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自主自觉”

2020-11-25黄结桂

读与写 2020年7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同学

黄结桂

(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第三中学 广西 藤县 543300)

目前,许多初中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背诵上。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让这门课程愈发远离学生,自身的魅力因而被掩盖。新课程的改革注重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只有唤醒自主学习和自觉实践的意识,才能真正调动他们的学习潜能,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效性。

1.确立学习主体性

教学的宗旨在于要将“教”与“学”同时开展,很多教师对于“教”已经驾轻就熟,但同时也把主要精力和时间全部用于研究如何提升教学方法当中,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使得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自主探究能力、学生主体性难以发挥等特征日益明显,尤其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原本应达到培养、教育学生的学习能力、思想观念的目的,却因为以“教师为中心”,“知识本位”的教学思想,而使得初中道德与法治的作用远离了初衷,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同时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逐渐被接受并推广,课堂教学开始朝着知识向能力、教与学结合的模式发展,因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塑造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讲《两代人的对话》这节课的时候,教师首先按照教学要求将课本内容讲解完毕,然后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自身的有关经历,并选出每组的代表,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听闻到的令人感动的两代人之间的故事,其中教师可以提出“你们是怎么看待年龄代沟问题的”“两代人应怎样相处”等值的思考的问题来让学生们各抒己见,研究探讨,进而保证了课堂的学习效率。我们要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大力改进教学方法,给学生(学习的主体)创造一种和谐、融洽、比较宽松的教育环境,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让全体学生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2.开展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便是把学生当做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此我们不妨让学生成为“课堂1+1”模式的主体,即在“课堂教学”这一板块时,老师多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件,或者是他们参与的实践活动进行举例讲述知识。同时,自主学习也是一种学习者自我导向的学习,学习者知道自己需要学习,知道运用何种学习方法,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投入学习,并且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这种新型课堂模式可以让学生有更强烈的代入感,便于理解。当然也可以起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发探索的兴趣的作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在进行《遵守交通秩序》这节课时,教师首先不告诉同学们今天上课的主要内容,然后通过课件向同学们展示交通高峰期的视频,并向同学们提出:“大家从视频中都看到了哪些现象?”的问题。有的同学回答:“有人闯红灯;有人没有走人行横道”,在同学们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可以再向同学们提出:“那么大家知道我们走在路上,要遵守哪些交通规则?怎么样遵守交通规则?”等问题,在教师与同学们的互动中,引出本节课要讲的主要内容,通过学生们的主动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内容的自主探索能力。再如,在学习《建设美好祖国》时,老师要将学生分组,每个组确立一个小组长。然后布置合作学习任务:一是找到体现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事物;二是讨论我国为什么能发展的又快又好;三是根据自己的生活谈谈自己生活在我国的感悟。然后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讨,让每个学生都发散自己的思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引导自觉实践

教育的目的不止在于知识的传输,还在于它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即实际应用,因此实践活动也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重中之重。传统教学过程中形成了“注重理论,轻视实践”的局面,使大部分人产生了一个误区:掌握好相关知识,有一个知识大框就是万事大吉。毋庸置疑,这是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念相悖的,更是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探求的自发性,十分注重实践。

例如,在《勇担社会责任》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公益社会活动,如保护翠屏湖、敬老院关爱活动、充当志愿交通员、做核心价值观宣导员等,让学生融入社会中去,在实践中要求学生能够围绕“爱护环境、尊老爱幼”等各类主题总结出作为中学生能够做什么,并引导他们提出合理的社会服务方案,让学生有更强的社会参与感,并养成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习惯。再如,在《遵守规则》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并使学生形成自觉遵守规则的理念。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我完成这一节的教学之后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下实践的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自己的生活中有哪些熟悉的行为是违反规则的现象,并谈一谈这些违反规则的现象可能会造成哪些严重的后果。最终,通过这个任务,使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4.结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觉实践意识,是教育改革以来一直困扰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问题。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应在提升个人教学能力的同时,增加对学生心理成长、个性化发展的关注。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全面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培养、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形成教与学的互动推进,让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索发现,从而达到合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实践的意识和能力的目的。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同学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