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2020-11-25邱秀慧

读与写 2020年7期
关键词:范文读书小学生

邱秀慧

(福建省南靖县书洋中心小学 福建 漳州 363608)

可如今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从目前作文教学的实际看,现状不乐观,学生怕写,一上作文课,就象换了个人一样,愁眉苦脸的,笑声没了、灵气跑了、个性也逃了,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搜肠刮肚也吐不出两句话来。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碰上老师逼得紧的,就抄袭一篇上交应付了事。学生作文缺少个性,作文千人一面、大同小异,没有自己的见解,没有自己的创意。写人一个模、写事一个过程、写景一个风景、状物一个样……完全一个模式、一个套路。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感到作文并不难,作文就像我们吃饭、呼吸一样自然呢。结合多年的教学,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1.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生活就好比泉源一样,写作应是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了”。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心中积累的感受越多,写作的内容越充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小学生的日常活动范围较小,形式单一,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上课,与社会生活的接触较少,生活经验不足,写作文时就缺少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素材,因此,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引起他们对生活的兴趣。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让学生把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写出来,这样才言之有物。重视生活实践,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丰富学生日常生活。引导儿童写真实的生活。其实,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是生活的主人,也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有的甚至曾经让他们热泪盈眶或悲痛万分,只是没留意,更没有用文字记下自己感受的习惯,也就谈不上积累素材了。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仔细观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把所见所闻描述出来。这样,学生作文便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生活,作文的源泉,功夫在文外。

2.作文来源于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写诗也会吟”“厚积才能薄发”,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从阅读中可以学习语言和表达方法;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也可以从阅读中受到多方面的教育,扩大知识面,活跃学生的思想,这样,当学生作文的时候,那些与作文有关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那些适合于表达内容的写法,那些用在这里恰到好处的词和句,就会适时在学生的脑子里蹦出来。阅读的过程能成为给作文提供多方面积累的过程。

3.作文来源于积累,积累是写作的关键

叶圣陶先生说:“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作家、文学家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 只是阅读而不加以积累也是不行的,容易造成眼高手低。要注重多写多练,在日积月累上下功夫。平时要勤动笔,手要勤,能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及时记下来,如写日记、周记、观察笔记、读书笔记。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采蜜本”,鼓励学生把课外读物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摘抄下来,也可把对文中主人公的评价及自己读完后的感受写出来,随时翻阅欣赏、细细品味。每月开展一次“读书成果汇报”活动,在活动中把自己的“采蜜本”拿出来相互交流、欣赏,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树立读书信心,享受读书带来的成就与快乐。这样长期坚持,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写起文章来,那些优美词句就如泉水般涌出,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4.作文来源于仿写,仿写是写作的起步

作家叶文玲在谈写作时就说过:“作文要有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模仿是效法,仿写不是套作,更不是抄袭。我们的教材里的文章,篇篇都是文质兼美。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文章基本表达方法,让学生充分理解范文的某种写作方法。仿写有三种方式:仿其文——仿用范文的部分语言文字;仿其格——仿文章结构、布局、写作思路、记叙顺序;仿其法——仿范文写作方法及作者的思考方法、观察角度。这三种仿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循序而用,也可以交叉进行和综合练习,使学生灵活掌握写作技巧,为创打下基础。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时引导学生向创发展,不要长时间停留在模仿上。

总之,以上几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只要我们切实抓好各个环节,努力创造条件,在实践中加强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范文读书小学生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春色几许(简谱)
我们一起读书吧
我是小学生
读书为了什么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学滑板的启示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