什么不一样,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最后,教师让学生进行课后特殊民居的查找认识更多的民居,这样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拓展阅读知识,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
总结
对正处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来说,阅读教学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而拓展阅读的空间是非常大的,教师要积极创新拓展阅读的教学方式,要着重帮助学生进行阅读量的提升进,而实现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